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九江发电厂:活力课堂 党建领航
在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五五”战略,推进“双提升”工作中,国电九江发电厂首个党支部培训站——热控分部技能培训站应运而生。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基层党支部技能培训站,它正是找准党建和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点和关键点,破解两者无缝衔接的密码,借载体升级打造特色实践培训基地,架起了一座支部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真正实现了党建引领、技术扬帆、员工成长的欣欣向荣局面。
整合筹建 立足实战
近年来,为适应该厂检修现场的需要,热控党支部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支委为龙头,以党员为骨干,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支部技能培训站,攻克生产现场的各种疑难杂症,为企业盈利创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切都在摸索中。现成的设备没有,他们就利用退役关停机组拆除的、修旧利废的、及班组淘汰的仪器仪表进行整合;老师没有,他们就从各个班组精挑细选技术能手和岗位明星,让他们对maxDNA的逻辑组态、图形画面、PLC应用,ifix组态应用等内容进行系统授课;组织机构没有,他们就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总站长,支部委员、先进党员为各分站站长的管理团队,制定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同时建立了员工个人培训档案,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从奖金考核激励机制上保证培训站的正常有序运作。
“我们这个站就是要以注重实战技能提升为立足点,引导、鼓励职工钻研技术,走岗位学习、成才发展道路。”检修部党总支书记刘柏林在热控支部培训站成立之初掷地有声的说道。
刻苦钻研 攻克难关
能不能把培训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能不能把热工仪表合格率、热工自动和保护投入率提高到一流标准,使机组设备故障时间大大减少,自动化运行水平大幅提高,减少开停机操作时间……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培训站一直在思考摸索要攻克的难题。
在攻克这些技术难关的道路上,该站的女博士肖丽可谓功不可没。自技能培训站建成以后,肖丽就想着如何利用自己的专长为企业创新创效,她将目光主攻方向放在了DCS自动控制上,通过仿真操作和培训、模拟实验等手段,先后自主解决了节能改造、I/O卡件增减、逻辑修改完善、操作系统升级改造、网络提速以及用普通兼容机替换专用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等工作难题,为企业节约请日立专家每天2.7万元的昂贵费用。同时站里的其他党员们也特别注重课题的专项攻关,使成果能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助推剂。
“党员在支部是一面旗帜,以旗帜为引领,打造一支拼搏、奉献、进取、创新的优秀基层人才队伍,推动企业的提质增效发展,这是创立基层党支部技能培训最重要的目的。”热控党支部技能培训站总教官刘天纯说道。
导师带徒 促进成长
导师带徒传帮授是该厂的优良传统,培训站建成后创新传帮授思维,挑选不同岗位和专业的技术专家、技能出众者轮流给新员工当师傅,让年轻员工尽可能多地学习不同专业技术,全面提升技能水平。跨部门结对帮扶同样也是该站引进的另一大特色,每周组织技术好、爱钻研员工与厂家和其他部门技术拔尖人才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深层次的技术传授和交流,产生头脑风暴,促进更多的潜力专家脱颖而出。
在一届又一届导师传帮带的倾囊相授中,员工的技能水平实现了全面提高。尤其是从锁江楼电厂转岗分流过来的高修润同志在培训站听得认真,记得很多,在现场消缺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赶忙请教自己的师傅。高修润的师傅王忠萍,是培训站选拔的“设备护航之星”,一直就是个技术出色、责任心重、为人热心的老同志。他们师徒俩常常为了一个小问题,写了一张又一张纸,画了一幅又一幅图,就是在这样工作、学习环境中,他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现在已成为独挡一面的技术多面手。同时该站还涌现出获得国家专利技术的员工高利斌、获得全国热工技能大赛第二名的员工肖丽等一批技术能手。
“有了这样的沟通交流平台,我们的年轻人还怕没有地方学技术和本领吗?”已在热控分部实习了一年的新员工李卓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感恩技能培训站对自己专业技术成长的帮助。
基层党支部的技能培训站不仅有利于发挥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效应,还能激发员工学本领、钻技术、攻难关的热情,疏通员工快速成长的通道,在国电九江发电厂首个党支部技能培训站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下,其他各党支部众多培训站和工作室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正逐渐成为企业开辟科技创新、岗位成才重要基地。( 张宁 朱晶晶)
- 国电九江发电公司举办庆祝改革
2018-09-29
- 九江发电厂举办庆“三八”团
2018-03-09
- 九江发电厂举办团体趣味活动
2018-02-24
- 九江发电厂利用主题党日组织
2017-10-13
- 九江发电厂团委开展“青春喜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