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丨临沧供电局真情架起连心桥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费永 李文彪
因为心怀爱民,他们立足临沧,服务临沧,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克服一切困难,凝聚一切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脱贫不脱钩”“易地扶贫搬迁到哪里电力供应就保障到哪里”的承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脱贫攻坚战役拉开后,临沧供电局按照省、市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 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部署要求,把定点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不脱贫不脱钩为要求,建立定点脱贫工作分级责任体系和“干部帮户”定点挂钩帮扶长效机制,组织局属各部门、各县级供电单位领导干部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到村到户开展定点扶贫工作,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积极为钩挂村农户房屋改造建设、发展产业想办法出主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举全局之力把定点扶贫工作做真做实做出成效,用真情架起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定点扶贫 满满真情
“自从临沧供电局挂钩帮扶我们村以后,供电干部多次到我家来了解情况,操心我家的产业建设,帮我办起了茶叶初制所,为我找到了致富门路,让我一年下来能赚到近十万块钱,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永胜村村民周大有逢人便夸临沧供电局帮了他的大忙。
周文光是永胜村的养蚕大户,他家每年养蚕20张,每年实现养蚕收入4万多元,还带动了村民群众养蚕并形成特色产业。除此之外,他还承担着给全村62户养蚕农户育蚕种的重任。“养蚕是一项技术活,条件要求也很高,饲养和育蚕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周文光说,养蚕必须保持蚕室光线充足,做到恒温恒湿,必须使用电烤炉、电灯给蚕室供暖和照明,有时遇到停电现象或线路故障就随即向供电所反映,抢修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前来处理,避免了因停电造成损失,供电部门的服务很热心很周到。
永胜村位于耿马自治县大兴乡偏远山区,是临沧供电局的脱贫攻坚定点扶贫钩挂点,由于自然资源缺乏、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没有主导产业、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当地很多群众的生活一直还很困难。临沧供电局定点挂钩帮扶永胜村以来,从局主要领导到结对帮扶的每一位干部职工,人人心里惦记着大山深处的“亲戚”,个个走进大山深处前去看望“亲戚”,送点子、送知识、送技术、送关爱,与他们一起分析贫困原因,挖掘致富潜力,制定实施以发展种养业、加工业和劳务输出为主的帮扶计划。一年多时间,临沧供电局共有65名干部职工先后 12次到永胜村一对一走访78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价值1.26万元的生活用品,并送上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白卡、明白书、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册;开展了“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向村委会赠送各类图书50余套;开展了爱心帮扶教育活动,先后两次为永胜小学赠送校服、爱心书包、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还向全体师生普及了触电急救、安全用电常识;开展了综治维稳结对共建活动,局长和党委书记先后两次来到永胜村调研综治维稳工作,向村民群众发放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500份、平安家庭创建倡议书500份,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平安建设”。同时,认真开展回访工作,一对一制定贫困户个人帮扶措施,抓好跟踪管理,对帮扶对象下一步产业发展进行详细统计,及时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积极为村民出主意、想办法,全力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在帮扶单位临沧供电局的帮助下,在电力得到优先解决和充足保障的情况下,永胜村茶叶加工业、蚕桑养殖业不断发展,目前发展茶叶加工户3户,带动了120多户茶农增收致富;发展蚕桑养殖户62户,每年实现经济收入近80万元。” 永胜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加龙肯定地说,临沧供电局采取多种形式帮扶永胜, 78户贫困户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还派出1名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进驻永胜,对安居房建设施工用电、群众办理临时用电业务办理给予帮扶,保障各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电,以提供优质电力服务为主,尽量帮扶困难群众,协助解决村委会重点、难点问题;临沧供电局还把“贫困群众怎样致富”作为扶贫重点进行突破,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40万元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提高村民群众的“造血”能力。
