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市耀州供电公司扶贫工作纪实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同利 李卫宁 报道 “现在什么事情都有人帮忙,只要一个电话电力局驻村扶贫工作组就会派人联系协调解决,可省心啦真的太感谢他们了!”11月27日,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前槽村韩家河三组55岁的脱贫户余昌前微笑着向笔者介绍说。
今年以来,按照陕西铜川铜川市耀州区“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统一部署,在小丘镇前槽村组各户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电力住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和村上干部忙碌的情景。他们走村串户深入贫困户家中、到田间地头与各村组扶贫对象进行友情对接、实地调研、促膝长谈、真心帮扶,实现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全覆盖,赢得了群众的好评,精准扶贫工作初见成效。
摸清家底精准扶贫
“立下脱贫志,实现致富梦”这不仅仅是党中央向全国发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句口号,更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非常艰辛的政治任务,需要每一个扶贫单位为之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耀州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对此认识明确,思想统一,成立了以班子成员4人和小丘供电所6人共计10人的驻村工作队,打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扶贫攻坚战。自耀州区确定小丘镇为扶贫帮扶对子后,耀州供电公司高度重视,深刻研究,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以及来安徽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斗志,同时强化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切实克服“等、靠、要”思想,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前槽村地处白瓜片区,位于小丘镇西北15公里处,土地贫瘠,七沟八梁,沟壑从横,群众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偏低,全村共有三个村民小组,人口106户,335人,现有存册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23人。2017年计划脱贫2户10人。全村耕地面积882亩,核桃1900多亩,以种植业、养殖业、核桃为主导产业。
帮扶以来,工作队认真部署,召开精准扶贫动员会,要求工作队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协助前槽村做好精准扶贫攻坚脱贫工作,定措施、定计划、定步骤,坚决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他们利用工余时间、放弃双休日分赴自己责任村结对帮扶包保户。每到一处,都和镇、村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联系对接,了解扶贫对象的资料、致贫的原因、项目扶贫效益如何、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帮扶责任人具体要干什么、能干什么等,镇、村领导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和认真的指导。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通过不同时期的亲切访谈,可以看出贫困户为工作队们做到不扰民,能放弃休息日深入到家中而感动,为工作队们不嫌弃她们脏、不怕她们 嗦能耐心倾听她们倾诉而打心眼里高兴,工作队们很快与乡亲们打成了一片,建立了友谊。通过精准摸底,多次走访了48户贫困户,在“怎么扶”上,钻研“药方子”,详细核实了每户的家庭人口、庄稼种植、人均收入、致贫的真实原因等,确定精准项目、精准措施。同时,紧紧围绕贫困户家庭现状、帮扶诉求、实施一户一策,重点是种植产业、干杂果、复合肥以及养殖业等精准措施的实施,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
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队不是在搞形式、走过场,而是他们已经进入角色,付出真情、献出真心正在努力地做着,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帮扶方式,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人扶,有人帮,有人带。工作队按照耀州区委“周四帮扶日”活动安排和耀州区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部署,有力、有序地将扶贫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采取措施助力脱贫
“说实在的,这多年电力局早就成为我们前槽村的亲戚了,帮扶以来出了很大的力,小到为贫困户购鸡苗、牛犊,大到出资修路、建光伏发电站,协调修建移民搬迁房、建设移动基站、邀请区科协、区果业局对村民实地开了种植、果树修剪技术现场培训等实实在在的事不一而足......”今年51岁的村支书柯尊朝谈起工作队的时候,用赞不绝口一点也不为过。
“你们家具体的致贫原因是什么?”、“有关扶贫的政策了解吗?”、“在扶贫队的帮扶下还有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一直奔走在扶贫第一线。
“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落下贫困村民,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驻村工作成员李卫宁介绍说。10公里、2万步.......这些数字记录了每个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每一次的工作常态,只有深入基层,与百姓打成一片,才能为扶贫工作带来成效。
