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驻广东唯一对口扶贫点井美村:互联网+微店 奔小康门路多
“跟我走!我带你们去看我的姜薯地啊!”近日,揭阳揭西县大溪镇井美村60多岁的贫困户李映和拉着驻村扶贫干部林炜星的手兴奋地说,“我的姜薯马上就要大丰收啦,年底又能卖个好价钱,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南网驻广东唯一对口扶贫点井美村微店上线一年多,每年都会借“双十一”“双十二”等各种节日的契机,大力推广井美村自产姜薯、鸡蛋、蜂蜜等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互联网++微店 奔小康门路多
井美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更是原生态农产品的优良产地,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姜薯、茶业、果树和外出务工为主,但村民在这优异环境下种养出来的丰富产物长期无法与外界市场有效对接,成为了阻碍当地村民脱贫奔康的一大“高墙”。
姜薯种植在井美村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一亩收益能达4500元。南网驻井美村扶贫干部驻村后,将姜薯种植作为帮扶的一项重要举措,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启了井美村原生态农产品的微信宣传和销售,让农民在增收致富路上越走越宽。得知为数不少的帮扶户和农户都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意愿之后,扶贫工作队大力引导,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引进种植技术、增加劳动人手等,2017年的姜薯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2亩增加到了30亩。“今年我们还会在“双十一”期间搞促销活动,把即将收成的姜薯放到微店上预售,过后再挖掘进行发货。”林炜星介绍,今年整个井美村的姜薯预计有13.5万元的线上线下收入。“赚到的钱仍然是用来补贴家用,以及给孙女提供比较好的教育和生活。”贫困户李映和坦言。
每个月驻村干部林炜星都要跑两次银行,把微店上销售农产品的收入及时送到贫困户手中,“虽然贫困户已经慢慢不用依靠微店上赚的钱来生活,但是这笔收入还是能让他们的生活宽松一些。”林炜星说。微店创办一年半以来,贫困户李映和通过微店卖了350斤姜薯,赚了3500钱。一年以来,井美微店销售的农产品扩展了井美村更多的原生态农产品,包括池塘养殖基地生产的鱼、鸭、鹅、走地鸡等,向社会各界销售,目前整个微店已有将近2.4万元的收入。
据林炜星介绍,现在村里的农产品种养殖户都会主动找到他报备存量,他们都希望自家的农产品第一时间通过微店平台销售出去。微店通过一年多的运转成功地把农产品销出去,不仅使扶贫工作跨出了一大步,还使村民完成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脱贫的心态转变,用新扶贫,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党的十九大指出“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党的庄严承诺,南方电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推行精准扶贫工作,扶贫队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用心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自2016年4月26日驻村以来,驻村干部不仅从内心深处怀着对井美村民的关爱,多次深入贫困户家庭了解村民收支、想法和需要;而且坚持着“帮到底”的信念加大扶贫宣传力度,树立脱贫致富典型,营造良好扶贫氛围,改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形成全村上下共同扶贫、贫困户人人争脱贫的良好局面。据了解,南网驻井美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加大走访帮扶户力度,根据55户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按照分类制订帮扶措施,不间断开展扶贫工作。
为确保井美村按时精准脱贫,扶贫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多次深入调研,了解贫困情况,与群众共商脱贫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陈永波了解到贫困户李燕宏有发展养殖意向,并且有养鸡经验,因此,便免费为他购买500只鸡苗,帮助他发展生产,提高收入,2016年底,李燕宏顺利脱贫,实现奔小康的目标。数据显示,井美村2016年已有脱贫人口23户62人。 (文/方虹 张晓雨 图/张晓雨)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