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供电商丹客服中心扶贫春风暖山村
扶贫春风暖山村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赵少斌 王世华
“啊!是他们,他们又来村里啦!真是太好啦!”2月16日,春日阳光煦暖,沉寂一冬的山川树木开始复苏。在商州区杨峪河镇民主村,当贫困群众看到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着国家电网标识红马甲的电力服务人员来到村里时,大家一下子高兴了起来。原来是商洛供电公司商丹客户服务分中心电力服务人员到村里精准扶贫了。
精准扶贫暖人心
民主村是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距商州城区西南30余里,有15个村民小组,456户,1514口人,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沟道贫困村。去年开春,商州区人民政府将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商丹客户服务分中心确定为民主村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商丹分中心十分重视,及时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扶贫工作号召,决定由王中华主任担任商丹分中心扶贫工作队长,党总支书记担任副队长,并长期驻村,具体负责精准扶贫日常工作业务。
扶贫伊始,工作队便及时驻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亲密接触,熟悉了解情况,通过群众代表提名,进行精准识别公示,最终确定包扶贫困群众61户,与分中心9名领导干部开展结对精准扶贫。
赵益志,63岁,老伴智障,是村里的一位老党员,也是商丹分中心王主任的结对帮扶户。说起帮扶情况,赵益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新年第一天,是商丹分中王中华主任与其他班子成员亲自带着春节慰问品、慰问金及新春对联,来到自己家里,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贫困户心坎上。”
赵高志,62岁,聋哑人,独居3间土坯房,房屋年久失修,靠弟媳妇赵敏娥照管生活。据赵敏娥介绍:“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经常对赵高志嘘寒问暖,当看到赵高志住房破旧,便积极协助村上跑资金,要项目,对其危房进行申请改造。”
因户施策促发展
任邦积,64岁,商州区杨峪河镇民主村3组贫困户,家有5口人,儿子外出打工,儿媳因家贫出走,任邦积与老伴带着孙子独守山里。
“帮扶弱势,助人扶贫,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使命,也是我们电力企业的责任。”王主任是这样讲的,行动上也以身作则,将村里路途遥远的任邦吉等10户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结对帮扶对象。
初次来到任邦吉家里,感觉荒凉、闭塞。老人祖上为避匪患,居住村西南一个叫狼官岔的偏僻山坳。这里,远离通村水泥路,一条弯曲羊肠小道连接外面世界。老人门前,废弃磨盘闲置草丛,黄狗汪汪叫,灶膛、老屋漆黑,灯泡灰暗,仿佛将人带入七十年代。
看这里地势平缓、开阔,树木葱茏,远离村子中心,适宜土鸡散养,王主任便给其讲解国家扶贫好政策,鼓励其利用自己房前屋后得天独厚自然环境,搞土鸡散养。
“自己上年纪,出外打工不方便,再则,家里地多,坡架大,也走不出去。去年开春,在王主任鼓励帮助下,自己一下放开胆子,购回土鸡苗3000只。商丹分中心电力服务队又为自己接通800余米电力线路,现在,电源充足,照明、抽水,给鸡粉碎饲料都十分方便,也使自己有了充足致富信心。”
“去年10月,我的散养土鸡批量产蛋,王主任又在商州电力系统宣传大家购买,还通过微信,在朋友圈宣传,为我增收3万余元。”任邦吉高兴地说道。
光伏发电助脱贫
2月16日,微风拂面,来到民主村,只见连片矮化核桃,在春风里,树枝招展,仿佛迎接春天到来。
在民主村光伏发电产业示范园,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据民主村党支部书记邵喜锋介绍:“民主村一期光伏发电项目占地10亩,装机容量330千伏安,二期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筹建。光伏发电属政府投资。工作队吸引外资,在光伏地里种魔芋,群众不出钱,刚受益。项目建成,全村贫困户群众按户均3千瓦认领,预计每户年收入可达3000余元不成问题,还不算魔芋收入。”
“说到光伏发电建设,商丹分中心功不可没。一开始,群众不信服,流转土地成了拦路虎,商丹分中心驻村工作队便逐户宣传,苦口婆心做群众思想工作,还与我们村干部三次跑西安,做在外打工群众
“商丹分中心在发展光伏产业助力群众脱贫时,还依托地域优势,加强矮化核桃科技建园,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加强产业支撑。紧紧围绕“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扶持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来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据了解,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商丹客户服务分中心自开展民主村精准扶贫工作来,一直积极履行国家电网公司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累计为该村投资25万余元,为该村困难群众购买除草旋耕机、矮化核桃专用肥,为该村王洼地质灾害移民搬迁点安装配变,架设线路,并对该村贫困群众进行产业技能培训,以多种方式,引导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