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社会责任 > 正文

有生廷在,我们不用为电发愁

  2016-08-16 00:00:00    来源:国家电网报 刘春华 庞彦娟
A- A+
电力18讯:

  王生廷,男,47岁,中共党员,河北井陉县供电公司小作供电所员工。2016年7月19日深夜,井陉县遭遇特大暴雨,肆虐的洪水倾泻而下。王生廷不顾个人安危,挨家挨户拍门呼喊救出了南石门村198名村民,而自己的妻子却在洪水中不幸遇难。现在,他又投入到恢复电网、重建家园的工作中。村民们说―― 有生廷在,我们不用为电发愁. 

  如今,河北省井陉县南石门村屋檐边清晰可见的水迹线仍令人心有余悸,活下来的人们忘不了洪水来的那一夜多么心惊胆战,更忘不了那一声声急促的拍门声,那一次次救下他们性命的呼喊。那一夜,最早发现洪水的供电员工王生廷冒着生命危险呼喊村民转移,在来势汹汹的洪水中救下一村人的生命,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危急关头,活下来的希望

  洪水来得有多快?

  7月19日晚上,小作河里的电杆被冲倒了,南石门村里停了电。大雨倾盆,漆黑一片,村民们早早就睡了,供电员工王生廷却睡不着,他套上雨披就往雨里大步走去,想去看看村北的变压器。

  刚一出门,他就发现不对劲儿,小作河翻滚的河水声音大得吓人。“发大水了!”王生廷掉头就往村里跑,边跑边喊:“街里进水了,赶紧往高处跑!”急促的喊声穿透了雨幕,划破山村黑夜的死寂。

  王生廷的妻子还在临街经营的商店里,他高声喊着让妻子赶紧回家,就跑着去挨家挨户拍门呼喊。

  “水来了,快上房!”这突如其来的呼喊声响把褚双廷两口子吓了一跳,两人连忙叫醒家里人,上房就往高处跑。“俺们一家四口正上着梯子,一个浪头就把家里的大铁门给撞开了,水一下就灌满了院子!”

  回想起那天晚上,既后怕又充满感激的远不止这一家。苏永红至今也不敢想,那天要是没有王生廷,她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俺家俩孩子,大的14岁,小的6岁,那天都在本村的姥姥家住,水来的时候,俩孩子困在屋顶,周围的人也都撤离走了,眼睁睁看着水就漫上来了……”说到这,苏永红泣不成声。“听见呼救声,王生廷和他哥着漫到肩膀的水,赶过来,接过已经哆嗦得不敢动弹的孩子,俺们才算得救!”苏永红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要是孩子没了,俺可怎么过啊!”

  短短15分钟,肆虐的洪水几乎淹没了这个小小的村庄,村里转移出来的村民都挤在安全的高处,一直穿梭在低洼处和高地之间王生廷终于松了口气,抓紧赶回家中,老母亲和两个孩子在屋顶躲避洪水,可是仍不见孩子他妈。

  他马上返回商店寻找妻子,等靠近店面时,他心里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洪水已经淹没了屋顶。他不甘心,大声喊着妻子的名字,却只能听见水拍打着房顶啪啪作响。他不顾一切地要下水救人,邻居们拼命拉住他,“这水都到房顶了!你去哪里救呢!”憨厚内敛的他,瘫坐在房顶上放声大哭。

  洪水过后,活下去的希望

  王生廷所在的井陉小作供电所想派人来村里帮助巡视检查电力设施受损情况。王生廷给挡了回去,“受灾的地方挺多,所里人手紧,别来人了。再说村里情况我熟,半天就能理清,别人来了一天也未必能弄完。”

