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供电井井通电工程助理村民脱贫致富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洋 杨文超 报道 “加快农村电力发展,努力解决三农用电问题 ,全力以赴提高用电环境。”一直是渭南公司则不旁贷的企业责任,也是渭电人始终如一的坚守。
2016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关于“十三五 ”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决策和部署,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建设 “井井通电”工程,实现农村机井用电全覆盖。省公司迅速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宣贯和安排。领会省公司指示精神后,渭南公司充分认识“井井通电”工程是承担社会责任与兑现社会承诺的重要途径,迅速安排部署,决心紧紧抓住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 ”的大好机遇,以高标准、高起点为要求,遵循“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管理理念,精心组织井井通电项目在渭南地区的开展与实施。
这是一项紧贴民生的工程、是帮助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是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最好的行动。因此,国网渭南供电公司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科学规划稳推进 保质保量抢工期
2016年4月,渭南公司开始正式实施机井通电工程。起步之初,该公司迅速成立了‘井井通电’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完善责任管理体系,安排小组迅速深入各区县、乡镇、村组了解农户用电需求,勘察现场地形并积极与各级政府联系沟通。一方面多次实地勘察、调研及内部评审,充分了解用户用电需求,科学计算用电负荷,注重工程质量,加大改造力度,本着一次改造,沿用二十年的建设标准,将干线和支线分别选取更加耐用的架空绝缘线型号,不断提高线路负荷承载的能力;另一方面以乡镇政府为单位召开井井通电工程推进会,多次研究和修订工程实施计划,并根据农户用电需求的轻重缓急,制定了详细的工程实施计划,按项目完成时限倒排工期,做好设计施工、物资供应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尤其对工程提出了“认真细致、精细规划、科学计划、保证工期、树精品工程”的具体要求,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在编制工程建设方案时,采取“一村一方案”的方式,在线路走廊、配变布点、设备选型等方面提前谋划,通过优化网架结构、增强线路联络、提升装备水平、调整供电范围等措施,全面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与供电可靠性。积极与各区县政府、镇政府、村委会等政府部门进行对接,争取工作支持,协助施工单位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工程建设相关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有效沟通的衔接机制。多次组织人员深入乡间地头实地勘察,充分听取和征求村民的意见,对农网排灌现状、机井及无电井数量、农业排灌生产用电的管理及投资规模等进行摸底调查。积极贯彻执行“井井通电”工程的相关政策,基层员工配合水利部门,利用专业设备对所有机井和变压器进行GPS坐标定位,保证工程的施工 精度,达到拿到坐标就能走到机井旁的效果。这样一来在建设初期就基本掌握了渭南地区井井通电工程第一手现场资料,为接下来的机井通电工程破土动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5月,井井通电工程所需的第一车电杆到货,正式拉开了 渭南地区井井通电工程施工的序幕。工作中,部门间横向协同,纵向管理,严卡工作标准,严控时间节点,严格规范工程全过程管理,确保技术标准和设备器材符合标准,确保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落地。进度安全齐抓共管,严格执行现场作业指导书、三措一案、施工作业票、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等安全制度,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标准物料,全力实行设备材料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化工作,坚持以“工程进度服从安全质量 ”的原则,全面排查杆深、台架、现场物料、现场施工情况,杜绝施工单位盲目赶工期,保障施工作业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利用工厂化加工车间打造配网建设工艺 “一模一样”,做到“逐井验收、逐井确认、逐井建档”。从起始设计环节就严把质量关,精心指定工程实施方案,细化到每眼农田灌溉机井,真正把 “井井通电”工程建成“样板工程”和 “惠民工程”,用坚强电网扮靓 “新农村”,让阳光电力惠及“大 秦 东”。
为了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渭南公司在 之后的建设过程中迎坚克难,施工现场不仅加大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坚决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在隐患排查及违章处理力度上打出组合拳,同时在进度管理上,对每个工程落实责任人,每天汇报工程进度,专人跟踪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工程节点进度和质量。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因施工而进行的停电,减少电力线路和设备重复停电次数,同时兼顾工程建设项目进度,以少停电、缩短停电、不停电等方式,千方百计想办法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制定并实施了集中“大会战”及 “零点作业”等施工方式使渭南临渭区、蒲城、韩城、潼关、华阴等地区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对配网用户的影响,全力推进了工程建设进度,缩短了工程建设时间。
民心工程助脱贫 井井通电 群众赞
“以前浇地很困难,尤其到夏天用电高峰期,负荷太大,电压还低,想把水泵启动起来抽水浇地,水泵根本启动不起来,只得把泵关咧,车拉水或者想其他办法,全村12眼机井,仅有2眼通电,浇个地能把人愁死!”6月 27日,提起从前浇地,家住渭南华阴市华山镇西吴村的村民苗战就闹心,说起如今的“井井通电”工程带来的便利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自从去年以来,供电局实施‘井井通电’工程后,全村所有机井抽水用电,再也不用关泵了!你看,都是新线路,新变压器,想啥时候浇地就啥时候浇地,旱涝保收,给咱农民实实在在的办了件好事 ”!
种了一辈子地的蒲城县龙阳村的李老大爷,见证了浇地由难变易的历史。“大棚菜用水量大,得隔三差五就浇一次,过去我们这的水和电都不足,大棚菜浇水特别麻烦,必须想办法把水从几百米外引过来,水压小、打水还慢。现在好了,供电局直接把变压器架到了地头,浇水用上了电泵,省时、省钱、还省了心。”李大爷笑着说,“通电不通电就是不一样,我的大棚现在都发展到了30亩,水及时浇上了,光是西瓜今年就收入了7万多元,供电公司又给咱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呀! ”据了解,由于供电有了保障,在井井通电工程的支撑下,目前,蒲城县许多村民依托便利的电灌条件,不断扩大了葡萄、猕猴桃、西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让诸多村民步入了致富的快车道。
“条条银线进田野,变压器在机井旁;电钮装在井台上,手指一摁涓水流。 ”6月26日,渭南市下 镇政府一行三人来到公司,为公司送上绣有 “情系三农井井通电解民忧,服务下吉葡萄产业促增收 ”的锦旗,感谢公司井井通电工程对下 镇近8万亩葡萄产业园的大丰收提供了 强有力保障。
6月28日,渭南公司井井通电工程 “两年攻坚战”所有项目已全部完工。共计投资2910.91万元,完成工程项目120项,新建高压架空线路56.69公里,新建0.4kV架空线路85.02公里,改造低压架空线路19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209台,增容19800KVA,新建改造公共计量装置1000余套,完成835眼机井配套设施,占全省公司 2201眼的37.94%,受益农田面积134175万亩。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的用电问题,为农村产业升级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接下来, 渭南公司将在省公司的正确带领下,在配网工程战线上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应对压力迎难而上,紧紧抓住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这一契机,不断提升农村电力保障能力,带动渭南地区农民致富多元化产业发展,给农户带来更高质量的用电生活, 尽到国家电网人一份深沉的责任 。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