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丨海西供电联点共建结对认亲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震鹏 报道 “灯泡忽闪闪,屋里黑黢黢,出门泥窖窖,羊圈臭烘烘,垃圾堆如山……”村民间曾流传的顺口溜,勾画出3年前的富源村形象。
2016年,海西州州委、州政府提出“一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在为民富民政策的激励下,海西州地区的119个贫困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7月16日,走进富源村,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电杆,142盏太阳能路灯遍布全村各个角落。谁曾想,几年前富源村还是一个贫困村,整个村庄又乱又差。
为确保119个贫困村按期实现脱贫清零,2016年,海西州政府开展“联点共建,结对认亲”行动,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与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的四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建立联点共建村第一书记常态对接沟通机制,坚持分类施册、因村因人施策、措施精准原则,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做到贫困户“底数清”、“目标清”、“任务清”。
“想外出打工,可妻子身患重病,常年卧床不起,还有一个智障的女儿,实在是离不开,一家人全靠几亩农田和低保金过活。想搞养殖,没有资金,又怕赔本。”说起以前的日子,富源村村民马占鸿嘘唏不已。
2016年8月,马占鸿与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根据其自身脱贫想法,实施投资小、收益快的养殖项目,为马占鸿家购买种鸡,修建鸡舍,并筹集养殖产业帮扶资金2万元。
“去年4个月就挣了5500元钱,今年又购进了鸡苗800只,新增了绿壳蛋鸡和8只羊,等出栏后,就带妻子去西宁好好检查一下。”马占鸿高兴地说。
受益于“联点共建”行动的不只是马占鸿一家,1年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先后与27户114人结成帮扶对子,筹集资金40.56万元用于教育救助、村级产业扶持、大病救助、养殖启动周转等,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劳务、机械输出计划,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
结合富源村的实际情况,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架设供电线路,整治村里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人畜饮水、机井灌溉问题,富源村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2017年,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下达扶贫项目55项,总投资18140.45万元,涉及贫困村66个。
村村通动力电、中心村改造的全面推进,为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动力电覆盖到村组的各个角落,富源村率先受益。放眼海西,更多的富源村、更多的马占鸿感受到动力电带来的好处。
2017年2月20日,海西州政府在西宁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经第三方评估组和省级验收结果,海西州8个贫困市(县、行委)、119个贫困村、2580户6122名贫困人口均达到了摘帽、退出、脱贫条件,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清零。
张媛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