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营销服务 > 正文

“只要大伙儿过上好日子,我吃点苦不怕”

  2021-08-28 09:56:39    来源:国家电网报 张卫红 张露莹
A- A+
电力18讯:

  驻村第一书记小档案

  姓名:刘月伦

  单位:河北饶阳县供电公司

  帮扶地点:河北省武强县豆村镇豆村

  帮扶时间:2018年5月至今

  工作亮点:引入高粱种植,改善了过去土质不理想导致传统农作物产量低的状况;充分发挥农户的特长,带动建起畜禽养殖场;带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8月11日一早,河北省武强县豆村镇豆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月伦来到脱贫户郭小友家的养鸡场,了解鸡的产蛋率和订单完成情况。

  豆村人均耕地不足1.5亩。2018年以前,该村172户村民中有贫困户119户,贫困发生率为73%。2018年5月,曾在武强县供电公司工作过的刘月伦被现单位饶阳县供电公司派到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找门路、想办法,推动村里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2019年10月,豆村整村脱贫,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如今,刘月伦仍留在村里,带着大家共同朝着乡村振兴目标前进。

  积极找出路,向贫瘠的土地要效益

  2018年5月份,刘月伦刚上任就开始调研,着手从土地里找致富门路。

  村民郭全福年近八旬。他家曾是村里重点帮扶的贫困户。2018年6月,在刘月伦的一次走访中,郭全福反映:“咱村的地多是旱地,浇水就像过筛子,存不住。麦子、玉米亩产都不高。”这对刘月伦触动很深。后来,他跑到县农业局请教专家。专家给出方向——种植耐旱、高产的高粱。刘月伦向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争取来3万元扶贫款,给村里买来电力灌溉设备。

  技术和灌溉设备都有了,豆村村民陆续种了300多亩高粱。刘月伦又开始琢磨高粱产出后的销路。2020年3月,在县里一位农业专家的介绍下,他和村支两委委员来到邻县的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经过沟通,豆村村委会与农业园签订了合作协议。产业园每年以合同上的保护价收购豆村农户500亩地产的高粱。

  2020年秋天,豆村的高粱大丰收。看着高粱装上货车,郭全福说:“俺和土地打了60多年交道了,没想过一亩地一年挣3000块钱。这回真是地里刨出了‘金豆子’。”如今,豆村有93户农户与农业园签订了收购合同,村里高粱种植面积发展到1300亩。

  因户施策,带出家禽养殖能手

  种地是庄稼人的基本营生,但患病、年迈的农户往往因为劳动能力不足而致贫。

  郭小友家5口人中有3口人患病,一个小孙女在上初中,只有儿媳何延红有劳动能力。看着儿媳一人操劳,郭小友过意不去,带着病养了十几只土鸡。

  2018年6月,刘月伦第一次到郭小友家走访。看到他散养土鸡,刘月伦说:“我了解到你养鸡有年头了,也算有经验,没想过建个养鸡场?”郭小友说:“好是好,可家里没钱,难啊。”9月份,刘月伦再次登门,还带来了申请的2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多次思想工作做下来,郭小友拍了板。

  没过几天,刘月伦就带着驻村工作队队员帮着郭小友在屋后圈了半亩地,还送来500多只柴鸡苗。知道郭小友家缺劳动力,刘月伦带着队员们隔三差五上门帮忙。2019年2月,郭小友家的养鸡场收了第一批鸡蛋,卖给了县城的一家超市。他拿到第一笔共2700元的销售款。

  有了成功经验,刘月伦又申请来100万元扶贫贷款,动员村里23户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办起养鸡场,解决了81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一年的时间,养殖户们户均收益达到了10万元。

  2020年1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豆村的鸡蛋等农产品滞销了。刘月伦便和工作队队员在“学习强国”APP的“家乡好货、我来代言”栏目直播带货。10天里,养殖户们收到了来自湖南等4省11市的多笔订单,累计成交额20余万元。

  为了稳定线下销售渠道,刘月伦联系衡水、武强县等5家供电公司。5家单位陆续跟豆村签订了鸡蛋采购合同,加上之前6家超市与养殖户签订的收购合同,养殖户们的收入越来越有保障。

  何延红说:“以前,我得照顾一家老小,孩子上学都是问题。现在,养鸡场办起来了,我家一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以后可以供妮儿上大学了。”

  完善基础设施,让豆村美起来

  2019年10月,豆村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较上年增长130%。此时,刘月伦开始盘算着实现他刚到村里时的心愿——让村子美起来。

  2019年以前,村民们一门心思脱贫,没人在意环境。村里垃圾乱堆,一到夜晚漆黑一片,部分房屋年久失修,村道也坑洼不平。

  扶贫工作初见成效,村集体有钱了,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刘月伦便着手改善村容村貌。他给村里装上太阳能路灯,硬化了街道路面,在村道两旁种了花,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还实施了旱厕改造。晚上,村民遛弯儿亮堂了,跳广场舞的人也多了。大家慢慢地养成了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刘书记帮着大家修缮了老宅,村子更好看了。”村民郭永其说。在调研中,刘月伦发现有些村民的旧宅保留着北方传统建筑的特色,便统一修缮、美化这些旧宅的房檐、围墙、门楼等,建起了豆村美丽庭院一条街。配合传统民居改造,刘月伦还在村里建起文化长廊。

  “所有建设工作,大家都大力支持。拓宽街道碍着谁家墙头的土坡,只要刘书记一句话,我们都无条件拆除。”因为桩基问题曾跟村委会争执了20年的村民郭小二说。他家脱贫后盖起了新房。有村民调侃他这次怎么态度变了,郭小二却郑重地说:“人家刘书记干的事自己不沾一点儿光,都是为咱村好,咱不能昧着良心挡了道。”2020年,豆村被镇政府评为村容村貌模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点。

  刘月伦家在武强县县城,离豆村只有6千米。但驻村三年多来,他没回过几次家。有人问他会不会想家,刘月伦答:“说不想是假的,但只要大伙儿过上好日子,我不回家、吃点苦不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关于“电力费控”对用户们的答

2018-05-07

热点排行
  • · 兴安供电公司稽查监控中心投入运营 提高营销业务管控
  • · 一个95598客服的亲身经历!遇见了这么多奇葩事!
  • · 河北省电力公司46个上划县完成“大营销”系统割接
  • · 95598业务首次实现跨省集中运营 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两全三化”供电服务平台
  • · 张家口供电公司开展集中营业普查
  • · 国网公司第一批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建成投运 可在线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测
  • · 江苏广电“云媒体”电视电力营业厅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 · 厦门电业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上线
  • · 阳光服务 情暖万家――江苏省电力公司开展主题服务日纪实
  • · “疆电外送”签订百亿千瓦时大单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