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科技环保 专业节能品牌打造绿色生活

  2006-03-22 15:49: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从去年出现的“电荒”已经和高温一样成为今夏最恼人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电荒”猛于非典。在电监会相关人士的定义中,始于四月的此次电荒只能用“史上最强”来形容。权威专家则断言,中国的电力供应短缺已经“告别局部性和季节性,成为全局性和全年性的问题”。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中标认证中心、中国商学会,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共同主办,旨在倡导资源节约与公众生活相结合,进行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的宣传的2004中国节能、环保科技新产品博览会在京举行。此次博览会云集了西门子、伊莱克斯、PHILIPS、TOTO、杜邦、海尔、海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行业巨头,集中展示了一百多家企业的节能环保高科技认证产品。在众多节能家电产品厂商当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些节电专业品牌!以美国三大节电品牌之一的英福特为例,该公司在此次展会上就推出了降低家用电器待机能耗的节电王产品。显而易见,家用节电技术已日益专业化,同时这也标志着一场争夺家电节电市场的鏖战正在拉开序幕!

  一直以来,专业的节电品牌往往关注于大型工业企业,英福特公司在进入中国的三年中所拥有的客户也是一汽、鞍钢、胜利油田这样的大企业用户。但是,在政府率先垂范和引导之下,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迈进资源节约和绿色消费新时代,节能也成为消费者衡量家用电器技术水平,综合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加上旅游服务设施,大型消费场所,办公居住建筑的照明控温服务用电,家用电器市场的节电潜力和市场份额无论如何也不容小视了!如:西单国际大厦具体的耗电比例为:空调40%、灯光照明30%、其他包括电梯在内占到30%。北京鲁能物业管理公司工程部陈玉柱经理说:“12层的西单国际大厦去年一年的用电费用为700万元,电耗是大厦运行费用中最大的一块,占到总费用的40%左右。”大厦共安装了三套5000千瓦的制冷设备,一套制冷设备工作一小时的费用为400元左右,一天平均开机15个小时,这样一套设备一天的平均费用6000元。根据资料显示,去年总电费为700万余元。5月份大厦的总电耗为410358.74元,日均用电13237.3787元。根据用电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计算,去年6月19日一天的电费就达到了15210元。

  此外,由于博览会的主办方中标认证中心隶属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能源基金会等国际机构的合作,颁布了系列严谨、科学而公正的节能环保产品认证技术标准,采用国际通行严格的“工厂条件检查+产品检验+获证后监督”的认证模式,只有达到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10%~30%的产品才有可能获得认证,保证了通过其认证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技术、环保性能等指标的领先地位。所以通过科学、公正的第三方认证,市场与消费者再次对目前节能环保产品设置了更高的技术标准。专业节电品牌此时进军家用节电市场也正是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反应和其产品的市场的进一步延伸。如:法国著名跨国公司梅兰日兰就曾将其工业用电源开关转入家用,从而使其家用电源开关的性能和安全比大幅度提高!

  我国的经济增长使能源短缺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得到解决,只有不断加强环保节能的新技术开发和养成新的能源消费方式,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绿色、健康、舒适的新生活。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