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力让高原人民收获幸福感
| ||||
“态度好,速度快,环境优。”自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八大服务工程行动计划,出台实施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十项服务举措后,这些词汇便成为了用电客户满意度评价的高频热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供电服务满意率99.68%,同比增长0.39个百分点;业务投诉较2017年下半年减少406件,同比下降28.43个百分点。 主动服务新能源并网 仲夏的青藏高原艳阳高照,风光明媚,位于同仁县保安镇赛家村的20兆瓦凯越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供电员工正在向项目经理姚伟介绍电站接网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这已经是该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供电员工第四次主动上门服务。“一趟供电公司都没跑,就在手机上按了几个键,电站接网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就这样轻易办成了。”看着忙前忙后验收指导的供电员工,姚伟一直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青海地域广袤,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特别是太阳能可开发技术储量达30亿千瓦。为助力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国网青海电力积极服务新能源场站建设并网,并将其列为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服务举措的首条内容,免费为新能源场站设计系统接入方案,开辟业扩报装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支撑,多措并举服务新能源场站早建成、早投产、早收益。上半年,该公司服务新能源并网项目739项,容量1374兆瓦,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729项,容量9.238兆瓦,电站并网手续办理时间同比提升6.5%。 电力直接交易释放红利 “电力直接交易这个主意真好,这个月我们行的电费减少了2000多元。”农业银行玛多县支行副行长永旦尖措手持电费发票高兴地说。 配合青海“绿电9日”实施,6月份,在国网青海电力的积极撮合下,海南州4家新能源发电企业与三江源地区清洁取暖项目通过电力交易平台进行直接交易,藏区百姓在共享清洁能源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优质供电服务带来的好处。 “‘绿电9日’前后,新能源企业与清洁取暖项目直接交易电量340.57万千瓦时,清洁取暖客户因让利节约用电成本10.22万元。”国网青海电力营销部主任展杰介绍,为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国网青海电力还积极组织省内大工业客户与新能源企业进行电力直接交易,上半年,共成交电量38.74亿千瓦时,惠及用电客户51家,累计节约用电成本1.87亿元。 为尽可能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客户,国网青海电力还于今年6月起,正式减免客户供电方案变更费、用电业务变更费、复电费、移表费等8项费用。“按照往年平均业务量测算,通过减免部分业务变更手续费用,每年可让利客户40余万元。”展洁介绍道。 双语服务办电更贴心 “以前办理用电业务语言不通,需要找懂汉语的人来帮忙,现在供电公司派懂藏语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来服务,真是太贴心了。”56岁的藏族老人扎西感慨道。 青海省藏区占比95%以上,藏族人口近15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4.4%。绝大多数藏区同胞日常用语均为其母语(藏语),语言不通成为藏区群众办理用电业务的最大障碍。 为主动服务客户需求,国网青海电力创新推出差异化“一站式”特色服务模式。目前,藏区各供电营业厅均设立了办电流程双语公示、交费终端双语提示、电费发票双语开具等业务。此外,为提升藏区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和能力,该公司开设藏汉双语培训班,安排熟练藏语的员工担任台区经理,为藏区群众答疑解惑、便利办电。 差异服务、精准对接,让藏区百姓的用电满意度直线上升。今年上半年,国网青海电力藏语坐席代表共受理用电咨询、报修等业务31150起。“我们在已设立安多语系服务的基础上,增设了几名康巴语系坐席代表,努力做到沟通更顺畅、服务更精准。”国网青海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曹 介绍道。 |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关于“电力费控”对用户们的答
2018-05-07
- · 兴安供电公司稽查监控中心投入运营 提高营销业务管控
- · 95598业务首次实现跨省集中运营 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两全三化”供电服务平台
- · 河北省电力公司46个上划县完成“大营销”系统割接
- · 国网公司第一批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建成投运 可在线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测
- · 解读国网公司全方位国际化发展道路
- · 山西省电力公司试点推行农村无现金交费
- · 江苏广电“云媒体”电视电力营业厅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 · 厦门电业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上线
- · 深化精益管理 提升供电服务品质――杭州市电力局探索建立分级管控体系侧记
- · 蒙东电力公司95598业务全面实现省级集约 电话人工接听率提升2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