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浙江富阳 贫困村变身美丽乡村
7月中旬,青黄的水稻挂出沉甸甸的穗子,属于双溪村的丰收季近在眼前。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这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常绿镇山坳里的小村子。正在祠堂门口纳凉的村民一听我们是来找“郭书记”的,便主动提出要为我们带路。
走在双溪村的村道上,一路溪水潺潺,古树参天。一点也看不出,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以脏乱差闻名的省级贫困村。“郭书记,有客人找。”热情的村民把我们带到村委会门口,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闻声走了出来,她就是双溪村的“第一书记”――郭敏。
10万元,
供电女干部让旧村换新貌
郭敏原是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银湖供电服务站站长,去年7月,富阳区选派了37名机关干部挂职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郭敏就是其中一位。当时听说她被分配到双溪村,家人朋友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双溪村是富阳有名的贫困村,该村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卤味村”,全村900多人,有近六成的年轻人在全国各地打工,大多数从事烤禽生意,只留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在村里。在双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家禽,脏乱差情况非常明显。双溪村的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之前为了修建入村的主干道,村里欠下了200多万元的债务。
了解到这些情况,郭敏开始也有过忐忑,但是很快,她就拿出了共产党员和供电员工的拼劲、韧劲。针对村容差、村集体穷的现状,郭敏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钱”。她了解到,常绿镇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如果能入选,村里就可以获得一笔专项整改资金。为了争取到这个名额,郭敏和村委会干部熬夜做了一个整改方案,然后她带着方案一次次往镇里跑,向镇里的负责人展示了双溪村整改的决心。
终于,双溪村被列入常绿镇美丽乡村创建名单,并获得10万元的创建资金。资金下来后,也有人怀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仅靠10万元,双溪村能创建好美丽乡村吗?于是,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又成了郭敏最大的目标。
在郭敏的工作笔记上,详细记录了双溪村改造的几项主要工作:组织人员清理完沉积数年的垃圾;修好一口清朝时期的古水井;就地取材用竹片编织栅栏,为村内红豆杉、银杏、朴树、柳杉等古树以及绿化做好保护围栏;整理好一些老台门、老房子;刷白墙体,画了一组墙画;布置好村内绿化,种上盆栽;拆除一间有碍观瞻的附房……就靠着这样的精打细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双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道上的坑坑洼洼和牲畜粪便不见了,破旧的猪栏牛圈不见了,古树裸露的小土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放置的长石板凳和在篱笆墙内静静开放的美人蕉、喇叭花。夕阳西下,村里的小孩子也不只是待在家里看电视,祠堂里新设的图书室成了他们最爱的去处。
借助“娘家”力量,
为村里谋求长远发展
在交谈中,郭敏拿出了一份双溪村的共建工作表,这是她在上任前富阳供电公司布置给她的“作业”,里面罗列了包括村容整改、支部共建等在内的多项工作。对于郭敏来说,这份工作表,既是她的压力,也是她的动力,更是她的助力。
“一年的时间很短,要做的事情很多。村容村貌只是其中一点,更关键的还是要发展村里的经济,让双溪村彻底摆脱贫困村的帽子,真正地富起来。”郭敏说,“还好,在双溪村,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村里有村干部和我一起努力,在村外我还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在支持着我。”
郭敏说的这个“娘家”就是富阳供电公司。了解到双溪村因为地理位置偏僻,线路供电不稳,该公司对村里的线路进行了一次性全面改造,还免费为村庄道路实行了亮灯工程,结束了双溪村没有路灯的历史。同时,该公司所属场口供电所还和双溪村结成支部联建,帮助双溪村设立了一个属于党员们的会议室。
富阳供电公司的支持给郭敏注入了一支强心针,让她放心大胆地投入到带领村民致富的工作中去。双溪村三面环山,村里没有一家企业。郭敏了解到,双溪村的农田都属“农保地”,引进企业这条路行不通,只能依靠特色资源,发展民宿、农家乐经济。
秉着“靠山吃山”的想法,郭敏将“致富的主意”最先打到了村里的茶园上。她先是向富阳供电公司申请,为茶园新增了一条线路,然后又为茶园引资开办了农家乐,将村里剩余的劳动力都利用起来。
“接下来还有特色民宿、旅游观光等多个项目会在村子里落地、开花。”郭敏说,虽然她为期一年的任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有了充足的供电保障,属于双溪村的美好生活才刚刚开始,“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这里的村民都是我的亲人,以后就算我不是‘郭书记’,也永远会是‘双溪村的郭敏’。”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