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超过10亿,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接入设备量最大的物联网生态圈。
导 读
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超过10亿,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接入设备量最大的物联网生态圈。
本月早期,“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可谓是牛气冲天,包括朗新科技、岷江水电、金智科技、炬华科技等与此沾边的物联网概念股统统涨停。
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为何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国家电网公司当前以及未来是如何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概念股集体涨停,新万亿级市场,国家电网力推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到底是什么?》中已经做了详细阐述。
在这里,我们抛去“涨停”、“火热”这些浮躁因子,静下心来,从产业应用角度聊一聊泛在电力物联网所开辟的新万亿级市场版图的具体应用领域有哪些?这些领域对整个物联网市场意味着什么?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拗口的概念。
“泛在物联”如何理解?
据国家电网公司数据统计,目前国家电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亿只(其中4.5亿只电表,各类保护、采集、控制设备几千万台),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覆盖用户4.5亿户。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超过10亿,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接入设备量最大的物联网生态圈。
不仅如此,未来,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接入设备总量将会成为第一。
从2009年研发LTE电力无线专网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相关领域的探索。目前,已经有11个省市公司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电力无线专网,接入了22类业务。
2018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工作会议上已提出要打造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智慧企业,引领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随即,华为联合南瑞信通推出IoT-G230MHz“使能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方案(其是基于4.5G,面向5G的解决方案,通过国家电网科学院测试,具有全频段,抗干扰等9大优势),之后国家电网科学院副院长王继业发表专题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架构形式,产业关注度逐节提升。
那么,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与传统电力领域的应用有什么区别?
通常情况下,电力物联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以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关键环节在于电力信息的采集、电力信息的传递和电力信息的处理。
根据电力的输送路径,我们发现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用电侧、配电侧、变电侧、输电侧、发电侧、电网资产管理等细分领域。
2019-09-14
2019-09-13
2019-09-13
2019-09-13
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