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电厂吃不饱明的垃圾去哪了?
2012-09-13 11:06:42 来源:中国昆明
A-
A+
电力18讯:
华北电力大学此前发布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行业投资分析报告(2012)》显示,1998年至2012年3月,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场的累计投资总额为1469亿元,共449个项目。其中,广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场投资272亿元,占18%。增长不可谓不快。
近期以来,河北秦皇岛、云南昆明、新疆石河子、四川自贡等一批全国各地不少二三线城市投资数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或开建、或投产运营,这与上述稿件中提到的国家2012年密集出台的两部扶持政策不无关系。然而,对于前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容易产生污染等圾焚烧发电而言,却并非越多越好,有竞争也不一定就值得鼓励。
“其实这也是我们出台《云南省‘十二五’垃圾焚烧发电规划》的初衷,无序、低水平重复建设垃圾发电厂是可怕的。”省能源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划更多根据是在各个州市上报的计划上制定,从上报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州市确有盲目发展的趋势,“曲靖、昭通两地上报的数量就有10多个,昭通甚至计划每个县区建一个垃圾发电厂,而实际上其只有昭阳区的资源量有这方面需求。”
以昆明为例,起步较早的昆明目前已经建成垃圾发电厂4座,第5座也将于2012年底投入运营,但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原本规划在城外的电厂已经处于市区的位置,另一方面,已经投产运营的发电厂多采用流化床焚烧炉技术,焚烧垃圾需添加一定比例的煤才可以达到燃烧的目的,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国家有要求燃烧值不得高于20%,但监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座小火电厂,而其上网的电价也往往因此不能享受到0.65元/度的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
在多家电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垃圾也就成了抢手货,这也导致一些电厂会存在“吃不饱”的情况。以昆明重钢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的空港垃圾发电厂项目为例,从6月25日投入运营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平均每天的进场垃圾只有290多吨,为此企业不得不储存垃圾到一定时间在集中开炉,公司总经理雷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实际可以达到1300吨处理能力,垃圾不足确实困扰着企业争产生产,目前基本上是积累20―30天的垃圾才可以起炉,但连续生产10多天又要停一次炉,而每次起炉就要花费10多万元的费用。”
但昆明的垃圾是否真的这么少呢?显然不是,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主城区大概每天产生5100吨垃圾,而4座已经投产的垃圾发电厂的日处理能力也是在5000吨左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太多垃圾无法焚烧还是分配不均造成的?记者就全市垃圾的处置情况先后多次在不同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联系昆明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处长王先举,但均以“开会”为由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令人很是不解。除了主城区的垃圾,县区的垃圾目前仍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受物流成本高昂等因素影响,周边一些县区情愿选择在应急处理厂填埋也不愿意将垃圾送来发电厂。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垃圾焚烧发电厂成本补偿、利润主要来源是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所谓垃圾处理费补贴,是指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就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各地政府标准不一,从每吨50元到200多元不等。云南执行90元/吨的处置标准,但这笔费用很多时候并没有及时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从垃圾处理和利用角度看,垃圾焚烧发电只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初级阶段,未来需要开发出更多种清洁、高效的利用方式,但在新的利用形式开始之前,不妨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华北电力大学此前发布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行业投资分析报告(2012)》显示,1998年至2012年3月,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场的累计投资总额为1469亿元,共449个项目。其中,广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场投资272亿元,占18%。增长不可谓不快。
近期以来,河北秦皇岛、云南昆明、新疆石河子、四川自贡等一批全国各地不少二三线城市投资数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或开建、或投产运营,这与上述稿件中提到的国家2012年密集出台的两部扶持政策不无关系。然而,对于前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容易产生污染等圾焚烧发电而言,却并非越多越好,有竞争也不一定就值得鼓励。
“其实这也是我们出台《云南省‘十二五’垃圾焚烧发电规划》的初衷,无序、低水平重复建设垃圾发电厂是可怕的。”省能源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划更多根据是在各个州市上报的计划上制定,从上报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州市确有盲目发展的趋势,“曲靖、昭通两地上报的数量就有10多个,昭通甚至计划每个县区建一个垃圾发电厂,而实际上其只有昭阳区的资源量有这方面需求。”
以昆明为例,起步较早的昆明目前已经建成垃圾发电厂4座,第5座也将于2012年底投入运营,但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原本规划在城外的电厂已经处于市区的位置,另一方面,已经投产运营的发电厂多采用流化床焚烧炉技术,焚烧垃圾需添加一定比例的煤才可以达到燃烧的目的,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国家有要求燃烧值不得高于20%,但监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座小火电厂,而其上网的电价也往往因此不能享受到0.65元/度的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
在多家电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垃圾也就成了抢手货,这也导致一些电厂会存在“吃不饱”的情况。以昆明重钢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的空港垃圾发电厂项目为例,从6月25日投入运营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平均每天的进场垃圾只有290多吨,为此企业不得不储存垃圾到一定时间在集中开炉,公司总经理雷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实际可以达到1300吨处理能力,垃圾不足确实困扰着企业争产生产,目前基本上是积累20―30天的垃圾才可以起炉,但连续生产10多天又要停一次炉,而每次起炉就要花费10多万元的费用。”
但昆明的垃圾是否真的这么少呢?显然不是,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主城区大概每天产生5100吨垃圾,而4座已经投产的垃圾发电厂的日处理能力也是在5000吨左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太多垃圾无法焚烧还是分配不均造成的?记者就全市垃圾的处置情况先后多次在不同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联系昆明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处长王先举,但均以“开会”为由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令人很是不解。除了主城区的垃圾,县区的垃圾目前仍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受物流成本高昂等因素影响,周边一些县区情愿选择在应急处理厂填埋也不愿意将垃圾送来发电厂。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垃圾焚烧发电厂成本补偿、利润主要来源是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所谓垃圾处理费补贴,是指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就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各地政府标准不一,从每吨50元到200多元不等。云南执行90元/吨的处置标准,但这笔费用很多时候并没有及时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从垃圾处理和利用角度看,垃圾焚烧发电只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初级阶段,未来需要开发出更多种清洁、高效的利用方式,但在新的利用形式开始之前,不妨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