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电应借鉴英国清洁煤技术――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摩根专访
2013-03-26 15:03:19 来源:潇湘晨报
A-
A+
电力18讯:
3月21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摩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与记者聊起了中英都同样面临的雾霾问题。
3月20日至22日,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率领英国可持续贸易代表团访问湖南省长沙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圆桌会议和实地考察,为英国公司提供平台,向长沙市的有关专家,项目负责人和省市各部门的领导展示英国在低碳建设,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行业节能,绿色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专长。
此间,率领代表团的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摩根(AlastairMorgan)接受了本报专访。摩根与记者聊起了中英都同样面临的雾霾问题,他介绍了英国近期的治理办法,并表示两国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这个污染难题。
伦敦治雾用了30年
记者:欢迎您再次来到长沙!您对长沙有怎样的印象?
摩根:谢谢,我是长沙的老朋友了。我来过长沙8次,在各种各样的季节。上一次来长沙是在伦敦奥运之前,当时爬了岳麓山,那里风景非常美。两岸风光带附近的一些老建筑的重建,也让我印象深刻。
记者:长沙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开始凸显,比如说雾霾。
摩根:我想这是长沙人民当下最为关心的一个环境问题,但它只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应该全面关注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等多方面的环境要素。从雾霾方面说,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的挑战。
记者:请回顾伦敦上世纪的黄色雾霾事件?英国是如何处理的?
摩根:造成1952年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火电厂燃烧煤气和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出台,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还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整个过程,伦敦大约用了30年。
“空气胶水”让英国街道空气微粒少了14%
记者:您提到,雾霾的问题目前英国同样面临,请问英国是如何应对的?
摩根:上世纪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强制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与此同时,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记者:英国近期是否有新的措施出台?目前治理的效果如何?
摩根:伦敦市于2010年12月14日公布了《空气质量战略》的最终版,设定了改善伦敦空气质量的框架和措施,力图减少交通工具、家庭、办公楼、新开发工程所产生的排放物,并努力争取提升人们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意识。
2011年起,英国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显示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英国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空气质量的发布情况。
长沙可借鉴英国的除硫煤发电技术
记者:长沙的雾霾,与伦敦1952的黄色雾霾事件相比,治理方式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摩根:长沙今天的雾霾的挑战不光是一些火电厂燃煤造成的雾霾,还有更多的是工业发展建设造成的雾霾,以及一些汽车尾气造成的雾霾,所以当时英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用来处理雾霾的技术并不是长沙今天处理雾霾所需要的技术。目前在英国,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和中国一起合作来解决这个难题。
记者:针对长沙现状,您认为在哪些方面英国能给长沙提供切实的帮助?
摩根:对于长沙来说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尤其是对煤炭的依赖,可以尽量多的引进可再生能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合作,比如说风电、潮汐能和太阳能等等。根据长沙的实际情况,清洁煤技术也是很有用的,这种清洁煤技术就是使用除硫的煤来发电,这项技术在英国已经相当成熟。
3月21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摩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与记者聊起了中英都同样面临的雾霾问题。
3月20日至22日,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率领英国可持续贸易代表团访问湖南省长沙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圆桌会议和实地考察,为英国公司提供平台,向长沙市的有关专家,项目负责人和省市各部门的领导展示英国在低碳建设,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行业节能,绿色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专长。
此间,率领代表团的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摩根(AlastairMorgan)接受了本报专访。摩根与记者聊起了中英都同样面临的雾霾问题,他介绍了英国近期的治理办法,并表示两国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这个污染难题。
伦敦治雾用了30年
记者:欢迎您再次来到长沙!您对长沙有怎样的印象?
摩根:谢谢,我是长沙的老朋友了。我来过长沙8次,在各种各样的季节。上一次来长沙是在伦敦奥运之前,当时爬了岳麓山,那里风景非常美。两岸风光带附近的一些老建筑的重建,也让我印象深刻。
记者:长沙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开始凸显,比如说雾霾。
摩根:我想这是长沙人民当下最为关心的一个环境问题,但它只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应该全面关注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等多方面的环境要素。从雾霾方面说,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的挑战。
记者:请回顾伦敦上世纪的黄色雾霾事件?英国是如何处理的?
摩根:造成1952年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火电厂燃烧煤气和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出台,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还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整个过程,伦敦大约用了30年。
“空气胶水”让英国街道空气微粒少了14%
记者:您提到,雾霾的问题目前英国同样面临,请问英国是如何应对的?
摩根:上世纪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强制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与此同时,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记者:英国近期是否有新的措施出台?目前治理的效果如何?
摩根:伦敦市于2010年12月14日公布了《空气质量战略》的最终版,设定了改善伦敦空气质量的框架和措施,力图减少交通工具、家庭、办公楼、新开发工程所产生的排放物,并努力争取提升人们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意识。
2011年起,英国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显示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英国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空气质量的发布情况。
长沙可借鉴英国的除硫煤发电技术
记者:长沙的雾霾,与伦敦1952的黄色雾霾事件相比,治理方式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摩根:长沙今天的雾霾的挑战不光是一些火电厂燃煤造成的雾霾,还有更多的是工业发展建设造成的雾霾,以及一些汽车尾气造成的雾霾,所以当时英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用来处理雾霾的技术并不是长沙今天处理雾霾所需要的技术。目前在英国,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和中国一起合作来解决这个难题。
记者:针对长沙现状,您认为在哪些方面英国能给长沙提供切实的帮助?
摩根:对于长沙来说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尤其是对煤炭的依赖,可以尽量多的引进可再生能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合作,比如说风电、潮汐能和太阳能等等。根据长沙的实际情况,清洁煤技术也是很有用的,这种清洁煤技术就是使用除硫的煤来发电,这项技术在英国已经相当成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