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营销服务 > 正文

幸福满满龙藏乡

  2018-05-29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幸福满满龙藏乡

  2017年,青海海南供电公司投资1.13亿元,高效推进47个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龙藏乡顺势搭上电网建设的快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夏季的青南高原,白色的云朵随风飘展;一望无际的草地与蓝天间,电力银线交织相汇,为服务乡村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动力。

  村民增收动力足

  5月28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在龙藏乡桑什斗村秀宝家的餐馆内。老板秀宝正忙着记录客人点下的菜单。他随后穿过走廊直奔厨房,将烹饪好的菜品分送到各个餐桌上。“两个电灶、两台抽油烟机再加上保鲜柜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运行都不会跳闸。餐馆每天至少营业8小时,6张餐桌日日爆满,每月收入最少3000元。”忙碌间隙,秀宝笑说着餐馆的生意,一脸幸福。

  桑什斗村距离兴海县城110千米,平均海拔3500米,共有300户村民。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不少村民开起了餐馆、面食加工作坊等,走上了创业路。但因电网架设年限久、供电半径长、导线线径小,电压低成了阻碍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到用电高峰时段就跳闸,村里商铺只能轮流营业。由于餐馆经营时间大多在白天,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歇工了。”提起以往村内低电压情况,秀宝无奈地说。桑什斗村有10余户村民经营餐馆,这些村民最盼望的就是能用上充足的电能。

  为了解决桑什斗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2017年5月,海南供电公司投资270.16万元,为桑什斗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新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14.84千米,新增3台总容量为350千伏安的变压器,将动力电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彻底解决了桑什斗村配变超负荷和低电压问题。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用电高峰期停电了,不仅个体商户不用再排队营业,连废弃多年的汽车修理厂也重新开张且扩大了规模。此外,村内食品加工、餐饮住宿等样样俱全,村民们收入实现了月平均增长600元。”桑什斗村二社社长才共太难掩心中喜悦。

  汽修厂的生意火了

  “以前不能用的大功率设备,现在同时使用也不会停电,还可以同时给多辆汽车实行钣金抛光,效率比以前高出不少,真多亏了供电公司啊!”5月28日清晨,龙藏乡纳洞村的阳光汽车修理厂机器轰鸣,老板肉太增打开电脑智能调漆设备,一边调漆,一边说着修理厂的效益。

  2017年5月,海南供电公司投资1099.66万元,为纳洞村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新建10千伏线路29.16千米、0.4千伏线路48.78千米,组立电杆1015基,新增12台总容量为600千伏安变压器,满足了村民的用电需求。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我们结合村级电网基础数据,统筹编制‘一村一规’电网规划,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电的基础上,扩大农网改造范围,进一步优化农村供电环境。”兴海县供电公司生产经理牛海滨说。

  2017年9月,在村民们的翘首期盼中,为期5个月的10千伏兴一路纳洞村高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改造工程全面完工。看着崭新的电杆立到家门口,肉太增向供电公司提交了接通动力电申请,为修理厂引进了智能钣金抛光机、四轮定位仪等多台大功率机械设备。他的汽车修理厂生意从此开始红火起来。

  “电足后,我的修理厂新配备了许多用电设备,业务增加了不少,每月收入5000元,是以前的两倍。”肉太增说,“我正准备再添置专业电加热烤漆房设备,再建个洗车房,实现汽车修理美容一条龙服务,到时候村民修车再也不用往县城跑了。”

  畜牧养殖前景好

  乘车从兴海县城出发,穿过壮美的牛对沟峡谷,前行4小时,便可到达龙藏乡赛日巴村。这里风景如画,蓝天白云下,陡峭的山壁形态万千;山谷中,一涧清溪蜿蜒流转。

  近两年,赛日巴村实施“产业到户”扶贫政策,鼓励村民集体发展牦牛养殖和牛奶加工。这个昔日有名的贫困村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现在扶持政策多,电力供应足,只要我们自己勤快肯干,不愁没有好光景。”5月21日,赛日巴村村北的丰稔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内,社员们正全心地投入工作。

  8时,合作社负责人角科走进饲料加工车间,将料草倒入粉碎机里。料草经过搅拌机、上料器、制粒机多个设备后,成品饲料不断流出。“牛奶的杀菌程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料草粉碎、研磨、搅拌等一系列工序也采用机械设备完成,大幅节省了人力物力,避免了人力加工产生的颗粒不均、搅拌不匀等问题。”合作社的机械化运营让角科十分满意。

  两年前,赛日巴村电压低,只能满足村民照明和最基本的生活用电需求,村民想使用大功率设备只能等到深夜,既扰民又不方便。

  为了满足赛日巴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2017年5月,海南供电公司将该村纳入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计划,经现场勘查、设计,赛日巴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我们为该村新建高低压线路650米,组立电杆13基,还更换了接户线和表箱。”牛海滨说。

  工程完工后,合作社顺利接通了动力电,引进了多台大功率机械设备,在养殖牦牛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曲拉、糌粑等畜产品制作和销售。“村里电够用,合作社生产运营实现了机械化,产量不断飙升,订单增加了不少,还与多家外地企业签订了合同。如今,工人不仅每月有1500元的工资,还能在年底拿到5000元的入股分红。”角科一脸笑意地说着,心里充满了幸福。

  用电有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就有了动力,如今村里外出务工的人陆续返乡创业,村民收入大幅上涨,是农网改造给我们提供了不竭动力。

  ――龙藏乡书记 万玛更藏

  

  只要遇到用电难题,一个电话就会有供电员工上门解决,村民们用电不再有后顾之忧。

  ――龙藏乡桑什斗村二社社长 才共太

  

  农网改造为我们致富提供了动力,创业不用为电发愁了,剩下的就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龙藏乡赛日巴村村民 角科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关于“电力费控”对用户们的答

2018-05-07

热点排行
  • · 兴安供电公司稽查监控中心投入运营 提高营销业务管控
  • · 95598业务首次实现跨省集中运营 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两全三化”供电服务平台
  • · 河北省电力公司46个上划县完成“大营销”系统割接
  • · 国网公司第一批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建成投运 可在线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测
  • · 解读国网公司全方位国际化发展道路
  • · 山西省电力公司试点推行农村无现金交费
  • · 江苏广电“云媒体”电视电力营业厅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 · 厦门电业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上线
  • · 深化精益管理 提升供电服务品质――杭州市电力局探索建立分级管控体系侧记
  • · 蒙东电力公司95598业务全面实现省级集约 电话人工接听率提升20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