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供电公司践行南网总纲点亮扶贫新村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黄迎 黄尔剑 苏桐 报道 7月24日,平果供电公司榜圩供电所24名员工历经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顺利完成了辖区内扶贫村――弄朴新村台区的高压导线架设、停电接火、低压线路架设、户表安装等工作,结束了环德村弄朴新村电压质量不足、未通动力电以及济世村龙伏屯无电的历史。
来自大山深处的请求
弄朴屯、龙伏屯位于环德村与济世村交界,地处平果县凤梧镇大山腹地,位于凤梧乡的大山深处。地势陡峭,交通极为不便。弄朴屯共11户人家,其中4户为了方便出行搬迁至公路旁,形成了“弄朴新村”。弄朴新村距离原弄朴屯约1公里,村民自行从原台区架设两条6平方铝芯线供生活照明使用。然而线路过长、线径过小等原因造成电压不稳,电视机、冰箱等不能正常使用,村民也无法提高生产。龙伏屯距离弄朴新村有1.2公里,需要翻越一座约300米高的山坳。山路两旁是悬崖峭壁,风化的岩石磨砺出锋利的表面,极其难走。该屯住有一户人家,共13口人,世代过着无电的生活。
2017年3月,弄朴新村和龙伏屯村民来到榜圩所,请求协助解决用电难、无电用的问题。该所高度重视,经讨论协商,同意村民自愿参与投工,该所免费提供变压器、电杆、导线等物资进行安装。村民走后,榜圩所员工对龙伏屯世代无电的状况感到很唏嘘,纷纷表示一定要排除万难,啃下这块“硬骨头”。
深入勘查设计,线路走廊天险变“通途”
险恶的地貌摆在了供电所进行勘察设计的人员面前。路径小,旁边是落差上百米的悬崖,地势陡峭。杆坑如何定位,线路如何架设,成为通电前期工作的“拦路虎”。为此,榜圩所出动3人,前后2次对弄朴新村至龙伏屯的低压线路走廊进行勘察。
经过多次权衡,榜圩所终于在线路走廊的悬崖峭壁上,在丛生的树木中,定位了14个坑基,沿途清理树木100多棵,焊接安装、水泥浇灌组立了钢管杆14根。确定架设2.2千米长的低压导线,为导线架设做好前期准备。硬生生用有限的人力打通了车子无法行进的险途,铺平通电之路。
多方协调解决物资短缺问题
面对公司今年以来紧缺的“物资荒”,变压器、电杆、导线等物资从哪里来,又成了摆在榜圩所面前的一大难题。一个农电工忽然想到,榜圩所辖区歪黑屯内有台变压器已空置3年无人使用,该台区分支有长达2千米的线路,该屯用户已全部搬迁。变压器与线路属于空置状态。该所萌生了能否将变压器搬出来使用的想法。然而,要将重达300斤的变压器从3公里的羊肠小道中运出来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当年施工时变压器是歪黑屯村民辛辛苦苦搬进屯的,村民虽已搬走,将来是否会回来生产生活,是否同意把变压器挪作他用,还是个未知数。最终,通过村委的协调,榜圩所取得了歪黑屯村民的同意,终于在6月中旬完成了变压器的拆迁工作。在低压物资方面,榜圩所先后3次协调该公司物资站,前往公司仓库拆解待鉴定拍卖的旧角钢、瓷瓶、螺杆等,筛选可用的低压铝芯线共计700公斤,基本满足了通电工作物资需求。
发挥首创精神,破解施工难题
攀爬5米多高的摇摇晃晃的不锈钢管杆,脚下是悬崖,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人身事故,非常危险。恶劣的环境下如何立杆架线,这又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榜圩所员工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利用地形地貌,使用多人扶持、导线绑扎三点固定、临时架设人字梯的施工方式立杆。每次上杆施工时,登杆人员严密做好安全措施,地勤保护人员均有6人,明确分工、紧密协作,确保上杆作业人员稳稳当当的将导线固定在绝缘子上。
此次任务历时3个月,榜圩供电所始终践行《南网总纲》,围绕“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主动承担三大责任,点亮了扶贫村的灯光,解决了群众无电用、用电难的问题。同时,也增进了我们员工的团结协作意识,员工基本技能再一次得到锻炼。展现了员工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