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罗供电一户一策打赢扶贫攻坚战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潘燕瑜 刘冠莹 报道 一场公益讲座把邹光村全村老少都动员了起来,昔日的革命老区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尚气息;今年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对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至此全村1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针对贫困户中的孤寡老人,不仅帮助他们脱离贫困线,更为他们添置各种生活用品,给他们舒适幸福的晚年生活……在惠州博罗供电局驻邹光村第一书记黄文斌的《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中,这一年的扶贫工作不乏亮点,把扶贫工作做到心坎里,让村民从精神到物质都富裕起来。
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带来社会新风尚
10月20日晚,昔日已经陷入沉寂的邹光村却依然灯火通明,笑语不断。原来,由帮扶单位博罗供电局和邹光村委主办的《家和万事兴》暨《环保乡村行》公益讲座在村委灯光球场举行。全村200多老少齐聚一堂,欣赏歌舞表演,聆听传统文化讲座《家和万事兴》,每户还领取了10只由博罗供电局为群众定制的陶瓷茶杯。
俗话说,扶贫先扶志,这场公益讲座中,博罗供电局专门邀请了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讲师团讲师周翠芳老师为村民讲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的相处之道,弘扬传统文化。“在老师的引导下,许多婆媳、母子把平时不敢说的话也说出来了,家人相拥,和和睦睦,以后致富奔小康都更加同心协力。”黄文斌介绍,公益讲座的效果出奇得好,村民们纷纷表示,这一天不仅是村里十几年来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最多欢声笑语的一天,家人间、邻里间都多了几分和睦与融洽。
《环保乡村行》公益宣讲环节,博罗供电局专门定制了3000只茶杯发放给村民,杯上印有“幸福博罗.美丽邹光.清洁先行”字样。“目的是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倡导村民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胶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黄文斌介绍说。
“一户一策”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一场公益讲座让昔日的革命老区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尚气息,这仅仅是博罗供电局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是全面脱贫的关键之年,有效帮扶村中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是今年扶贫工作的攻坚重点。如今,我们采用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每户1.5万元的扶贫资金已经落实到位,已经帮助这4户人家顺利脱贫。” 黄文斌言语间充满成就感。
黄文斌介绍,博罗供电局的扶贫工作在“授人以鱼”的同时,不忘“授人以渔”。落实4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户1.5万元的扶贫资金时,博罗县供电局详细分析了4户人家的实际情况,采用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村民李志宏有炒茶手艺,就帮他购买了杀青机、揉茶机,建了锅灶,帮他以制作茶叶或代加工茶叶谋生;村民傅秋萍去年已经在玩具厂就业,今年就将她的1.5万元补贴以参股的形式加入他家公的根雕加工厂,将来可以获得分红;为村民李寿生、肖来胜则买了牛、鸡、鸭等,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
“邹光村共16户贫困户,其中无劳动能力贫困户6户、五保户4户已有国家扶贫政策保障生活,2户有劳动能力者去年已脱贫,加上今年重点攻坚扶助的4户达标资金脱贫标准,可以说,致辞邹光村16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介绍这番话时,黄文斌满是振奋!
安居高配置给孤寡老人幸福晚年
在邹光村采访期间,黄文斌专门探望了两户特殊的贫困户――张亚梅、李丙福。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虽然是贫困户,但家中“配置”却不低:张亚梅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饭煲、热水器等家电一应俱全,李丙福家同样是崭新的彩电、沙发、环保炉灶引人注意。“这些都是我们给老人最新添置的。”看着老人家舒适的居家环境,黄文斌满脸笑意地介绍。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就在去年两户贫困老人还住着村里最破旧的土坯房,居住安全都无法保证。在贫困户危房改造中,他们又无法自筹启动资金,博罗供电局就为这两户先垫了付建房启动资金。如今,一房一卫一厅一庭院的住房条件与其他村民相比毫不逊色。“今年国家建房补贴下来了,局里垫付的资金就腾换出来了,于是我们按照老人的意愿用这笔钱给他们添置了这些家具家电等,让他们住得更舒心。”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