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废料处理难题困扰中国
核废料难题,一直是在核电运营到结束阶段不可避免的难题。周刊希望通过以下的解读,为大家带来崭新的核废料认识。
核废料,主要指带有含有放射性的核物质。
从技术层面来看,主要分为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类,它来自多种途径,包括因核技术、核应用、军工、医疗或开采铀矿时产生的各种核废料。
其中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在其中并非占据最大比例。但包括反核或对核有疑虑在内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无非就是核废料,它的如何处理和处理方法如果不得当都将引起轩然大波。
我们的目光不得不投入到上面。
对于中低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我国是按国家标准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要求处理,不论是固体核废料还是液体核废料,都进行固化处理,然后装在200升的不锈钢桶里,放在浅地层的处置库里。
对于中低放射性废料,我国还有两座中低放射核废料处置库(暂无高放射处置库)。
这两座中低放射核废料处置库,分别位于甘肃玉门和广东大亚湾附近的北龙。
甘肃玉门西北处置场位于原核工业404厂厂区内,广东北龙处置场始建于1998年,于2000年建成,距大亚湾核电站5公里,距岭澳核电站4公里,主要接收和处置广东省核电站产生的低中水平的放射性固体废物。
对于高放射核废料,通行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直接把乏燃料当核废料,经过处理装在大罐子里直接埋到很深的地层下,像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幅员辽阔的国家目前都是这样做的。
还有一种,是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
我国对高放射废物采取的是后处理方式,即先把乏燃料送到处置场进行玻璃固化,之后再放到至少500米深的地层内埋掉。
但因为我国还未建成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所有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只能暂存在核电站的硼水池里。
通过暂时存放在核电厂自建的硼水池中,用硼水去吸收核废料产生的大部分能量。(每个硼水池足以储存核电站10年运行所产生的核废料)
如秦山核电一期工程,它是中国最早核电站,于1991年并网发电,据当初设计寿命为30年,离计划退役时间只有三年,不过随着延寿大修工程的开展,目前将不会考虑到退役问题。它的核废料也就一直存储在自建的硼水池中。
但发生在美国的核废料储存水池爆满事故,让我们不得不警示,核废料的上行难题。
虽然,如今看来,我们的核废料压力还是不小,但在处置场未建好,我们就不得不将目光投到十或至二十年后,观察在那个时候,核废料将如何处理。
最近各国也都有研究出最新的核废料处理办法。
如以色列,开发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气化熔化(PMG)原理。
首先将部分核废料转化为高度电离的气态物质,再经过最高7000℃的高温分解、固化、熔融、玻璃化等处理流程,处理过后的核废料在冷却后最终可转变成环境友好的玻璃态物质。
这种玻璃态材料性质十分稳定且安全,可以被铸成瓦片、砖块或者板材用于建筑行业,也可以用于道路铺设,实现了核废物的充分利用。
但这样的办法,显然在没有落地之前,都有待观望。










- 一张图看懂中广核技2018年年度
2019-05-05
- 中核资本成为同方股份(600100)
2019-04-09
- 核电新增市场空间盘点
2019-03-24
- 东兴证券:待开工核电项目及核准
2018-12-26
- 小堆供热:升温进行中
201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