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社会责任 > 正文

红河供电局“三个优先”打赢扶贫攻坚仗

  2016-12-05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薛博 沈宏 报道 2016年下半年,红河供电局继续坚持创新精准扶贫思路,在绿春县牛巩村委会大山深处的牛巩村,正以“优先改善教育环境、优先建设村容村貌、优先发展生态养殖”为精准扶贫目标,将挂钩扶贫村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攻坚克难,打牢基础,齐头并进,精准脱贫,“三优”扶贫措施成效明显。

  教育扶贫乐了“牛巩娃”

  怀揣着云南省电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打点行装,准备入学――2016年9月,绿春县牛巩村委会牛巩村的高中毕业生何沙福,是红河供电局教育扶贫工作开展后第一个受益的“牛巩娃”。

  何沙福家中有父母、姐姐和弟弟,一家五口主要靠父母在家中种地过活。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姐姐还没读完初中就到上海打工补贴家用。尽管如此,何沙福和弟弟的学费一直是这个贫困的家庭“最头疼的事”,沉重的经济负担几度让他们濒临辍学。

  “孩子读书很用功。”何沙福的爸爸何然护是位老实巴交的哈尼汉子,话说到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水烟筒,发了白茧的眼角含着泪。“能考上学是一件好事。”何然护说儿子何沙福很好学,眼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学费的事,家里今年卖茶叶赚了三千多元钱,给老伴看病花了一大半,剩下的将就够一大家子下半年的生活。

  “不想读了。”何沙福说,他想早点工作赚钱补贴家用。

  何沙福一家是红河供电局局长吕凌霄帮扶的贫困户,听说何沙福要退学去打工,吕凌霄亲自带队,赶到牛巩村,找到何沙福。“孩子,你喜欢电专业吗?像叔叔们一样,做一名电力工人?但是你要先把书读了。”吕凌霄劝孩子不要担心学费,安心读书。原来,红河供电局为了何沙福的未来已有了打算。

  何沙福的高考成绩达到了云南省电力学校的录取分数,在红河供电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何沙福顺利被录取了。在红河供电局与校方的沟通下,校方同意免取何沙福的所有学费和杂费,并补助一定的生活费。红河供电局局长吕凌霄鼓励何沙福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争取将来进入到电网企业这个大家庭中。

  “如果不是红河供电局,我可能就不继续读书了。学校不收学费、杂费、住宿费,还有饭费补贴。”何沙福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而“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接下来,红河供电局将走出一条以教育扶贫带动山区群众拔穷根的新路子。

  “教育扶贫,就是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同时做好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让没有升入大学的山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技能,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红河供电局主要领导说。

  22户村民喝上放心水

  一拧开水龙头,清甜甘冽的山泉水汩汩流出。10月11日,是绿春县牛巩村委会东二村大喜的日子,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再也不为吃水难犯愁了。

  东二村有农户22户,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较为落后。从2015年起,东二村饮用水不但水流小,而且逐渐变浑浊,透着一股浓厚的水锈味,吃水变成村民的一个难题。

  “十七八年前,我们村里凑钱修了一口小蓄水池,水管道到家门口。时间长了,水窖年久失修,水管道都锈了,一直凑不齐钱,哪里有水坑,就去那挑水。”据50多岁的东二村村小组长卢老四介绍,从家到附近的水坑得走一段山路,挑一担水来回要20多分钟。当时,卢老四家共五口人,吃水量大,一天得挑五六担水。“现在水窖修好了,水管接到家门口,用水方便了。”卢老四乐呵呵地说。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李鲁嘎和李文强是红河供电局在绿春县牛巩村委会的驻村干部,在对牛巩村委会东二村进行贫困信息调查时,听说了东二村村民“吃水难”,驻村队长李鲁嘎记在了本子上,把解决东二村村民安全饮水问题纳入重点解决的问题中。

