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看就懂的“工作说明书”
2015-05-05 09:26:4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及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家居以“提供各类家居灵感和产品解决方案”长久占据着市场。随手翻开其任意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任何人都能看懂,并在其指导下成功组装复杂物件的实用操作手册。笔者认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也应如此,通过学习其严谨细致的工作思维,将标准化融入全方位管理,在各个环节着力设计一看就懂的“工作说明书”。
自2014年12月1日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全国依法治安的标准更高、监管更严,底线、红线绝不可触,我们应更加重视“法”的严肃性和“安”的重要性,落实责任,严防死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存在四大怪象:一是无标可对,凭空盲干、误干;二是有标不对,将标准束之高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三是标准“不标准”,规章条例很多,却让人看不懂、摸不透,难以执行;四是对标不到位,习惯按照“老套路”做到哪算哪。结果必然是工作标准不统一、效果不达标、不可控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看似发生在安全生产的执行环节,产生于一线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标不对、落实不严,但其实设计环节、管理环节的不科学、不合理也应负有责任。是否可以设计出更加规范严谨的标准、规程、图纸和作业指导书?是否可以规划出更加简洁、协同、顺畅的工作执行机制?是否可以构建起更加全面、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设计一份一看就懂的“工作说明书”开始,切实让工作有“法”可依。
首先要会立标准。所谓“一看就懂”,就是强调工作“有标准、标准看得懂、标准可执行”三个环节。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技术升级的加速,新设备、新技术、新标准不断涌现,这就意味着安全工作者在从事日常紧张工作的同时,还多了一份“课外作业”――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倘若这些新事物标准不一、条目冗杂、逻辑不清甚至自相矛盾,久而久之人们就容易产生学习的负担感和排斥感。
因此,我们应该从源头设计环节抓起,对每一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比对,反复、严谨的论证推敲,并将其系统化梳理归类,最大限度地让这些“规定动作”规范化、简易化并且切合实际、高效可行。同时,执行者和设计者应该积极换位思考、协同配合,各自发挥特长,共同探索经验。要善于从实践中“找标准、优化标准”,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规律、举一反三。尤其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不应认为分析、设计是管理者的事,重干活而轻总结归纳,要以提升实效为核心,积极从实干战场摸索经验、提炼方法,配合管理者一同以“实”为“基”立标准,让标准在设计、执行、检验、反馈和设计再优化的实践闭环中不断丰富内涵、提升生命力,从而真正发挥效用。
其次要会“说”标准。标准制定了,如何让所有人都能够逐条对标执行,关键就在解释说明。安全生产的最终执行者是生产一线上的每一名职工,他们普遍具有经验丰富、实干能力强的强项,但理论基础稍弱、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也是需要改进的弱项。改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应该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制度标准被广大职工喜闻乐见地接受,进而融入日常工作和现场行为。
一要“说得清”。以最大限度方便学习参考为原则,结合受众群的理解能力和应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内容要求说清楚、说明白并且分类优化陈述,让所有人不论年龄、不论文化水平、不论外行内行、不论经验有无,都能轻松掌握标准的核心要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二要“说的精”。设计最优的工作标准应该如精准、高效的产品说明书一般,简明直观、形象生动,而不是纯理论性的文言文、绕口令,让使用者耗费大量精力在理解、揣摩上却难得要领。在阐述标准时不妨多说直话、白话,少说空话、官话,并适当结合图片、表格等直观说明,让写的人和学的人干起活来都不费劲、不枯燥。三要“够得着”。在标准、制度流转的最后一环节,通过优化权限设置、共享平台、灵活运用现代化办公软件等,让职工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不因“最后一公里”的僵化和不周全,导致将最应学习的实际执行者拒之门外。
最后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若想要深刻认识事理的本质,必须自己亲身实践。对于安全生产来说,学习和执行是互为利好的促进循环,现场和实际操作则是最好的练兵场。可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将一些安全规矩视为可有可无、多此一举的“麻烦事”,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究其原因在于不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懂得规范落实的严峻性、更不懂得安全事故的不可挽回性。为此,我们更应在“懂得”上下功夫。
一要懂得重视。安全生产不仅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声誉,更事关每一位当事人的工作稳定甚至是人身安全,应该从内心里深刻认识到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对制度和标准怀抱认可、尊重、严肃的态度,从而在根本上杜绝行为惯性里的惰性和麻痹大意。二要懂得规范。要在事前就做到对规程、标准、办法、措施等的熟知,明白在遇到问题时应采取什么方法、遵循什么原则和标准,不轻易采取行动,做到行动必有理有据、依法合规。三要懂得执行。强调行动要对标,要按步骤、按流程、不打折扣地开展工作,而不是按个人主观的狭义理解和习惯套路,“有所选择、有所跨越”地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标准化管理做实、做到位,让安全生产工作轻松、规范地顺着标准轨迹开展,不因人、因事而异,实现知行合一。(高井热电厂 吴 均)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及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家居以“提供各类家居灵感和产品解决方案”长久占据着市场。随手翻开其任意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任何人都能看懂,并在其指导下成功组装复杂物件的实用操作手册。笔者认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也应如此,通过学习其严谨细致的工作思维,将标准化融入全方位管理,在各个环节着力设计一看就懂的“工作说明书”。
