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近零排放是异数还是趋势

  2015-02-26 14:57:35    来源:中国环境报 
A- A+
电力18讯:    
  雾霾天气频频来袭,舆论矛头指向了煤炭消费,称煤炭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凶手。为应对气候变化及雾霾天气,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煤炭总量控制政策,这对燃煤电厂将是一个制约。近零排放概念的提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赞成者认为,燃煤电厂实现近零排放将开启绿色能源新时代;反对者却坚称,若要实现近零排放,燃煤电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已有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近零排放究竟是应对控煤政策的行业异数,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关于近零排放,我认为,我们应该支持。这样,燃煤电厂既能向着更清洁的方向发展,也能满足国家污染控制要求。现在,电厂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要求烟尘排放浓度不高于2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100毫克/立方米。

  事实上,我国电力行业在污染防治方面,已经走在重点行业前列。如果建材行业、钢铁行业、玻璃行业以及中小锅炉散煤用户都能像电力行业一样,去挖掘清洁技术,那么,APEC蓝将很快再现。
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方兴未艾,我们期待所有重污染行业都能像电力行业一样,发展更清洁的生产技术,让近零排放不再只是概念,而是结果。

  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颜炳利:火电厂近零排放是按照燃气机组的排放标准,限制燃煤机组的排放值,也就是说,分别设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上限。

  比如脱硫,2004年二氧化硫排放限值是400毫克/立方米,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实现了从400毫克/立方米到35毫克/立方米的高标准转变,甚至有些地区和企业追求20毫克/立方米或者10毫克/立方米。到底能不能达到如此高的标准呢?

  我认为,脱硫达到近零排放的标准完全可以实现。当然,近零排放付出的代价非常之大。每提高一次标准,脱硫设施就需要进行一次升级改造。

  实现蓝天、白云、青山不仅仅是公众的要求,也是环保企业追求的目标。就目前而言,需要有统一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以及检验标准,更要有长远的分步实施规划。只有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来规范行业发展,才能够减少重复投资,真正实现近零排放。

  内蒙古亿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素伟:关于近零排放,我认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不论如何,成本、效益始终都是企业最关注的。只有盈利,才可以持续发展。

  未来能否实现近零排放,我认为,核心技术突破仍是关键。当然,除了核心技术之外,近零排放的实现还必须考虑经济成本。如果成本增加30%,而效益却没有增加,那么企业如何盈利?不盈利,如何投入更多的资金搞研发、搞设计?没有核心技术,又怎能实现近零排放?这是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