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口村走上致富路
9月,秋高气爽,到了葡萄大面积上市的时间。山东乳山诸往镇二龙口村村民的生活将不同于往年。这是被笑声腌透的,爽爽的笑声里透着甜,到处是喜悦、繁忙充满希望的景象。
9月25日,在二龙口村村口,一股由青葡萄散发出的类似发酵过后酸酸的味道扑鼻而来,记者看到100余人坐在由简易架搭起的大棚内,忙着为新丰收的青葡萄进行剥皮去核初加工。“我每天平均能剥10斤青葡萄。这些青葡萄将运到其他省市留做罐头用。剩下的熟葡萄再过段一段时间就可以拿去卖了。”55岁村民刘月光告诉记者。她和她女儿今天早上4点多就过来了,记者发现,他们的手指甲或多或少已被青葡萄腐蚀发黄,而他们无暇顾及,一直埋头数着已经剥好了多少斤的葡萄,挣了多少钱。
就在离大棚不远处有两个连接着的崭新平房,平房前,几个村民一直在此踱步。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村民是一个行动极为不便的跛脚大爷。聊天后得知,他叫杨自发,今年70岁,患有股骨头坏死,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屋里,但最近的他,每天都要到村头溜达一圈。到底是什么能吸引一瘸一拐的他来村头转转?“你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平房,这里面放的是我一家6口人来年的粮食啊!有了这个冷风库,俺家的葡萄今年就能卖上价了,我的病也就有指望了。”杨自发边说边捶他的腿,“都怪我这腿,要不也不至于因病致穷,生活成这样。”
村民心心念的冷风库是该村集体利用扶贫资金新建的一座储量150吨的冷风库,该库通过错峰销售,提高果品销售价格,增加村民收入。可是,冷风库建好了,一大笔电费的开销又从何而来?这让村民又望而生畏。
记者在冷风库房顶上看到了一块块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这是包村单位山东乳山县供电公司帮我们联系的光伏扶贫项目,一共安装了24块高效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总容量达到6000瓦,1年下来能节省冷风库20%的电费支出。”二龙口村村委会主任刘建波说。
以杨自发家为例,他们一共种了3亩半葡萄,每年能产2万多斤,当季批发价格在1块钱左右,刨去成本,一年净赚1万元左右。等冷风库建成后,他打算将三分之一的葡萄存储起来,推迟两三个月上市,这样每斤至少能多卖1块4毛,刨去每斤4毛的储藏费用,收入至少能翻番。“多亏了供电公司帮我们想到了这个法子,我们以后可以不用推着小车走20多公里去319国道卖葡萄了。”杨自发满心欢喜。
驻村徐书记介绍,贫困户存储葡萄比市场价每斤低1毛钱,减轻贫困户负担。同时,村集体通过提供冷藏服务增加收入,一年可增收6万多元,还能为村里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5个,每个贫困户年增加收入约4000元。
看到徐书记来了,杨自发更是开心。“小姑娘,我告诉你,在我们这,流行一句话,出海航行靠舵手,二龙口村靠徐书记。”貌不惊人的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整个村240户740人都喜欢呢?“精准脱贫,关键在‘准’。二龙口村主要就是种葡萄,所以要解决与种葡萄有关的一切事宜,然后大力将种葡萄作为村里的集体产业来经营管理。”
那么种葡萄有什么问题?“水!葡萄是吃水大户,这两年的雨水太少了,种葡萄真是靠天吃饭呐。”杨自发感慨道,“不过,就在前几个月,我发现村东头和西头,供电公司的人扩宽了两个小水塘,形成了水塘坝。而且还在山体形成水沟处清淤腾出约4000立方米的空间,这就相当于一个微小型水库呀。”
不仅如此,杨自发还拉着记者走出了屋子,指给我们看他家的进户线。只见低压线路又粗又新。“没错,这是4月底徐书记刚刚为我们更换的。现在不用担心电压不稳了。”临走的时候,杨大爷的爱人还特意从家里端出了刚出锅的饺子,一定让徐书记带回去。我俯身闻了闻,韭菜馅的饺子,真香!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