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掌握一项核电关键技术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堆芯测量系统(衡芯TM)首批设备整装发运
5月20日,随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吴琳宣布正式发运,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管理、制造等各方代表的注目下,汇集着核动力院人近10年心血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堆芯测量系统(衡芯TM)首批设备整装发运。该设备即将应用于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上,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华龙一号核电项目建设及“中国智造”核电关键设备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龙一号堆芯测量系统首批设备的顺利交付,实现了该领域关键技术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重要突破,首次打破了国外供应商在该系统设备上的垄断,为华龙一号提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测控设备,也使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为继美、俄、法的核电供应商之后全世界第四家具备三代核电堆芯测量系统设计、研发、制造能力的产品供应商,提升了我国核电装备研发制造水平。
华龙之衡芯TM,衡华龙之芯
“衡”即测量,“芯”即反应堆堆芯。堆芯测量系统用于实时测量堆芯中子注量率、燃料组件出口冷却剂温度、压力容器关键点液位等参数,在线计算燃料组件线功率密度LPD和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堆芯功率分布等信息,是对反应堆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的专用仪控系统。本次发运的堆芯测量系统设备是自主三代核电堆型华龙一号的重大改进项,也是三代核电堆型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针对华龙一号的特点和要求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站专用仪控设备,在国内首次研发成功并应用于工程项目。
相对于二代/二代加核电堆芯测量方式,华龙一号堆芯测量系统设备实现了实时测量、在线监测;设备布置上取消了压力容器底部开孔,降低了堆芯熔融物泄漏概率,简化了系统设备规模,经济性和安全性均显著提升。
以核动力院人之恒心,造华龙之衡芯TM
回顾过去的近10年历程,核动力院人着眼于工程应用,立足于三代核电的高标准,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攻关团队,自2009年开始预研,持续历经方案设计、设备设计、样机研制、试验验证、鉴定和取证共六个阶段的工作,攻克了宽量程多路微弱电流信号放大调理、中子探测器绝缘性能在线检测、全堆功率分布扩展方法、SPND信号延迟消除及低功率水平下降噪处理、安全级软件开发及验证等近20项关键技术,产生专利共20余项,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于2015年在国内首次研制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堆芯测量系统设备,并成功取得了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成为迄今为止首套可用于三代核电的堆芯测量系统定型国产化产品。
从图纸到产品,坚持自主化
福清5、6号机组堆芯测量系统供货合同签订后,核动力院项目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转入生产制造工作,从组建生产制造专业团队、高标准规划和搭建生产场地、完善仪控产品制造过程体系、优化生产项目管理流程等各个方面,通过引入外部优秀的管理方法(沙盘推演、智能车间等)、结合信息化的执行管理系统等措施,有效管控进度、工艺、制造、检验等生产过程,做到了质量第一、兼顾效率的有效平衡。在生产项目执行过程中,核动力院堆芯测量供货项目团队连续获评优秀供应商、工程保障优秀团队等荣誉,并在2017年12月获得了四川省质量协会的五星级现场管理评价。自2015年签订合同,历时三年,项目团队完成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的堆芯测量系统设备制造工作。
十年磨剑,核动力院人用坚持和恒心,一路攻坚克难,实现了新一代堆芯测量系统设备从图纸到产品的完美跨越,回顾历程,艰辛而自豪。
在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堆芯测量系统首批设备发运会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吴琳指出,核动力院高度重视三代核电堆芯测量系统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在全院各单位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统筹规划、整合优势资源,终于迎来了收获,成功走向市场,按工程节点要求完成华龙一号堆芯测量系统首批设备交付,这是院科研成果实现工程应用的一次成功实践,下一步,研发团队要再接再厉,关注设备后续调试工作,注重经验反馈,进一步完善产业化体系建设,为“中国智造”核电关键设备技术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将持续追求卓越,发扬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核电“走出去”国家战略引领下,助推中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
原标题:【衡芯系统】默默耕耘十载:核动力院为中国又掌握一项核电关键技术
来源:李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华龙一号首台国产化反应堆压力
2018-10-27
- 第三届SPICRI-KAERI核电软件开
2018-10-25
- 美国BWXT核能源公司向NASA展示
2018-10-13
- 不仅用在航天,这款微型反应堆还
2018-09-30
- 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