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供电公司电力圆村民脱贫致富梦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超 报道 蔚蓝的天空中,朵朵白云飘过。初秋的建昌县石佛乡梅杖子村,家家户户的梨树上挂满了黄橙橙的小灯笼,玛瑙般的小枣把树枝压得抬不起头。
“光伏发电扶贫,老百姓啥都不用管,由国家提供贴息贷款,发电收入每月定期打卡入户,每户一年可增收3000多元。这项目真是太好了!”9月14日上午,梅杖子村村主任林培学一边和大家分享丰收的果实、一边急不可待告诉笔者。
光伏发电 圆了村民脱贫梦
2016年10月,梅杖子村全村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投入运行,该村便成了建昌县发展光伏发电的第一村。该村2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户安装10张太阳能发电板,户装机容量3.15千瓦,由国家给每户提供23721元贴息贷款,所发电量按照现行电价计算,每度电可享受0.42元的国家补贴。如果按每户每年增收3000多元计算,7年时间便可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地处建昌县巴什罕乡戴杖子村附近山岭上的华能66千伏巴什罕光伏电站,山岭上集中连片的太阳能发电板熠熠发光,看着让人有点发晕。该电站负责人介绍,目前,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分公司在建昌县境内已建成投产了巴什罕和小德营子两个光伏发电场。这两个光伏电站总投资5亿元,总装机容量55兆瓦,2017年6月底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年平均发电量合计可达72000兆瓦时,每年可为当地新增利税1000万元。
作为全省第一个光伏精准扶贫示范性工程,葫芦岛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建昌县光伏扶贫项目。该公司成立了项目推进工作小组,主动开展现场对接工作,“特事特办”为光伏扶贫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解决了批量并网流量调整、电费补贴垫付发放、技术方案修编等关键性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光伏扶贫项目的顺利推进,实现了“建成一批、并网一批、贫困户受益一批”的既定目标。
截至目前,葫芦岛建昌县光伏精准扶贫示范性工程,在启动的自然人、村集体经济、村级小型光伏电站三类光伏扶贫项目中,已经有1544户自然人、2座村级集体经济电站以及2座村级电站实现并网发电,累计发电达259万千瓦时,上网221.65万千瓦时,供电公司累计支付上网电费84.99万元,垫付补贴资金108.79万元。“葫芦岛供电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精神,配合建昌县政府开展《地区光伏项目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和促进建昌县光伏扶贫项目科学有序发展;继续加快送出工程建设、表源储备等前期准备工作,全力确保建昌县在年底前完成4500户自然人、50户村集体和50户村级电站建设目标。”谈到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更好地服务建昌县脱贫致富工作时,该公司党委书记叶旭东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精准扶贫 绿色脱贫显成效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葫芦岛供电公司坚持把建昌县大屯镇云山洞村脱贫致富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紧抓实。该公司驻云山洞村村书记王新出示了一份《云山洞村定点扶贫工作计划》,贴牌生产扶贫专用水增加村集体收入、帮助该村实现村级电脑办公、利用互联网++帮助销售农产品、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到户四项精准扶贫项目和具体落实措施赫然在列。
2016年,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投资100余万元,为该村进行了电力增容改造,新建了5个供电台区,为该村冷水鱼养殖和盛世果业合作社的桃园基地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组织干部员工深入云山洞村开展春季义务植树、绿色扶贫活动,帮助栽种了600多株苹果树苗,助力扶贫攻坚,播种绿色希望。开展赠送科技图书、入户扶贫问暖、资助贫困学生等送科技文化、送爱心温暖活动,坚定了云山洞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017年,葫芦岛供电公司帮助云山洞村制定科学优化的脱贫致富规划,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该公司选派国网建昌县供电公司纪检书记兼工会主席王新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并成立了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与建昌县扶贫办和云山洞村展开沟通联系,深入细致商讨精准扶贫事宜,因地制宜制定落实扶贫开发项目规划。
