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要闻 > 正文

国防大学军事战略教研室副主任崔文杰:合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2016-04-14 00:00:00    来源:中国国防报 
A- A+
电力18讯: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承接传统全球核安全治理体系、创新新形势下全球核安全治理体系的重大创举。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解决世界核安全问题的方案,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新贡献。

●建立世界新的核安全治理体系,必须顺潮流而动,努力打造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的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习主席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指出:“核安全事件的影响超越国界。在互联互通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所有国家都要参与到核安全事务中来,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是通向世界和平的人间正道。

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

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承接传统全球核安全治理体系、创新新形势下全球核安全治理体系的重大创举。打造这样一个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致的政治指向。没有一致的政治指向,不可能有一致的国际行动。打造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需要一个各国协商一致的政治指向。这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比如,1967年达成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了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三大目标”,得到全世界189个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是当代全球核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新形势下,面对核武器、核事故、核恐怖主义威胁,国际社会必须确立一致的政治指向。其中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这是最根本的政治指向。二是严防核事故,这是最持久的政治指向。三是遏制、打击和防范核恐怖主义,这是最紧迫的政治指向。

共同的国际责任。责任与利益紧密相连,利益越大责任越重。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利益国家和政治集团的共同责任。可分为三个步骤实施:第一步,建立特定核安全命运共同体。通过协定或其他方式,把有相同或相近核安全需求的国家联系起来,形成具有特定政治指向的核安全国家集团。当前最有可能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遏制、打击和防范核恐怖主义为最紧迫政治指向的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和以严防核事故为持久政治指向的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第二步,建立区域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以特定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国家为“种子”,影响和带动相邻、相关国家和政治集团,共同应对区域核安全问题。第三步,建立全球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把特定和区域核安全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核安全问题,推动人类向着消除核武器、核事故、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方向努力。

公共的安全机制。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制度,是系统运行的可靠保证。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各国普遍遵守的公共安全机制。应在汲取以往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新形势下核安全特点规律的新的公共安全机制。一是新机制应以传统机制为基础。应在充分尊重和利用好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必要的国际新规则、新机构,使新旧机制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二是新机制应坚持“主权至上”原则。确保各国主权权益不受侵犯,如信息公开不能泄露国家机密,国际行动不能没有授权,联合执法不能蔑视当地国内法律等。三是新机制应坚持“平等”原则。无论国家大小、实力强弱,都是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必须充分关照全体成员国的利益。决不能把一国私利凌驾于别国利益之上。

密切的国际合作。核安全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课题,离不开密切的国际合作。因此,首先应树立国际核安全合作新理念,把国际合作作为应对核安全问题的常识,广泛影响各国政府和领袖。其次,应加强国际合作。正是由于国际合作,全世界原有57个拥有武器级核材料的国家,已经减少了30个;超过100个高浓铀核反应堆已经关停;93个国家批准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正案,再有9个国家批准就能生效了。最后,国际合作应遵守国际法和相关国家的国内法,尊重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

先进的核安全文化。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抽象表达,决定着人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先进的核安全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严格的法治意识。无论是涉核从业人员还是社会公众,都要对涉核法律法规心存敬畏,在思想上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法治防线,依法从事涉核活动,依法维护国家和国际核安全。二是强烈的忧患意识。要组织社会公众特别是涉核人员和国家相关权力机关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使他们知道自己和国际社会面临核威胁的严重性、紧迫性、危险性、复杂性,把自己与社会、国家与国际的核安全联系起来,关注核安全,维护核安全。三是自觉的协作意识。维护核安全不是某一国的责任,但缺了哪一国都不会有安全;不是某个从业人员的责任,但只要有一个从业人员发生问题,整个社会的核安全就没有保证。因此,在维护核安全的问题上,必须建立广泛的国家间协作、组织间协作、行业间协作和从业人员间协作关系,通过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核安全。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对世界和平的新贡献