自2014年12月1日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全国依法治安的标准更高、监管更严,底线、红线绝不可触,我们应更加重视“法”的严肃性和“安”的重要性,落实责任,严防死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存在四大怪象:一是无标可对,凭空盲干、误干;二是有标不对,将标准束之高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三是标准“不标准”,规章条例很多,却让人看不懂、摸不透,难以执行;四是对标不到位,习惯按照“老套路”做到哪算哪。结果必然是工作标准不统一、效果不达标、不可控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看似发生在安全生产的执行环节,产生于一线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标不对、落实不严,但其实设计环节、管理环节的不科学、不合理也应负有责任。是否可以设计出更加规范严谨的标准、规程、图纸和作业指导书?是否可以规划出更加简洁、协同、顺畅的工作执行机制?是否可以构建起更加全面、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设计一份一看就懂的“工作说明书”开始,切实让工作有“法”可依。
首先要会立标准。所谓“一看就懂”,就是强调工作“有标准、标准看得懂、标准可执行”三个环节。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技术升级的加速,新设备、新技术、新标准不断涌现,这就意味着安全工作者在从事日常紧张工作的同时,还多了一份“课外作业”――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倘若这些新事物标准不一、条目冗杂、逻辑不清甚至自相矛盾,久而久之人们就容易产生学习的负担感和排斥感。
因此,我们应该从源头设计环节抓起,对每一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比对,反复、严谨的论证推敲,并将其系统化梳理归类,最大限度地让这些“规定动作”规范化、简易化并且切合实际、高效可行。同时,执行者和设计者应该积极换位思考、协同配合,各自发挥特长,共同探索经验。要善于从实践中“找标准、优化标准”,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规律、举一反三。尤其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不应认为分析、设计是管理者的事,重干活而轻总结归纳,要以提升实效为核心,积极从实干战场摸索经验、提炼方法,配合管理者一同以“实”为“基”立标准,让标准在设计、执行、检验、反馈和设计再优化的实践闭环中不断丰富内涵、提升生命力,从而真正发挥效用。
其次要会“说”标准。标准制定了,如何让所有人都能够逐条对标执行,关键就在解释说明。安全生产的最终执行者是生产一线上的每一名职工,他们普遍具有经验丰富、实干能力强的强项,但理论基础稍弱、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也是需要改进的弱项。改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应该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制度标准被广大职工喜闻乐见地接受,进而融入日常工作和现场行为。
一要“说得清”。以最大限度方便学习参考为原则,结合受众群的理解能力和应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内容要求说清楚、说明白并且分类优化陈述,让所有人不论年龄、不论文化水平、不论外行内行、不论经验有无,都能轻松掌握标准的核心要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二要“说的精”。设计最优的工作标准应该如精准、高效的产品说明书一般,简明直观、形象生动,而不是纯理论性的文言文、绕口令,让使用者耗费大量精力在理解、揣摩上却难得要领。在阐述标准时不妨多说直话、白话,少说空话、官话,并适当结合图片、表格等直观说明,让写的人和学的人干起活来都不费劲、不枯燥。三要“够得着”。在标准、制度流转的最后一环节,通过优化权限设置、共享平台、灵活运用现代化办公软件等,让职工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不因“最后一公里”的僵化和不周全,导致将最应学习的实际执行者拒之门外。
最后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若想要深刻认识事理的本质,必须自己亲身实践。对于安全生产来说,学习和执行是互为利好的促进循环,现场和实际操作则是最好的练兵场。可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将一些安全规矩视为可有可无、多此一举的“麻烦事”,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究其原因在于不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懂得规范落实的严峻性、更不懂得安全事故的不可挽回性。为此,我们更应在“懂得”上下功夫。
一要懂得重视。安全生产不仅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声誉,更事关每一位当事人的工作稳定甚至是人身安全,应该从内心里深刻认识到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对制度和标准怀抱认可、尊重、严肃的态度,从而在根本上杜绝行为惯性里的惰性和麻痹大意。二要懂得规范。要在事前就做到对规程、标准、办法、措施等的熟知,明白在遇到问题时应采取什么方法、遵循什么原则和标准,不轻易采取行动,做到行动必有理有据、依法合规。三要懂得执行。强调行动要对标,要按步骤、按流程、不打折扣地开展工作,而不是按个人主观的狭义理解和习惯套路,“有所选择、有所跨越”地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标准化管理做实、做到位,让安全生产工作轻松、规范地顺着标准轨迹开展,不因人、因事而异,实现知行合一。(高井热电厂 吴 均)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 大唐科研院:我国宏观经济和煤电
2019-01-22
- 一文看懂分散式风电开发难点及
2019-01-12
- 吐槽!那些年,所经历的电厂惊心动
2018-05-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