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永胜村只是临沧供电系统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定点挂钩帮扶的其中一个村,自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临沧供电局和8家县级供电单位定点挂钩帮扶全市13个贫困村、4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93个贫困人口,定点帮扶范围覆盖除临翔区以外的7县、7乡(镇),而且各地定点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截止7月31日,临沧供电局及各县级供电单位主要领导先后37 次深入导挂钩村调查研究,了解贫困村户基本情况、协调脱贫攻坚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等相关事宜。有234 名挂钩干部先后 47 次深入挂钩村开展回访工作。进一步发挥行业特长,派出专业人员进驻挂钩点开展用电业务帮扶,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措施,利用干部捐资和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的方式向定点帮扶村开展慰问资助,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定点帮扶中,临沧供电局了解到大兴乡贫困户可能会因用电业务办理流程不熟悉影响危旧房改造用电的情况后,及时派出1名熟悉业务流程的人员进驻大兴乡,协助政府完成对小寨、户南、大田坡、黑山、长梁子一组、长梁子二组等7个移民点施工用电竣工验收及投产运行等业务的办理,同时对大兴乡人民政府针对临时用电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提出相应整改建议。协调耿马供电公司勐撒供电所到村里为群众现场办理临时用电60户,并向用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把保障脱贫攻坚电力需求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协调耿马供电公司组织党员对易地扶贫搬迁点开展电力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出电力安全隐患100项,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100份,并及时上报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隐患进行整改;同时还充分利用支部联建的方式开展政策和安全宣传贯彻,使线树矛盾得到缓解,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用电。
“我们把党员活动日与脱贫攻坚集中帮扶日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作用,帮扶工作合力大、推进快、效果好。”主持工作的临沧供电局党委副书记陈智生道出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双推进”的秘诀。
通过了解发现,临沧供电系统的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双推进”亮点频现,比如,永德供电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党员活动日”平台,班子成员多次带队深入走访乡村居民及农业生产用户,讲解有关安全用电常识,了解群众的用电需求,征集建议和意见,与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一起深入研究脱贫攻坚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商讨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手册、电力设施保护实用手册及印有安全用电与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扑克牌等小礼品送到联建村委会,形成党建引领扶贫、党建助推扶贫的良好格局。双江供电公司开展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帮扶挂包贫困户施工建设用电及安全用电宣传活动10人次,号召全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到帮扶工作中,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耿马供电公司员工到扶贫搬迁点及学校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13次,发放《安全用电宣传手册》和《“扶贫攻坚”中用电问题解答》等资料7000余份,悬挂“扶贫攻坚”用电常识宣传海报,让客户进一步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建设用电业务的办理流程。云县供电公司积极与爱华镇河外村、箐口村、头道水村3个基层党支部联系,深入5个挂钩点、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调查100余人次,31名帮扶党员干部制定帮扶计划154项。镇康供电局对挂包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对有特殊困难的帮扶对象进行医疗帮扶和助学帮扶,共投入帮扶资金16660元;向凤尾镇凤尾社区10名贫困学生发放爱心书包10个,还开展了向考上大学家庭困难的蔡明芮同学捐款献爱心活动。沧源供电局深入挂钩点班老乡下班老小学为家庭困难的31名学生发放价值3906元的“爱心包”。云县供电公司组织31名帮扶干部深入挂钩村慰问56户贫困户,发放价值18500元的大米、香油、冰红糖等慰问品。耿马供电公司为孟定河外尖坪中心完小开展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向该校学生捐赠书籍73本、作业本1600本、衣物96件。
行动丈量真情,汗水浇融民心,临沧供电局在全力以赴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中,用满满真情架起了与群众之间的一座座“连心桥”。
易地搬迁 电力先行
走进双江自治县勐勐镇彝家寨村上平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排排设计别致、座落有序的漂亮新民居映入眼帘。穿过村庄的中心大道很少遇见人,但从不远处传来了“预备――嗨哟!预备――嗨哟!……”的吆喝声。原来,电力施工正在进行,七八个电力工人正在村庄外沿的狭窄空地上搬运电杆,由于刚下过雨地滑,他们每挪动电杆的一点位置都显得十分艰难;村庄外沿的另一边,有的电力工人正爬在已竖起的电杆上架线,有的带上工具在村民房屋后墙上铺设线管,一派繁忙景象。