习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解决世界核安全问题的方案,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新贡献。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对我国核政策的创新传承。我国一贯反对核威胁、核讹诈、核战争,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保证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支持各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并为推进国际核裁军和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发挥建设性作用。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就是对我国上述核政策的创新传承。一方面,消除核武器威胁必须坚持我国既有核政策,引导国际社会特别是有核武器国家,就“不使用核武器”问题做出合理的制度和程序安排,这是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规避核事故风险,必须创新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与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此外,遏制、打击、防范核恐怖主义,必须强化政治投入、国家责任、国际合作和核安全文化,彻底铲除滋生核恐怖主义的土壤,建立和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今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潮流、呼应世界关切的战略举措,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在核领域里的体现,是坚持正确义利观,把核安全工作做好、做到人心里去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是一个极好的反面典型。它之所以控制世界能力下降,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背离了时代潮流。总是习惯于用战争和胁迫的手段解决当今社会的复杂问题,结果是打一仗背一个包袱,胁迫一个对手就增加一份负担。正如基辛格所说:“几乎所有帝国都是凭武力建立的,然而没有一个能够靠武力延续下去。若要长久统治世界,必须化武力为义务。否则,统治者会为了维护统治耗尽精力,却无力塑造未来,而塑造未来才是政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压迫若能让位于共识,帝国即可得以延续。”建立世界新的核安全治理体系,必须顺潮流而动,努力打造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的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突出贡献。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新时代。旧的国际秩序已经打破,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建立。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建立全球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异常艰辛,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坚持一颗公心,不断宣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地区再全球的顺序,把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结合起来,实现人类核安全是完全可能的。这是我国在建立完善全球治理体系问题上的新突破,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新贡献。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话语。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世界话语。它聚合了时代特征,凝结着哲人智慧,树立起价值标准,规范着社会行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能够解除或部分解除核武器威胁、尽量减少核事故威胁、合力消除核恐怖主义威胁,使国际社会更加和平;能够使有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的国际地位更加平等,使国际关系更加公平;能够引领各个领域全球治理理念的新变革,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能够凝聚社会正义,使国际秩序更加合理。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一旦建成,将成为世界的标杆。人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标杆,比照这一标杆,看齐这一标杆,遵循这一标杆,从而形成信息时代新的世界话语。(崔文杰 作者系国防大学军事战略教研室副主任)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美专家认为中美合作有益世界核安全
  • 一周国外能源新闻关键词:核安全 油气排名 清洁能源
  • 上海电力用核安全文化提升传统能源企业生产管理
  • 台海核电子公司获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
  • 习近平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主席肯定中核集团在核安全领域所做工作
  • 防范核恐怖主义 提振核能开发信心——解读习近平主席
  • 国际视点丨深度盘点:核安全的过去与未来
  • 央广华盛顿访孙勤:中国用实际行动促全球核安全
  • “核合致和”——中国的核安全理念与行动
编辑推荐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

2020-05-31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2020-05-06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低温恒温器交付安装,35个国家继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均阅历丰富
  • · 11月2日 CAP1400示范工程的开工申请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 · 生态环境部征求《铀矿冶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等意见
  • · “核聚变”最近怎么了?
  • · 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专家评价意义非常重大
  • · 核电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受益
  • · 中国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 · 我国内陆核电站“十三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
  • · 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体系
  • · 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辅助给水出口支管隔离阀就地控制箱修改的通知
推荐阅读
  • · 广核集团总经理杨长利出任中广核电力董事长
  • · 田佳树任华龙国际总经理
  • ·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家
  • · 核电与火电博弈 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
  • ·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
  • · 陕西韩城力争首个内陆核电落户?官方澄清:未开始论证核项目 有关网络媒体报道不实
  • · 助力我国核电整体出口 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问世
  • · 核能清洁供暖,中核广核国家电投谁领先?谁落后?
  • · 国家电投:勇担重任 推动我国核电从跟跑向并行、领跑转变
  • · 2018-2020核电小时预测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