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我国脱硫设备急需自主创新技术

  2006-06-08 08:37:0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科技日报   

    “我们一直在进行脱硫设施的比选,现在的技术大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价格非常高。”5月14日,鄂尔多斯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马永峰告诉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进口设备的高昂价格让他们对脱硫设施“望而却步”。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他们的脱硫设施今年3月就应当投入运行。
 无独有偶,记者在内蒙古和宁夏实地采访了四家发电企业,除国电大武口发电厂有一个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外,其他企业的脱硫设施都还在“纸上谈兵”阶段。其实,大武口发电厂的脱硫设施也早过了去年年底的安装“大限”,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除资金一直没能落实外,他们在技术方案的比选上耽误了一年多的时间。
 尽管资金和技术都不该成为不履行国家环保规定的理由,但脱硫设备的国产化率低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大中型火电厂买进口脱硫设备动辄就要上亿元。有专家测算过,国产设备的价格只相当于进口设备价格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但可供选择的很少,而且运行也不是太稳定。宁夏自治区经委主任解梦林表示,国家必须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让企业用得起环保设施。
 据环境监测部门日前公布的数据,“十五”环保目标没有完成,拖后腿的指标有两项―――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不仅没能实现削减10%%的控制目标,反而增加了约27%。2005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以上,居世界首位,其中,一半左右来自火电厂的烟气污染。
 从2003年起,国家就要求燃煤含硫量在0.7%以上的新建电厂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设施。这意味着80%以上的新建电厂需要安装脱硫设施。老电厂脱硫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5月30日透露,目前,我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的比例只有12%。
 去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757号文件,其中一段大意是,“十五”期间,我国火电脱硫领域建设规模急剧增长,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仍需进口;供方市场存在对脱硫技术的盲目引进,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招标中无序低价竞争。需方市场存在工艺选择的盲目性,单纯以低价选择中标单位;脱硫设备应与机组建设“三同时”(同时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法定目标没有实现,投运后达不到设计指标、不能连续稳定运行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应该是我国火电脱硫领域的一幅全景图。
 为此,这份文件中同时指出,国家将继续支持一批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示范项目,尽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提高烟气脱硫工艺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率和装备水平。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
 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并非易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高级工程师宋安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但由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很少有企业完全具备20万千瓦以上机组烟气脱硫的设计和设备成套能力。加之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部分企业对国外技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依赖。不少从事脱硫设施的企业为了短期效益,宁愿缴专利费,也不肯冒风险投资搞研发。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削减10%,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今后几年我国二氧化硫设备市场的规模,专家们说法不一,最保守的数字是每年60亿元。宋安宁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我们不能把‘宝’继续押在进口技术设备上,中国火电脱硫产业急需自主创新技术。” (罗晖)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