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营销服务 > 正文

加拉嘎村的美丽变迁

  2018-05-0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根河供电公司员工检查、巡视线路、设备。 赵文杰 摄

  

  “青青山,清清河,加拉嘎有电的日子真快活。建新村,迎游客,乡村新容新貌谱新歌。”4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加拉嘎村的沃野田畴,生机勃发,万物复苏,走进其中宛如置身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可谁也想不到,4年前的加拉嘎村,是远近闻名的无电村,这支加拉嘎村村民自编的歌谣,唱出了加拉嘎村通电4年后的巨大变化。

  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加拉嘎村,以种植油菜、小麦为主。40多年来,加拉嘎村最大的“心病”就是没有常用电。由于林地征用的难题,他们一直靠柴油机发电,尤其是每年春耕、秋收用电需求都特别大。没有常用电成为压在村民心上的一块巨石,他们时时刻刻都盼望着能够用上国家电网公司的电。

  2013年10月,一场为加拉嘎村通电的攻坚战终于在蒙东根河供电公司供区全面展开。2014年9月,根河供电公司为加拉嘎村通电工作进入尾声。该项工程总投资1230万元,架设10千伏线路65.3千米、0.4千伏线路10.5千米,组立杆塔1182基,配置配电变压器9台。这串数字背后,是昔日的无电户盼电多年后美梦成真的笑脸,是昔日的无电村注入充足电能后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昔日的无电村用上电已经4年,村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村民的日子过得如何,这成了惦记着当地发展的人们最为牵肠挂肚的事。

  脱贫致富电铺路

  “这几年,我家搞粮食种植、加工,年收入达50多万元,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跟我家差不多。”刚走进村里,产粮大户李兴安便打开了话匣子。

  李兴安介绍说,加拉嘎村筹建于文革期间。40多年间,这里一直没有电。过去村民们因为没有电,日子过得很清苦,许多人家穷得叮当响。2014年,村里通了电,从此全村走上脱贫致富路。

  如今加拉嘎地区粮食种植加工专业户就有25家,月加工2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就有5家。全村已经形成了畜牧养殖、粮食深加工产业链。而这些产业的兴起主要依靠电力助推。

  李兴安向我们述说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2017年9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一阵巨雷响过之后,粮食加工储备间一片漆黑。当时粮食烘干设备正在工作,如不及时处理,大批的粮食就有发霉腐烂的危险,李兴安心急如焚。他记得自己打电话报修的时间虽然是凌晨,但很快根河供电公司好里堡供电所的员工就来了。他们从变电站出线开始,逐段线路、逐基电杆进行排查。直到第二天早上6时故障点终于被排查到,并在最短的时间重新恢复了供电。当李兴安走上前来感谢供电所的抢修人员时,他们有的已经疲惫地躺在房头的空地上进入了梦乡,有的正用开水冲泡着方便面。李兴安动情地说:“那一幕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电力有了保障,供电可靠性更高,后期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设备也不受制约了。”看着上门服务的好里堡供电所所长侯铁成一行,李兴安竖起了大拇指:“服务至上、上门服务,真正地解企业所急所需。”

  筑巢留凤电为媒

  加拉嘎村未通电前,村里的年轻人不甘于土里刨食纷纷外出打工,加拉嘎村成了名符其实的“留守村”。现如今走近加拉嘎村,新修的水泥路在乡间蜿蜒,一排排新农房整洁有序。到了这里,你很难想象这里在4年前曾经是一个无电村。2014年年末通电后,许多年轻人纷纷带着技术和资金回乡创业。谈起这些,乡亲们由衷地说根河供电公司是筑巢留凤的“大媒人”。

  来到民营企业家孙国才创建的加拉嘎架子山粮食加工厂,刚刚结束与客商通话的孙国才满脸笑容地对我们说:“刚才是位海拉尔的客商打电话,他已经把50万现金汇到我的账上了。”电充足了,孙国才扩大规模的梦想实现了。但是,最令他高兴的是农业扶贫优惠电价的好政策。去年实施的惠农新政,让这个年用电10万多千瓦时的加工厂,每年节约4万多元的电费。今年,他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增加了许多新型农用设备,预计年底不仅产量翻番、效益更要翻番。

  孙国才在交谈中告诉我们,过去村里穷,自己只好到广州去打工。加拉嘎村有了电以后,才用打工赚来的钱回村办起了这个粮食加工厂。现在自己生产的油菜已经远销到浙江、广东一带。孙国才的事,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触动了在外打工人们的心,不少人有了放弃在外打拼,转而回乡创业的念头。

  在加拉嘎村像孙国才这样回乡创业的人有很多,他们从事粮食加工、畜牧业养殖、机械制造加工等工作。当我们问及用电故障抢修事宜时,这些业主满脸惊讶地说:“抢修?少得很。在用电上有什么困难时,供电所的人员总是随叫随到,贴心服务,让人沉得下心来创业。根河供电公司已经把服务做在了前面。”

  文明乡风电添彩

  加拉嘎的村头有一幅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规划图,不时吸引着过往人们的目光。行走在村里8米多宽的水泥路上,呼吸着乡村的新鲜空气,两旁井然有序的路灯,仿佛是一队队挺立的哨兵。这成了加拉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里的张淑花是个闲不住的女人,孩子在外打工,留下两个可爱又顽皮的孙子让她带。张淑花感慨地说:“原先村里没有电,就算买了手机也是个负担。每次给手机充电,都得赶早到40多千米外的村子去,找个熟识的人家,充半天的时间,然后再急急忙忙地赶回来。过去用煤油灯照亮,吃粮食用磨子推。用上电后方便多了,粉碎豆饼、洗衣服、煮饭,哪样都得用电,饭后还可以安安心心地看电视,了解国家大事。”

  在当地村民的房前屋后,不时会看到墙角处废弃的粉碎粮食的石磨。石磨浑身长满了青苔,就像一件绿色的外衣,包裹着它曾经占据村民生活中一席之地的“荣耀”。近年来,石磨见证了加拉嘎村的美丽变迁。

  面对这片朴素的土地,我们不禁畅想:美丽乡村,何以美丽,以何美丽?近年来,根河供电公司有序推进“小康电”建设和低电压台区改造,助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大山里的乡亲们很快将会用上更加安全、优质、清洁的电能。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关于“电力费控”对用户们的答

2018-05-07

热点排行
  • · 兴安供电公司稽查监控中心投入运营 提高营销业务管控
  • · 95598业务首次实现跨省集中运营 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两全三化”供电服务平台
  • · 河北省电力公司46个上划县完成“大营销”系统割接
  • · 国网公司第一批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建成投运 可在线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测
  • · 解读国网公司全方位国际化发展道路
  • · 山西省电力公司试点推行农村无现金交费
  • · 江苏广电“云媒体”电视电力营业厅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 · 厦门电业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上线
  • · 深化精益管理 提升供电服务品质――杭州市电力局探索建立分级管控体系侧记
  • · 蒙东电力公司95598业务全面实现省级集约 电话人工接听率提升20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