彝家寨村彝家大寨自然村地处偏远高寒山区,村民居住地属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点,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要求,搬迁至上平掌集中安置。“今年恰好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彝家大寨自然村的96户农户一起搬迁到这个安置点,其中建档立卡户76户,现在已经有8户人家入住新房。” 彝家寨村村委会主任左元忠介绍,上平掌安置点占地140亩,整个村庄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搬迁工程能搞得这么快,关键就是电力先得到保障,搬迁项目一启动,双江供电部门就派人来帮架通了临时用电,接着又把整个电网建设配套进来,保障了项目建设用电需求,方便了提前搬入群众的生活。
“在市、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上平掌易地扶贫搬迁点被列为双江自治县示范点和临沧市示范点,同时被临沧供电局双江供电公司确定为2017年配网创优工程建设点。项目启动后,双江供电公司组织设计单位多次到现场开展勘察测绘,并结合安置点最终建成规模、村容村貌规划等开展优化设计,经预算该配套电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1.39万元,计划新建10千伏线路0.19千米,400伏线路1.04千米,220伏线路沿墙敷设1.28千米,安装户表83户。”双江供电公司计划建设部主任王永岗对大平掌安置点的电网配套项目最有发言权。王永岗介绍,我们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考虑了与村容村貌相结合,适当地提高了农网的设计标准,整个低压台区采用架空和沿墙敷设的方式对搬迁点进行通电,和以往的农网工程都有所不同,最大的优点就是减少电杆的用量,然后使整个天净空看起来更加清爽,减少了线路的使用量,也能降低投资,节约成本,这也是南方电网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中所进行的一次新尝试。
原来,上平掌安置点只是临沧供电局在全市负责实施380个易地扶贫搬迁点电网配套建设项目工程中的一个缩影。
易地扶贫搬迁点电力配套建设是临沧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头戏,为了向临沧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临沧供电局及各县级供电单位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人员,落实责任,细化措施,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和对接,将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电网建设纳入重点,搭建“绿色通道”,给予优先解决,并组织部门专人协同各易地扶贫搬迁点开展好工作,相关人员连续奋战,为扶贫搬迁点接入施工临时用电,架设配套电网,全面做好易地搬迁点的电力保障工作,力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顺利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易地搬迁工作任务。
2016至2017年,主要抓好全市380项易地扶贫搬迁电网建设项目,总投资14252万元,计划新建10千伏线路103.34公里,新建台区338个,新增容量45310千伏安,新建低压线路614.52公里,新增户表17540户。通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精准实施,电力配套工程准备充分,物资储备充沛,项目工程有序推进,2016―2017年临沧供电局易地搬迁电力配套项目在建268个村,计划通电17540户,其中2017年脱贫出列109个村,涉及配套电力项目63个村,截止7月31日电网配套工程进度达70%,完成通电户数2070户,户表完成率达57%;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电网项目建设完成所下达任务的93.51 %。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点电网建设项目高效推进,临沧供电局党政“一把手”、班子成员不敢有丝毫懈怠,风雨无阻奔赴各易地扶贫搬迁点,访农户、看现场、促工期,“上平掌村是全市今年重点脱贫出列的示范点,我们的目标就要定位在南网标准的层面上来考虑问题,把具有南网文化、南网形象的元素融入其中,落地在这个最基层的地方,并通过特色电网工程将其充分展示出来。”7月7日,局长杨勇再次踏进双江上平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要求双江供电公司及各施工单位牢牢把握时间节点,做好物资储备,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找准“火力点”,打好攻坚战。这一要求,也是临沧供电局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点电网项目工程建设者、参与者提出的要求。
言必行,行必果。不讲任何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临沧供电局通过上下联动、合力攻坚,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到哪里,电力供应就保障到哪里”的承诺。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临沧供电局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身份致力于地方脱贫攻坚工作,发挥行业优势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解决最关键最迫切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他们满腔热情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刻画出“南网人”的伟大形象,像一面旗帜在群众心中高高飘扬!
张媛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