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ITER举办媒体开放日 高度赞扬中国贡献 各国记者见证世界最大"人造太阳"计划

  2018-10-18 09:50:27    来源:核西物院 
A- A+
电力18讯:
        10月10日至1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组织举办2018年媒体开放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组织法中媒体参加此次活动。

        新华社、中新社、欧洲时报记者与来自ITER组织成员国的30名记者走进实验基地,详细考察了这个世界第二大国际合作项目的进展。

        开放日期间,ITER组织总干事贝尔纳·比戈(Bernard Bigot),ITER计划欧盟负责人多内(Tony DONNE)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媒体见面会,并就ITER计划进展、工程风险和挑战等与记者进行交流。

        比戈向来自各成员国的媒体介绍说,随着传统能源濒临枯竭,寻找安全、可靠、无污染的可替代新能源成为全世界亟待攻克的难题。核聚变作为现阶段最理想的新能源选择之一,逐渐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该计划是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全球第二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在建核聚变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太阳”,旨在通过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利用核聚变技术实现工业发电。ITER组织于2007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有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参与,目前处于装置建造阶段。由于科研和工程攻关难度极大,项目从工业设计、配件生产到运输组装,都需要成员国集成优势、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目前组织共有80余名中国籍管理和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9%,仅次于欧盟。

ITER实验基地的磁体线圈制备车间,其中不少设备由中国提供。

 

        比戈宣布,这一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已完成一半的建设工作。按照计划,该项目所需的所有大型部件将于2021年到位。

        比戈高度赞扬中国贡献,认为中国起到了“典范”作用。“中国的贡献非常、非常大,积极性很高,政府给予了充分支持。一直以来,中国总是按时按规格、高标准交付创新型的特定组件。所以,中国是这个项目建设的中坚和榜样。”

        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至今已建设11年,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核聚变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共同资助这个项目,其中欧盟出资约45%,其他6方各承担约9%,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前后实现核聚变能商业应用。

        ITER内外关系与总干事行动办公室主任金炬向记者介绍说,从2008年至今,中国承担的ITER采购包制造任务已基本全部落实。此外,在中国参与ITER的带动下,中国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共部署119个配套项目。他举例说,ITER磁体支撑研发制造任务,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担。自2010年12月以来,他们联合国内多家企业组成的团队历经8年,先后完成了从材料到制造工艺的系列认证,以及ITER磁体支撑采购包的生产制造任务,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最终获得ITER国际组织的认可,为和平利用核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作为中国聚变研究核心基地之一,承担的ITER技术任务涵盖了关键部件的研发、设备制造、决策管理等领域,在ITER采购包和核聚变国内研发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比戈表示,ITER至2025年阶段的最新总预算为200亿欧元(约合236亿美元),迄今已用掉近一半的资金。作为总干事,比戈表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让7个参与方齐心协力,按时交付各自负责建造的组件。

       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实验堆同国际空间站、欧洲加速器、人造基因组计划一样,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该计划耗时约需50年,设计领域包括超导研究、高真空、生命科学、纳米材料等多种学科。合作承担ITER计划的欧盟、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等7各成员涵盖全世界主要核国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抓住ITER机遇 培育国际化能力 打造国家名片
  • 我国企业首次中标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重要设
  • 我国企业首次中标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重要设
  • 中国首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磁体支撑产品在黔交
  • ITER十年|中国走向世界聚变舞台中心
  • 十年发展 聚变未来 “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
  • ITER十年,中国为国际大科学工程提供“中国智慧”
  • 我国成功研制ITER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
  • 国际核工程网:韩国完成ITER计划等离子体室工具
  • Amec设计ITER模拟器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