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社会责任 > 正文

英德供电局精准扶贫动真情办实事获点赞

  2017-11-15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陈咏怀 雷光宇 李晓怡

  11月2日上午,英德供电局驻大湾镇古道扶贫干部肖小坚来到贫困户村黄亚洲的冬瓜地里,向他推介种植桑叶。最近扶贫工作队已联系好大湾镇桑叶种植大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桑叶。黄亚洲家里的三个小孩都在读大学,因学费和生活费繁重而致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资助了他2000元的助学金,并组织局里的党员帮他认购约8000斤的冬瓜,为他增收3000多元。“若是没有工作队的帮助,今年孩子的生活费又要头疼了。”黄亚洲说,为了供孩子读书,他已经欠债10多万元,已经不好意思再向亲戚借钱。目前他正考虑工作队的建议,下年改种桑叶。

  古道村是英德市211条分散村其中之一,精准识别贫困户120户,由英德供电局独立帮扶。一年多来,肖小坚和同事一起用真心、真情去扶贫,其所在的工作队为村里带去资金、技术和发展项目,并编制了《大湾镇古道村贫困户“一户一策”明细帮扶措施》。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不少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坚定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精准识别 “绝不会让该扶的没扶,不该扶的在享受”

  2016年年中,三年脱贫攻坚战打响。英德供电局派出3名驻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肖小坚作为中坚力量,被派驻到大湾镇古道村。“虽然古道村是分散村,但扶贫的难度并不小。”肖小坚表示,古道村区域大,贫困户分散,而且工作队人手有限,这让精准识别工作碰到了不少难题。“村委提交上来的贫困户名单有120户,我们人手不够,又要迁就贫困户的工作时间,一天最多走访五、六户。”肖小坚说,由于白天基本见不到贫户,工作队只能在夜晚入户走访,半夜才回村委是常有的事。

  由于不熟悉当地方言,一开始工作队只能带上村委干部进行翻译。为了不影响后续的扶贫工作,肖小坚下定决心学习当地方言。在村委工作时,他让村干部用方言和他交谈,不懂的就提问。一个星期后,他开始尝试用方言和贫困户交谈,实在无法表述的就让村干部来说。

  经过长期的“锻炼”,如今肖小坚已经能用方言和当地村民畅谈。“之前与一位刚认识的村民交谈,他还为我是本地人。”肖小坚笑着说道。

  语言沟通问题解决了,然而其他问题又接踵而来。“有的村民听到扶贫工作队来了,以为工作队带了很多钱过来,都想纳入贫困户名单。”肖小坚说,在精准识别期间,几乎每隔两三天就有一位村民上门述说自己是如何贫困,需要怎样的帮扶。

  尽管肖小坚知道不少村民存有“浑水摸鱼”的心思,但他还是用心记下了每个村民的述求,然后与村干部商量讨论是否入户调查。“村干部对村民的情况都非常熟悉,若是不确定的就进行入户调查。”肖小坚说,工作队不时会碰上到村委“闹”的村民,有的甚至扬言“若是不让我进贫困户,我就到政府上访。”面对这种情况,工作队都会静下心来和村民对照精准识别的政策来“算收入”,同时也找到他的亲人进行劝说。“只要村民来一次我们就算一次,绝不会让该扶的没扶,不该扶的在享受。”几番劝说后,前来“闹”的村民也不好意思了,他们被工作队的耐心折服,不时会来村委谈谈未来的发展计划。

  危房改造 漏雨危房变新房

  “多亏扶贫干部来了,我才有新房子住。”大湾镇古道村贫困户黄细苟激动地说道,他家中原本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黄泥屋,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早已破旧不堪。由于黄细苟要照顾家中年迈且多病的老母亲,一直以来只能靠在附近打散工和低保过日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当时我来到他家,第一感觉就是‘这房子太危险,已经不能住人了’。”肖小坚回忆道,去年他到黄细苟家入户调查时正好是雷雨天气,一进屋,他就踩到了一滩积水。他抬头一看,发现屋顶上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破洞,虽然大多数都已用塑料袋封好,但下起大雨来还是有不少水滴落,肖小坚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不滴水的地方和黄细苟谈起来。

  回到村委后,肖小坚把黄细苟列入了贫困户名单,并着手为他解决住房的事情。考虑到贫苦户的实际困难,扶贫工作队开会研究决定由承建商全带资兴建。今年7月,黄细苟住上了40多方的新房子。“做梦都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也能住上新房子,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漏水的事情。”

  然而,并非每个贫困户都愿意拆掉旧房子来住新房。“有的贫困户觉得旧房子是自己的祖屋,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不愿意搬走。”面对这种情况,肖小坚虽然有些无奈,但为了贫困户的安全着想,他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做思想工作,向他们讲住上新房的好处和舒适,长久坚持下,原本不同意的贫困户都心动了。“有的贫困户第一次去的时候还听不懂他讲的话,要村委的人翻译,后来去多了我也会讲了。”

  通过入户摸查,古道村居住在C、D级危房的贫困户有56户,目前46户已完成改造,其余的正在建设当中。

  “造血”产业 鼓励贫困户务工、种植

  要让贫困户真正脱贫,关键还是要有能“造血”的产业项目,然而古道村只有英德供电局一个单位帮扶,帮扶力度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产业项目,是工作队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经过调研考察,工作队决定从农产品加工这一方面入手。“大湾镇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番薯、白菜等农产品种植面广,然而它们的销售价格和渠道都不畅通,走深加工道路可以较好地解决问题。”肖小坚表示,目标工作队已与当地一家农业企业合作,投入了50万的扶贫资金入股农产品加工厂,加工厂正常运营后,古道村每年可获得至少5万元的分红。“分红是其次,关键是贫困户的农产品有了好的销售渠道,让他们有信心去种植。同时,有意愿的贫困户也可以到加工厂进行务工。”肖小坚说,工作队通过积极推行“两奖补”政策,积极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务工就业或种植,今年工作队已发放奖补资金17万元。

  此外,工作队还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加大对古道村农网改造工程建设。2016年对古道村的配网基建设投入资金1044万元,新建改造10KV线路22.4公里,低压线路74公里,为助力精准扶贫,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同时,工作队还通过党建带工团的方式,组织工会、团青,深入古道村开展“用电隐患排查”、“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助学困难学生”、“衣物募捐”等活动,坚定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张媛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李根的扶贫故事
  • · 江西吉安公司: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 · 那山 那人 那些事——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纪实
  • · 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实施危房改造通电工作 推进巴南脱贫攻坚
  • · 黑龙江齐齐哈尔公司:东西帮扶“帮”出实效
  • · 蒙东赤峰公司:党员服务队情暖留守家庭
  • · 以真情实干回应群众期盼 以责任担当书写脱贫答卷——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硕果累累
  • · 广西隆林供电局:让贫困村“电力十足”
  • · 灯更亮了 心更爽了——江门新会供电局志愿者服务低保户
  • · 山东莘县供电公司“双联共建”助力精准扶贫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