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司如何发挥“枢纽”作用
2015-03-26 09:41:5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国有企业的管理建制大都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集团总部――二级公司――三级单位。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二级公司的多重角色和重要职能,既是执行层,又是管理者;既有被考核的身份,又有考核的权力;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部署……二级公司如何发挥好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对于做好整个集团的工作,至关重要。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传递和细化上
三级单位千条线,二级公司一针穿。二级公司作为中间层,首要职责就是传递。没有二级公司的承上启下,特别是精神、思想、任务和压力的传递,总部的很多工作就难以落实到三级单位。传递很简单,其实就是传递总部党组的声音,传达总部的各项工作部署,传导总部的具体工作要求。但在传递时,要全面、及时、高效,需要三级单位领会落实的,要原原本本、一丝不苟地传递和落实,不能擅自“关阀门”,切忌工作“肠梗阻”,要确保党组的声音、要求、关怀传递到三级公司,传达到生产一线,传达到每位员工心中。
在传递过程中,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不能只当复印机、传话筒,要注意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要做“调度室”和“升压站”,善于扩展、放大、创新和细化。因为集团总部的很多文件、要求和部署,是站在集团的层面和高度,不可能也不能细化到一个三级单位、一个班组如何操作执行上。况且如今的集团都在多元化发展,既有火电又有水电、风电,既涉足煤炭,也从事金融、科技,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总部在很多工作的开展上也不可能一个标准、一个要求,都会给二级公司和三级单位留有发挥的裕度。这就需要二级公司借势发挥,借势嫁接,借势细化,在一丝不苟地落实集团公司要求的基础上,把更加符合本公司工作实际的想法和措施,融会贯通到集团总部的要求和部署中,使集团总部的要求更符合本企业的实际,三级单位更乐于接受,执行起来更有可操作性,使上级的关心和温暖更沁人心脾。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指导和服务上
对于三级单位而言,二级公司就是一个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指导。特别是电力企业,大都沿袭传统的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三级单位听二级公司、二级公司听集团总部,这更加凸显了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重要性。指导就是要指明方向,明确任务。指导之要,重在告诉被指导者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怎么干,也就是专业与分工、任务与目标、方法与限制。例如,指导各三级单位完成多少发电量、实现多少利润、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规避哪些经营风险等等。但指导不是领导,方向和目标要定,但路径和措施不能太多限制,既要“定调子”,又要发挥“和声”,要充分发挥三级单位一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与指导密不可分的,就是服务。或者说指导本身,就是服务。这种服务,就是保证三级单位完成中心任务的具体措施。比如人员配备、资金划拨、技术支持、业务培训、关系疏通、思想疏导、氛围营造等等,都要服务到位,以帮助三级单位更好地完成下达给他的工作任务。现实工作中,二级公司往往习惯于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措施不多,导致三级单位缺少上级公司的支持,只能凭一己之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灰心丧气之感,不利于全盘工作的圆满完成。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激励和考核上
开展好三级单位的工作,不能只靠指导和服务,也需要正向激励和反面的考核,所谓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激励那些工作态度积极、任务完成出色的单位再接再厉,方式无非也就是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提高收入,干和不干不一样,完成任务出色就要比刚刚完成和没完成的收入高;二是精神方面多多鼓励,在选优评先、典型评选、经验推广上多给他们镜头、版面和舞台,多为他们“点赞”;三是职级晋升上要关注,单位管理先进、任务超额完成、业绩异常优秀的,要对其管理者委以重任,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导向。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你下达的任务、提出的要求,三级单位才会竞相完成。