  “我们先是和绿春县水利局沟通,争取将相关扶贫政策落实到东二村。”李鲁嘎说,走访贫困户、搜集材料、材料上报等环节前前后后用了半个月,在与绿春县水利局的共同努力下,1.8万元的修缮款被拨到了东二村。“驻村更要驻心,村民们最棘手的事情,我们最该用心做好。”李鲁嘎对着村民家的水龙头喝了一大口水,他笑说着:“很甜。”

  一听说村里要建新的蓄水池,家家户户的水管也要重新改造,东二村的村民十分高兴,为了节约成本,村里的青壮年们主动参与到施工项目中,包揽了所有体力活。

  下一步,红河供电局拟定将启动危房改造工程,为牛巩村6户贫困户购置水泥和钢筋,缓解贫困户因建房带来的压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让温暖住进每家每户。同时,帮助牛巩村建造3个无公害厕所和3个绿色垃圾池,营造整洁、卫生、干净的村内环境。记者在牛巩村村口看到,规划建设的320平方米村民文化活动室已经平整好地基,红河供电局还将为牛巩村购置活动器材,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生态猪落户牛巩村

  “今年,每斤生猪的价钱可卖到10元一斤,我家的两头猪都有200多斤了。”绿春县牛巩村养猪户何然护一边喂着猪食,一边打扫着猪圈。

  为实现牛巩村贫困户快速增收,红河供电局扶贫工作组多次到牛巩村调研,最终为贫困户实施个体养殖项目,通过养殖生猪,实现贫困户快速增收。

  2016年7月,红河供电局出资35000元购买了30头种猪,送到了牛巩村15户贫困户家中,并给每户500元帮助建造猪圈,解决了村民“缺资金”的难题。

  没搞生态养殖猪之前,受经济条件限制,牛巩村贫困户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植茶叶、桉树和少量水稻为主,收入单一且不稳定。

  “猪粪本身的营养价值不高,发酵后不要喂猪,喂了容易生病,但它是喂鱼的好饲料和肥水剂,可以卖给那些养鱼塘。”绿春县农业畜牧站杨利伟在“养猪培训班”上向牛巩村村民讲解养殖新妙招。“以前没经验,怎么给猪防病都不太懂。”村民何然护说,现在他基本懂得了怎么选饲料、怎么给猪预防疾病,确保生猪的安全生长。红河供电局帮助牛巩村民引入科学养殖的知识,又解决了“缺技术”的难题。

  牛巩村驻村干部李鲁嘎告诉记者,接下来,红河供电局准备购买26头种猪,分发给牛巩村其余的13户贫困户,并继续帮贫困户建造猪圈。

  据红河供电局扶贫组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红河供电局还将采用村委会与农户合作的形式,帮助牛巩村建设一个产业化养殖示范基地,扩大贫困户养殖规模,在实现村集体稳定增收的同时,带动农户增产增收,让贫困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不断地积累,牛巩村的驻村干部李鲁嘎和李文强已经成了“养猪专家”。一谈起生猪的生活习性、饮食规律以及抗病防疫等一系列知识,他们可以滔滔不绝讲个不停。如果哪家村民家里的猪出现问题,他们会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帮村民跑前跑后。

  “村里的原生态资源是保存的比较好的,空气好,水质好,村民们养的猪是原生态的,出栏的时候,我们还要帮他们联系个好买家,卖出个好价钱。”李鲁嘎说,今年猪肉价钱还不错,村民们的腰包又会充实一些。

周小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李根的扶贫故事
  • · 江西吉安公司: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 · 那山 那人 那些事——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纪实
  • · 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实施危房改造通电工作 推进巴南脱贫攻坚
  • · 黑龙江齐齐哈尔公司:东西帮扶“帮”出实效
  • · 蒙东赤峰公司:党员服务队情暖留守家庭
  • · 以真情实干回应群众期盼 以责任担当书写脱贫答卷——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硕果累累
  • · 广西隆林供电局:让贫困村“电力十足”
  • · 灯更亮了 心更爽了——江门新会供电局志愿者服务低保户
  • · 山东莘县供电公司“双联共建”助力精准扶贫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