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发电 > 发展论坛 > 正文

企业法治意识培养的“破”与“立”

  2015-08-24 12:29:2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法治意识培养的过程是企业依法治企工作的“优化设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会发现,经过漫长的粗放管理的“洗礼”后,企业中所积累的陋习,以及思维定式中所认定的“高效率”的“成功逻辑”已经成为管理者的潜意识,如果不对原有的思想意识进行“吐故”就急于“纳新”,很可能会使管理人员、领导干部不由自主地用潜意识“抵制”依法治企的进程。因此,企业在培养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时,要同时做好“破”与“立”两方面的工作。

破除“唯速度”意识,树立依法依规观念

  我们发现,企业中会有一些人抱怨工作程序繁琐,对应履行的程序不屑一顾,热衷于“特事特办”,喜欢求速度、走捷径,美其名曰:减冗去繁,注重效率。实际上,这种“唯速度”意识和行为所造成的反复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以制度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实用性来优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提高制度执行的刚性。要想在企业管理中树立依法依规的观念,就要利用各种契机场合强调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决思想上“松”的问题;要在大事小情上事无巨细地运用制度,解决行动上“散”的问题;要在赏罚中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和强制性,解决管理上“软”的问题,对违章违纪问题彻底查处、果断处理;另一方面要提高制度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企业中的有些制度确实存在照本宣科、针对性差的情况,有的是沿用旧制度,有的是按照新制度生搬硬套,没有针对行业、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这就大大降低了制度执行的效率,这也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对国家、行业制度进行消化、整理,设计一些巧妙的环节,使制度运行起来既规范完整,又顺畅、简便。

破除“问惯例”意识,树立“问制度”观念

  “问惯例”是工作中的“常见病”。一些管理人员在接触新工作、面对新问题时,首先问的是“以前怎么做的”,而不是问“制度怎么规定?”只“问惯例”,不问制度,会造成经验主义,势必会使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不符合标准、达不到效果。

   “问惯例”体现的是管理人员对制度的漠视,更体现出的是管理中随意性强的弊端。在企业管理中,要提高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对规章制度的依赖性。在面对新岗位、新问题时,要把“问制度”放在首位,主动把“学制度、用制度”作为适应岗位、解决问题的抓手,要把修订制度、完善制度作为创新管理的有效手段,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形成长效”的机制,养成凡事问制度、凡事依法办的好习惯。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常用制度和新制度的宣贯,使规章制度在职工中间入脑入心,使职工由“知法、懂法”开始,最后达到自觉守法、问法的效果。

提防“假为公”行为,树立“违法成本是最大成本”的观念

  企业中不乏一心为公的干部职工,但问题关键在于,部分干部职工并不真正了解“为公”的标准为何,不明确制度规定的标准为何,只是用“一心为公”的心态作为出发点,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不想有时反而做了增加企业成本、加大经营风险的事。

  “假为公”实际上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仅凭一腔热血去做“好事”,却没有用知识和制度去做“正确的事”。要树立“违法成本是最大成本”的意识,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操作,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决不能为一己之私、局部利益,突破底线,僭越法律,违反制度,而是要用实际行动降低企业成本;领导班子要树立“决策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的意识,提高决策水平,坚持集体决策、科学决策,加强学习调研,决策时要反复论证,慎之又慎,确保企业重大决策合法合规,降低经营风险。

摒弃“情大于法”意识,构建“法理相融”的格局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被“人情面子”所困扰,只要是有点关系的亲友,都千方百计、软磨硬泡地绕程序、走后门、开天窗,最后自己终于拗不过,进入一些“人情误区”,该监督的不监督、该考核的不考核、该公开的不公开、该制止的开绿灯,最后不但不能“与人方便”,反而害人、害己、害企业,这些其实都是“情大于法”的意识在作怪。

  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要严格区分“实际情况”和“人情面子”,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人情面子”与制度相悖的情况,我们决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置企业规章制度于不顾,应当毫不犹豫地予以回绝;如果对方坚持违规操作,应该毫不犹豫进行举报或直接处罚。如果确有特殊实际情况的,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积极讨论,在最大限度保证制度权威的情况下拟定解决方案,在经上级批准后实施,事后还要结合处理情况对现行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这样,既保证处理实际问题的效果,又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性;既可维护公平正义的“情理”,又可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实现“情与法”的有机融合。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在法治意识的培养中,管理者既要运用刚性的“灌输”手段进行宣贯,也要运用丰富的载体进行引导,使遵法守法成为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使依法问法成为大家潜意识中的一种自觉。(大唐国际下花园发电厂  刘河月)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大唐科研院:我国宏观经济和煤电

2019-01-22

一文看懂分散式风电开发难点及

2019-01-12

吐槽!那些年,所经历的电厂惊心动

2018-05-09

热点排行
  • · 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明良:在新时代里实现大唐在鲁新作为
  • · 会理县一线移民工作者的肺腑之言
  • · 严管与善待的一点思考
  • · 吐槽!那些年,所经历的电厂惊心动魄事件汇总~
  • · 电力系统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 · 跨越安全生产的“轮回”
  • · 多措并举扫清障碍分散式风电迎来春天 ——《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解读
  • · 火电厂脱硫吸收塔失火事故的分析及防范
  • · 谈新建火电厂安全验收评价及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 · 安全,从身边小事抓起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