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社会责任 > 正文

海西供电"结对共建+精准扶贫"助力振兴

  2018-04-2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震鹏 报道 “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让我脱贫致富信心十足。”4月2日,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富源村村民马占鸿站在新建的鸡舍前,指着满院子撒欢的小鸡儿,“这不,刚从北京看病回来,就买了1000只小鸡儿。”

  联点共建 按期实现脱贫  

  3月27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在富源村组织开展了一期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两位特殊的脱贫户讲述各自的“创业史”与“致富经”,并将最新扶贫精神及相关扶贫政策传递给每一个贫困户,进一步巩固提升扶贫攻坚成效。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站在台上讲述着自己的致富经。”2年前,马占鸿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自己视力有残疾,妻子又身患重病,常年卧床不起,还有一个智障的女儿。外出打工离不开,想搞养殖,没有资金,又怕赔本。”

  2016年,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与富源村结成帮扶对子,建立联点共建村第一书记常态对接沟通机制。同年8月,与村民马占鸿、马启军结成帮扶对子,并根据其自身脱贫想法,筹集4万元创业资金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

  “在供电公司的帮扶下,去年我们家养了4个品种800只鸡,还有8只羊呢。收入达到了10000元,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马占鸿高兴地说。

  和马占鸿一样,富源村贫困户马启军也是个残疾人,依靠创业资金发展养羊产业,如今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成了当地十里八乡脱贫致富的典型。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说,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把贫困群众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步共振,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筹集资金12万元用于教育救助、村级产业扶持、大病救助、养殖启动周转等,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需,增加获得感,激励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决心。

  “要不是获得了教育资助,真不知道女儿现在是在校园还是在外地打工……”村民马应花感慨地说。去年,女儿如愿考上了大学,而大学一年的学费、书费、生活费要1.5万元,对于这个贫困家庭而言是个天文数字。就在马应花一筹莫展时,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员工伸出援手,为她提供了1万元的教育帮扶资金,圆了女儿的大学梦。

  “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改变他们的重要途径。如果不伸出援手,孩子就会无书可读,贫困也可能会延续下去。”富源村第一书记王金海说。

  农网改造 产业发展有保障

  四月的富源村,初春嫩芽吐新绿,春风轻拂杨柳枝。村民马成海忙着平整土地,栽植、修剪枸杞苗。

  “以前,想致富没路子,外出打工还动辄受骗。现在,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创业,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人也越来越忙。”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激励下,马成海返乡开始创业,种植了8亩枸杞地。“电足了,浇灌、烘干,开关一按就直接搞定,村里还设有电商服务中心,也不用担心枸杞卖不出去了。”

  富源村原先叫门源村,村民都是从青海省门源县搬迁过来的,是格尔木市重点扶贫村。全村1050人,主要经济收入以小麦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

  “从宝贵的土地上着眼,从农业入手,把撂荒地种起来,把低产田改造、种成高产田,种好农田增产增收,让农民富起来,这是最现实可行的首要选择。”王金海说,村委会积极争取各类涉农项目支持,指导帮助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引导农民扩大规模,增加收入。

  村办企业的兴起和农牧业现代化的普及,用电负荷不断攀升。村里的供电线路10千伏渔十路是个三分段单联络线路,2015年线路最大负载率为33.4%。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为村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047千米,0.4千伏架空线路2.46千米,同杆架设0.4千伏线路0.346千米;新增1台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改造下户88户。建设好的网架和改造后的设备30年内不大拆大换。

  “有了充足的电,村里的合作社把枸杞煤烘干改成了电烘干,温度控制更稳定,枸杞品质也就更好了。”王金海说,如今的富源村枸杞种植面积834亩,奶牛养殖上百头,产值达1695万元。

  “线路改造后,我家新建的鸡舍4平方毫米的导线也改成了10平方的。这么一弄,就是再添千百只鸡,电都够用了。”马占鸿说。

  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道路两旁整洁有序的新绝缘导线替代了以前杂乱的旧线路,150盏太阳能路灯遍布全村各个角落。富源村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多元化、绿色化的创新之路,年人均收入由4年前的4300元,增长至12000多元。

  脱贫攻坚工作事关百姓福祉,供电公司从实际出发,突出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力度,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变“输血”为“造血”,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格尔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天晓

  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的发展离不开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从有电到用好电,电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富源村第一书王金海

  供电公司是真扶贫、扶真贫,情系百姓,扶贫帮困,为贫困群众办了大好事、大实事。

  ――村民马占鸿

周小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李根的扶贫故事
  • · 江西吉安公司: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 · 那山 那人 那些事——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纪实
  • · 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实施危房改造通电工作 推进巴南脱贫攻坚
  • · 黑龙江齐齐哈尔公司:东西帮扶“帮”出实效
  • · 蒙东赤峰公司:党员服务队情暖留守家庭
  • · 以真情实干回应群众期盼 以责任担当书写脱贫答卷——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硕果累累
  • · 广西隆林供电局:让贫困村“电力十足”
  • · 灯更亮了 心更爽了——江门新会供电局志愿者服务低保户
  • · 山东莘县供电公司“双联共建”助力精准扶贫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