奖勤过后,必须罚懒。与正面激励相配套的,必须有严格的考核跟进,以鞭策那些管理落后的迎头赶上。与奖勤相对应的,罚懒的方式,无非也是三种,一是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绩效奖,或者说与完成好的或完成任务的必须有差距,物质上予以惩罚;二是完不成任务就要经常被“晒一晒”,通报通报,大会小会上要公布一下排序,让落后者知耻而后勇;三是经常完不成任务或者确是能力问题完不成任务的,要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在干部交流调整中要么“下岗”,不能下岗也得“靠边站”……唯有奖罚分明了,唯有胡萝卜和大棒都用上了,三级单位才会一呼百应,指哪打哪。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凝聚和放大上
做好三级单位的工作,思想引导、典型示范、凝心聚力、氛围营造十分重要。简而言之,要在凝聚和放大上做好文章。凝聚,是凝聚大家的思想,鼓足大家的士气。人心齐,泰山移;心气足,士气旺。唯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果七八个三级单位五六个想法,八九个下属三五簇心思,各自为政、各自为王,这样的企业,只能是日渐衰败,最终四分五裂,什么任务也完不成。凝聚思想、鼓舞士气,要通过形势与任务教育,让大家认清形势,看到问题,找准思路,增强信心,众志成城;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与保障,让大家感受到企业的温暖,集体的强大,个人的归属,进而忠诚于企业,奉献于企业。
放大,是放大大家的优点,使正面积极的因素成为主旋律和大气候。对于先进典型,不宣传他,他只是一个先进;宣传、放大他,会影响并催生更多的先进。因此,典型是选树出来的,是提倡出来的,是推崇出来的。这种放大,包括两个层面的放大,一个层面是内部的放大,在二级公司之内、三级单位之间进行宣传交流,让一个先进,影响出多个先进;让一个单位有先进,影响出其他单位的先进。先进多了,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思想和正面作用,进而促进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另一个层面是推荐到集团总部层面的放大,这样不仅影响了更多、更大范围,而且还提升了先进的影响力和带动效益。
不难看出,二级公司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二级公司对集团总部思路理解的准不准,传递的全不全,对三级单位指导的好不好,凝聚的够不够,都对三级公司的执行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级公司失之毫厘,三级单位就会谬以千里……二级公司的“枢纽”作用,不可小觑。(大唐新能源公司 谭元章)
国有企业的管理建制大都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集团总部――二级公司――三级单位。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二级公司的多重角色和重要职能,既是执行层,又是管理者;既有被考核的身份,又有考核的权力;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部署……二级公司如何发挥好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对于做好整个集团的工作,至关重要。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传递和细化上
三级单位千条线,二级公司一针穿。二级公司作为中间层,首要职责就是传递。没有二级公司的承上启下,特别是精神、思想、任务和压力的传递,总部的很多工作就难以落实到三级单位。传递很简单,其实就是传递总部党组的声音,传达总部的各项工作部署,传导总部的具体工作要求。但在传递时,要全面、及时、高效,需要三级单位领会落实的,要原原本本、一丝不苟地传递和落实,不能擅自“关阀门”,切忌工作“肠梗阻”,要确保党组的声音、要求、关怀传递到三级公司,传达到生产一线,传达到每位员工心中。
在传递过程中,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不能只当复印机、传话筒,要注意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要做“调度室”和“升压站”,善于扩展、放大、创新和细化。因为集团总部的很多文件、要求和部署,是站在集团的层面和高度,不可能也不能细化到一个三级单位、一个班组如何操作执行上。况且如今的集团都在多元化发展,既有火电又有水电、风电,既涉足煤炭,也从事金融、科技,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总部在很多工作的开展上也不可能一个标准、一个要求,都会给二级公司和三级单位留有发挥的裕度。这就需要二级公司借势发挥,借势嫁接,借势细化,在一丝不苟地落实集团公司要求的基础上,把更加符合本公司工作实际的想法和措施,融会贯通到集团总部的要求和部署中,使集团总部的要求更符合本企业的实际,三级单位更乐于接受,执行起来更有可操作性,使上级的关心和温暖更沁人心脾。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指导和服务上
