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ITER十年|中国走向世界聚变舞台中心

  2017-12-02 16:48:5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葛维维 潘文凯|文

 

1.jpg

 

 

        11月28日,在由科技部基础司、合作司、资管司、核聚变中心共同主办的“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会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就ITER中方采购包十年进展做了报告。《中国核工业报》记者就中国加入ITER计划十年相关话题采访了刘永。

 

        记者(以下简称记):刘院长,此次ITER十年大会的召开,对于聚变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不是意义非凡?

        刘永(以下简称刘):的确,从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ITER计划专项”至今已经十年。这十年,国际和国内聚变研究都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此次大会主要是回顾中方参与ITER计划之后,对ITER计划的贡献以及国内聚变研发的情况,并共同展望聚变未来发展。

        记:在加入ITER这十年里,中国发挥了哪些独特作用?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您能跟我具体讲一讲吗?

        刘:中国参加ITER计划是中央高瞻远瞩,为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08年经济危机对全世界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在这期间加入ITER,通过技术、人员、资金的投入,展现了我国积极参与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加入ITER十年,取得的成就主要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关键部件的研发上面。自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承担了18个采购包的制造任务,涵盖了ITER装置几乎所有关键部件,由上百家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在完成采购包任务过程中,中国建立健全了采购包制造任务实施管理机制,制定了采购包实施方案,确保我国承担的采购包制造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在ITER采购包研发制造过程中,中国解决了一系列聚变工程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去年,中方负责研发的第一壁半原型件通过了高热负荷测试,测试结果符合ITER组织认证要求,实现了该类部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通过高热负荷测试。除此以外,中国在超导导体研发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

        另外一方面,中国通过参与ITER计划,促进了国内聚变研究。在参与ITER合作过程中,我们拥有了一个很好的国际合作氛围和平台,这也为我国全面掌握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和技术成果,锻炼、培养一支高水平聚变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促进我国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包括材料技术、超导技术、复杂系统控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大功率微波技术、成套设备制造技术等)起到很大的作用。

        记:西物院作为中核集团长期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在ITER计划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这过程中,中核集团给西物院提供了哪些帮助?

        刘:作为中国加入ITER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西物院承担了ITER计划中多个关键部件的研制任务。包括磁体支撑系统、包层第一壁、包层屏蔽模块、气体注入系统等采购包项目。针对ITER采购包任务,西物院在设计创新、特殊材料研制、材料连接技术、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和试验检测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一系列聚变工程关键技术。比如先前说的,我院研发的第一壁在国际上率先通过认证;此外,我院还成功建造了ITER磁体支撑全模型多维静力测试系统,为ITER装置和后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为ITER装置的建造提供了保证,同时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核集团非常重视和支持西物院聚变的发展。集团领导多次对西物院进行调研。此外,集团其他兄弟单位,比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聚变工程设计、材料研发等方面给予了很多帮助。随着核聚变能的开发逐渐进入到工程研发阶段,其核工程特性日益突显,中核集团在这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必将对聚变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记:在加入ITER十年间,中国的地位有什么样的转变?您能结合亲身体会跟我讲一讲吗?

        刘:在加入ITER以前,中国聚变研发的投入相对少,和欧美、日本等国相比差距较大。加入ITER之后,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聚变舞台的中心。现在,和其他国家比,我们不但不居于下风,在聚变研发的某些领域,我们甚至做到了赶超。

        正因为中国在这些方面的进步,在和国际同行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会更加自信。比如,以前邀请国外专家来国内交流,他们会犹豫甚至拒绝交流。现在,因为我们的实验装置上能产生好的实验结果,他们主动来与我们交流。再比如,现在国外很多专家会组成团队来国内开展联合实验。西物院每年都会举行中法联合实验,这些国际交流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受控核聚变领域的话语权。

        记:如果说上一个十年中国融入了ITER并逐渐走向世界聚变舞台的中心,那么下一个十年中国核聚变的发力点在哪里?

        刘:首先是要高质量地完成ITER采购包的相关任务。其次,我们还要参与到ITER后续的运行当中去,培养有运行经验的人才。此外,中国核能发展有着三步走战略,即热堆——快堆——聚变堆。在完成ITER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要着眼于今后的聚变示范堆,去布局这中间的关键技术,通过不断努力,攻克相关制约技术,为后续聚变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中国能源报:中国核聚变研究从跟跑到部分领跑
  • 砥砺奋进的五年|十年跨越 造就聚变第一壁
  • 中核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交流聚变领域研究合作
  • 搜狐:科学家研发出可产生较高聚变能新等离子体燃料
  • “人造太阳”取得突破!我国核聚变工程技术领跑全球
  • “人造太阳”取得突破!我国核聚变工程技术领跑全球
  • 搜狐:谷歌致力于采用新算法加快核聚变研究
  • WNN:哈萨克斯坦核聚变堆将进行真实模式测试
  • 核能技术成主角 "未来能源"落脚点在核聚变
  • 网易:美国三阿尔法能源公司核聚变取得巨大进展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