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平息“缺电焦虑” 节约是最好途径

  2006-08-17 09:28:4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成都商报

  □孙耒

  前日,有关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披露,成都电网进入紧急状态。不单是成都,查阅各地报纸,国内工业增速快的城市无不承受“电荒”之苦。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每年5月开始的夏时制也不能使电力供需矛盾稍有缓和。今年入夏,由于用电负荷加大,纽约市在拉闸限电的措施外,被迫关闭多余路灯。

  灼热的空气,不安的情绪,有人称之为“缺电引起的社会焦虑”。墙上的空调能看不能用,这是城市居民的焦虑;工厂停产,这是企业的焦虑;经济增长受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这是政府的焦虑。“缺电焦虑”已然有弥漫全球之势,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似乎谁都不能幸免。

  形势逼人追问,“缺电”从何而来,“焦虑”又如何才能平息。

  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能源缺口。具体到成都,干旱导致水力发电不足、高温导致用电猛增造成了今年空前紧张。

  但或许还有别的原因。成都电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2005年售电量年均增长在12~14%,预测今年仍将保持12%的增长。这一增速与成都GDP增速大致相当。为什么电力供应和GDP保持同步增长,电力缺口却有增无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成都单位GDP能耗仍有下降空间。与之相佐证的是,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年单位GDP的能耗要比“十五”末下降20%。然而,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公布的今年上半年能耗公报指出,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发改委称,当前各地区、各主要行业节能降耗形势仍不容乐观。

  节能,或许是平息“缺电焦虑”的最好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背景下,扭转高能耗的发展惯性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必须选择的道路。事实上,中国能源综合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小组在《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中已经提出了“节能优先”的概念:能否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能的潜力能否有效挖掘,节能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能源生产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效益。因此,应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节能要比增加能源供应更加优先考虑。

  节能涉及到落实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强节能法制建设诸多问题,这需要各级政府有相应的智慧加以应对。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节能需要的是全体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成都电业局有关人士称,假使目前成都所有空调调高一度,成都每天用电负荷将减轻10~15%。这意味着少几个片区不被拉闸限电,多几家工厂能够开工生产。

  当对能源的忧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今年夏天缺电的焦虑就会少一些,再少一些。长久而根深蒂固的忧患意识,正是遏止我们从“缺电焦虑”滑向能源危机的那条绳索。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