按照耀州区“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统一部署”,工作队制定了《“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目标任务》,对照任务,科学安排,积极作为,筹备资金6万余元,为前槽村铺修沙石路6公里,为韩家河三组铺石子路1公里多,为骟牛坡村铺路1.2公里。“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尽管电力局给村上铺的是石子路,那也解决了大家多年因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出行难行路难的老大难问题!”年过半百的刘先锋感慨的说道。
“七一”前夕,驻村工作队对前槽村老党员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金、慰问品,让他们感到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和温暖。组织全体党员去照金红色圣地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发展新党员1名。多次和照金共产党员服务队进行工作交流,学习照金精神,对党员上了生动的党课。协调区科协、区果业局对前槽实地开了种植、果树技术现场培训,协调区文化局宣传队到前槽村进行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活跃了村民文化生活,陶冶了大家精神情操。千方百计协调区上有关部门为前槽村筹建光伏发电站1座,让村民享受其中的好处。率先完成移民新村建设任务,对41户移民搬迁进行供电线路新建入户、安装了户表计量工作。与此同时,工作队经常上门为困难群众进行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宣传,及时排查用电隐患,让困难群众感到“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
“去年春上电力局给我购了一头乳牛娃,现在已长大成老母牛了,而且怀了牛娃,等明年过完年牛娃出生后,光卖牛娃就能赚到4000多元,还别算老牛8000多的本钱。”今年脱贫户48岁的程世忠喜笑颜开,拉着他的宝贝黄牛爱不释手充满激动。
扶贫背后不言苦难
“扶贫工作说一千道一万,村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其中背后的苦和难只有干过的人知道!”陈来红这位年过半百的老队员深有感触。他说,驻村工作队在前槽村扶贫的日子里,大家没少熬夜加班,节假日在扶贫点和供电所度过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了。因为,工作队不仅仅只干扶贫帮贫单一件事,不但要干好自己在供电所抄核收工作,同时还要把扶贫工作干好,这其中的难处,可想而知。特别是从今年10月份,电费实行费控制以来,指标任务对每个管台区的责任人要求一样,电费完不成严格考核。一段时间,“扶贫、费控”都重要,真有点让人顾此失彼,难以平衡。面对困难,大家克服困难,严格按照区驻村工作要求,按时进行签到和履行请假制度,认真填写民情日记和脱贫攻坚工作日志,不厌其烦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变化大的资料,同时按照步骤积极推进驻村工作。
一是党旗领航连民心。前槽村贫困户48户,2017年计划脱贫2户,异地搬迁41户。按照干部联户走访,结对帮扶的要求,坚持实地走访贫困户41户,向全村106户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政策,重点对民主评议小组经两次公示确定2户脱贫户进行了核实走访。发放《宣传告知书》110余份,移民搬迁宣传政策80余张,脱贫攻坚惠民政策50余份。对全村106户农户实地进行了信息摸底,对48户贫困户进行了信息核实,并将《宣传告知书》、《信息摸底表》、《入户核实表》、《精准帮扶纪实资料簿》认真准确填写,同时为48户贫困户编写了家庭概览。
二是党旗领航强根基。自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与前槽村“三委”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组织“四支队伍”召开专题会议,对“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暨脱贫攻坚工作,“两学一做”教育和“十九大”精神,同时传达中省市区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使群众了解并熟悉“九种情况”、”十项铁规”、“十六条措施”内涵和“八个一批”等中省市区各项政策,对全村开展摸排走访工作,排查矛盾,及时化解邻里矛盾,有力地和谐群众之间的关系,融合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三是党旗领航聚正气。驻村工作队在走访过程中围绕建设“文明耀州”目标,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工作,让每一个村民提高了知晓率,弘扬了正气,村民喝闲酒若是生非的少了,个别村民聚众打牌赌博的恶习明显得到下降和遏制。
四是党旗领航促和谐。为实现安全管理,成立了安全巡逻队和防火抢修队及协调机构,对不安全的地方进行排查,全村无上访人员,设护林员1名,对管护区域不定期进行巡查,驻村工作队联合防火宣传员住户宣传火灾危害和防火知识,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营造了安居乐业,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
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深度贫困地区已成精准扶贫的“坚中之坚”。对于扶贫工作队来说,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没有固定模式能够复制,也没有任何捷径可以包抄。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提升服务,谋划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一方面扩大基层党组织服务面,尽可能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面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着力构建镇村一体化党建资源共享机制、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共建帮扶互助机制,努力在党员管理服务和发挥作用方面实现新突破。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