对于三级单位而言,二级公司就是一个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指导。特别是电力企业,大都沿袭传统的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三级单位听二级公司、二级公司听集团总部,这更加凸显了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重要性。指导就是要指明方向,明确任务。指导之要,重在告诉被指导者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怎么干,也就是专业与分工、任务与目标、方法与限制。例如,指导各三级单位完成多少发电量、实现多少利润、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规避哪些经营风险等等。但指导不是领导,方向和目标要定,但路径和措施不能太多限制,既要“定调子”,又要发挥“和声”,要充分发挥三级单位一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与指导密不可分的,就是服务。或者说指导本身,就是服务。这种服务,就是保证三级单位完成中心任务的具体措施。比如人员配备、资金划拨、技术支持、业务培训、关系疏通、思想疏导、氛围营造等等,都要服务到位,以帮助三级单位更好地完成下达给他的工作任务。现实工作中,二级公司往往习惯于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措施不多,导致三级单位缺少上级公司的支持,只能凭一己之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灰心丧气之感,不利于全盘工作的圆满完成。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激励和考核上
开展好三级单位的工作,不能只靠指导和服务,也需要正向激励和反面的考核,所谓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激励那些工作态度积极、任务完成出色的单位再接再厉,方式无非也就是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提高收入,干和不干不一样,完成任务出色就要比刚刚完成和没完成的收入高;二是精神方面多多鼓励,在选优评先、典型评选、经验推广上多给他们镜头、版面和舞台,多为他们“点赞”;三是职级晋升上要关注,单位管理先进、任务超额完成、业绩异常优秀的,要对其管理者委以重任,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导向。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你下达的任务、提出的要求,三级单位才会竞相完成。
奖勤过后,必须罚懒。与正面激励相配套的,必须有严格的考核跟进,以鞭策那些管理落后的迎头赶上。与奖勤相对应的,罚懒的方式,无非也是三种,一是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绩效奖,或者说与完成好的或完成任务的必须有差距,物质上予以惩罚;二是完不成任务就要经常被“晒一晒”,通报通报,大会小会上要公布一下排序,让落后者知耻而后勇;三是经常完不成任务或者确是能力问题完不成任务的,要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在干部交流调整中要么“下岗”,不能下岗也得“靠边站”……唯有奖罚分明了,唯有胡萝卜和大棒都用上了,三级单位才会一呼百应,指哪打哪。
发挥“枢纽”作用,在于凝聚和放大上
做好三级单位的工作,思想引导、典型示范、凝心聚力、氛围营造十分重要。简而言之,要在凝聚和放大上做好文章。凝聚,是凝聚大家的思想,鼓足大家的士气。人心齐,泰山移;心气足,士气旺。唯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果七八个三级单位五六个想法,八九个下属三五簇心思,各自为政、各自为王,这样的企业,只能是日渐衰败,最终四分五裂,什么任务也完不成。凝聚思想、鼓舞士气,要通过形势与任务教育,让大家认清形势,看到问题,找准思路,增强信心,众志成城;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与保障,让大家感受到企业的温暖,集体的强大,个人的归属,进而忠诚于企业,奉献于企业。
放大,是放大大家的优点,使正面积极的因素成为主旋律和大气候。对于先进典型,不宣传他,他只是一个先进;宣传、放大他,会影响并催生更多的先进。因此,典型是选树出来的,是提倡出来的,是推崇出来的。这种放大,包括两个层面的放大,一个层面是内部的放大,在二级公司之内、三级单位之间进行宣传交流,让一个先进,影响出多个先进;让一个单位有先进,影响出其他单位的先进。先进多了,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思想和正面作用,进而促进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另一个层面是推荐到集团总部层面的放大,这样不仅影响了更多、更大范围,而且还提升了先进的影响力和带动效益。
不难看出,二级公司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二级公司对集团总部思路理解的准不准,传递的全不全,对三级单位指导的好不好,凝聚的够不够,都对三级公司的执行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级公司失之毫厘,三级单位就会谬以千里……二级公司的“枢纽”作用,不可小觑。(大唐新能源公司 谭元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 大唐科研院:我国宏观经济和煤电
2019-01-22
- 一文看懂分散式风电开发难点及
2019-01-12
- 吐槽!那些年,所经历的电厂惊心动
2018-05-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