为解决云山洞村办公条件落后、农副产品外销不畅问题,该公司投入2万元,为村部购置电脑和多功能打印机各一台,添设扶贫宣传画板。村部配置电脑办公设备和电脑网络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管片电工利用工作之余,每周进村入户帮助云山洞村村民在国家电网网络平台上发布小米、玉米碴子、鸡鸭鱼鹅等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号召并支持公司职工为扶贫做贡献,在网上订购该村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形成人人关注扶贫、人人关爱贫困户的良好氛围,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帮助贫困户销售特色农副产品,进而将一户一策的扶贫细化方案落实到户,帮助云山洞村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在建昌县大屯镇四道沟村神泉水业公司的加工处理车间,贴有辽宁省委指定扶贫单位、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专用水标志的矿泉水,经过灌装、压盖、喷码等一道道工序后,由员工装入一个个定制的专用纸箱完成最后的包装程序。第一批扶贫专用水即将供应葫芦岛供电公司所属各单位,预计年销售36000桶左右,小瓶矿泉水年售10000余箱,所得利润扣除恒温库房租赁、贫困户全年帮扶资金总额等,每年可为云山洞村村集体增加经济收5万元左右。
“从定点扶贫到精准扶贫,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供电公司可真没少费心费力。有了他们的精准帮扶,云山洞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云山洞村村主任朱文岐充满着对该村美好生活的憧憬。
农网改造 发家致富有保障
“农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民变导游,产品变礼品。自从线路改造后,,大伙儿的农家乐也跟着‘升级’了,现在我们的农家乐已经是集餐饮、住宿、旅游等一体化的‘大产业’了。9月20日,建昌县老大杖子乡龙潭龙潭大峡谷农家乐老板刘复兴高兴地告诉笔者。
近年来,随着龙潭大峡谷知名度的提升,葫芦岛建昌县的旅游业迅猛发展。坐落在龙潭大峡谷附近的刘家沟村,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各类商铺。到了夏天旅游旺季,每个家庭的各种家用电器全部开启,使用电负荷猛增,导致电压下降,造成灯不亮、电视不出影、冰柜不制冷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
散养的土鸡、自家的农家菜、新洲特色的鱼面、垂钓……刘复兴家自4年前开始办农家乐,起初只是提供住宿及农家菜。刘复兴介绍,以前到了用电高峰期,空调根本开不了。
发现农家乐能挣钱以后,龙潭大峡谷附近的200多户居民家家都想扩大规模。可是光扩大规模,电若跟不上,投资也要打水漂。“没想到,我们想啥就来啥。”刘复兴说,大伙也没想到,农网改造升级来到这么快这么及时。
为充分满足该地区广大村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开发旅游产业的用电需求,葫芦岛供电公司对建昌县老大杖子乡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增加变电站容量、更换老旧电杆、增加导线线径,充分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自从线路改造后,电压稳了,电视节目清晰了,客人也愿意住了,生意好了!”龙潭农家乐老板谈起农网改造升级给山村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电力充足才能更好的推动我们的乡村旅游产业,村里人人都盼望农网改造,这样村民才能更好的接待慕名而来的旅客,也让‘龙潭大峡谷’的美誉远扬。” 刘家沟村村支书刘清泉向笔者讲到。据了解,如今该村没有一家有用电质量问题的用户。随行的该村村主任赵殿友介绍说,“往年每到旅游旺季,电压非常不稳,特别是晚上的用电高峰期,村民家家跳闸更是家常便饭。现在电压稳了,村民们再也不用为电发愁了,家家宽敞时尚的居室内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样样俱全,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建昌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白雪告诉笔者,如今,建昌各乡镇的自然环境和特色优势,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各个村里闲置的土地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当地电网经过改造后,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完全得到满足。饮品制作加工厂和豆制品生产厂的老板们都对如今的用电质量表示很满意。就连做商品经营和养殖的农民都用上了380伏的动力电,发家致富有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