  灾后第三天,村里还都是淤泥,一脚踩下去半天拔不出来王生廷硬是一脚深一脚浅地走遍南石门、北石门两个村,把村里电力设施受损的情况以及抢通电路所需的器材上报。

  第四天,村里的淤泥在高温中已经散发出腥臭味,抢修器材一到位,王生廷就干了起来。

  第五天,王生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村里的线路,直到确认没有问题后,请求恢复供电。7月24日下午4点,南石门村来电了。

  王生廷却没停下忙碌的脚步,他说“现在供的电都是临时性的,电压不稳,可靠性也不高,真要恢复成灾前的状态,恐怕要付出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这村子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能等更不能靠。”

  自从1989年接了父亲的班,王生廷就从未忘记作为一名供电员工的责任。“接班的时候,父亲对我不放心。为啥?不是怕我技术不行,是怕没尽到责任。”王生廷一直记着父亲作为第一代电力人兢兢业业的追求。

  小作供电所安排王生廷兼负南石门、北石门两个村8个台区的用电管理。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谁家用电出了问题,他总是随叫随到。北石门村正在大面积浇地,突然水泵房电缆烧断,王生廷放下自家地里的活,顶着中午的大太阳就来处理;村民高景亮家的养鸡场停了电,如果不能正常通风,鸡很快就要大面积死亡,王生廷顶着寒风赶夜路前去抢修;村民王彦方经济困难,又生病住院,王生廷主动垫付了几个月的电费……没有人能数清这样的事他做了多少。村民们说,有生廷在,我们不用为电发愁。

  邻里同事,活得更温暖的希望

  成就英雄,也许只要一瞬间的选择,就在开口向所有村民大声疾呼“水来了”的一刹那,王生廷就已经是英雄了。

  可做出这一瞬间的选择,却需要一生的积淀。47岁的王生廷一直古道热肠。他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没有人感到意外。

  褚双文,在村里小门小户,没有几家同宗同姓的亲戚,两年前也开了一个小门市。褚双文说:“他们家的门市开得早,货也全,有时候我这里缺货就直接从他家的门市调,我家没少得到他们两口子帮助。”

  2007年正月里的一个晚上,褚双文的父亲突发急病,急需要送医院诊治,“你说这正月里,又是大半夜的,让我怎么办?”这时候,褚双文想起了隔着两条街住的王生廷,于是拿起电话就打给了他。

  “多亏了生廷啊,人家二话不说,开着自己的车就近把我们拉到了矿区医院,还忙前忙后帮着办各种手续,最后一分钱没要我的,连油钱都没有要。”褚双文不知道该怎么感谢王生廷。

  “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呗。”王生廷说话很实在。

  在村里是这样,在单位也一样热心肠。2000年的冬天,小作供电所在辛庄乡张庄村施工,员工付凤堂在10米杆上作业时,突然昏厥。王生廷很快将他背下电杆。距离最近的医院也得有三十多公里,身材魁梧的王生廷一挺腰板,对身边的工友说:“来,把他放我背上。”三个人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地,大冬天里,王生廷汗如雨下。一直到跑到公路边,拦下一辆拖拉机,这才把付凤堂送到了小作医院。

  此刻,王生廷依然忙碌着,忙着恢复电网,忙着帮街坊邻里重建家园。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救下一村人;在最悲伤的时刻,他扛下了所有苦痛;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他一直在抢险救灾忙碌着。他就是王生廷,一名守护光明27年的供电员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李根的扶贫故事
  • · 江西吉安公司: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 · 那山 那人 那些事——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纪实
  • · 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实施危房改造通电工作 推进巴南脱贫攻坚
  • · 黑龙江齐齐哈尔公司:东西帮扶“帮”出实效
  • · 蒙东赤峰公司:党员服务队情暖留守家庭
  • · 以真情实干回应群众期盼 以责任担当书写脱贫答卷——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硕果累累
  • · 广西隆林供电局:让贫困村“电力十足”
  • · 灯更亮了 心更爽了——江门新会供电局志愿者服务低保户
  • · 山东莘县供电公司“双联共建”助力精准扶贫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