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供电公司扶贫攻坚纪实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夏占民 翟晓陆 报道 “俺活了大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村里会有今天这样的变化,这多亏了供电公司的帮扶,潘庄村奔小康有望了。”4月14日,面对笔者的采访,河南临颍县三家店镇潘庄村老党员宋群堂激动地说。
2015年8月,临颍县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潘庄村第一书记,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同时做好坚强后盾,使潘庄村短短两年多时间发生巨变,土路变成水泥路,危房翻新成新房,71户困难户实现脱贫,新建成的文化广场欢声笑语,群众脸上挂满笑容,先后被漯河市选派办、漯河市委授予后盾之星、结对共建先进单位,荣获全省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夯实基础奔小康
“以前村里垃圾满地,污水横流,道路坑洼不好走,亲戚们都不愿意来,自打供电公司帮扶后,村里整个大变样,这样的生活环境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宋子军告诉笔者。
潘庄村属省级贫困村,全村235户中有81户贫困户,村子整体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道不好走,电不好使,加上个别村民素质差,外面的业主不愿意进来,这都严重制约了村里的产业发展。
临颍县公司全力支持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协助潘庄村编制出了分期分批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为村里高标准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新建了6个台区,架设了 1千多米高压线路,敷设了17.05千米低压电缆,把全村66眼机井全部通上了电,受益农田1350亩,满足了村生产及村民生活10年之内的用电需求,为村辣椒、无籽石榴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备足了后劲。同时,先后争取资金109万元,完成村内6条道路2500米路面的硬化,新装路灯40盏,修起了1200余米的路边花池,设立了50多幅文化墙,添置了40多个垃圾桶,种上了1100余棵白蜡树和梨树,新建了63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180平米的露天舞台和2275平米的文化广场,还把街道两旁的房屋墙壁统一罩白亮化,拓展了综合服务功能,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潘庄村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脱贫致富信心。
结对帮扶暖民心
“这些年,供电公司一直记挂着俺,不光送钱送物,还给修危房、整院子,没想到俺到了这岁数还能过上这享福的日子!”村里80多岁的特困户宋狗卯老人说。
临颍县公司把结对帮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积极发挥后盾作用,公司党政负责人先后20多次到潘庄村走访调研,帮助潘庄村定规划,理思路,鼓干劲,转观念,聚合力,使原先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综合实绩考评位列全镇第一,荣获特等奖,为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利用春节、七一、重阳、扶贫日等节日,对村里老党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户等困难群体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大米、油、电风扇、棉被、文具等物资和慰问金。还对部分困难群众进行“一对一”帮扶,组织党员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协调4万余元资金对村里6户困难户的危房进行改造,争取上级支持对全村12户贫困户实施改院、改厕、改照明等“六改一增”项目,帮助7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同时,选派技术精湛的员工当好村日常用电工作的“电管家”,及时解决用电难题,温暖了贫困户的心。
产业扶贫拔穷根
“去年,俺种的葡萄挂果4亩,卖了4万多块钱,今年12亩葡萄全部挂果,估计能收入10来万呢!”站在自家的葡萄园里,村民潘现吾喜滋滋地说。
临颍县公司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同步进行,积极扶持潘庄村发展村级主导产业,与村两委一道,先后推出无籽石榴、优质葡萄种植,辣椒收购外销、冷库储存、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项目。还根据潘庄村的土质情况,鼓励村民发展辣椒套种等规模种植,带动贫困户增收。同时,多方争取到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50万元,准备建一个占地8亩的脱水蔬菜加工车间、标准化制衣车间,把就业机会送到贫困户家门口,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目前该项目正在加紧开展土地整合工作。当前,投资200多万元的乌江沟潘庄河段治理项目即将开工,已完成区域内树木的砍伐等前期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三家店镇党委的大规划格局,拟与外地合作建设孔雀生态园、假花制作、彩色农田种植等项目,以产业促进老百姓致富,争取年底前让潘庄村摘下贫困帽,让群众过上更加红火、幸福的好日子。”谈及以后的扶贫打算,潘庄村第一书记俎兆杰信心十足。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