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帮助老区人民挖掉“穷根子”
河北省涞水县地处保定市西北部,和北京接壤,是晋察冀革命老区的一部分。全县人口约35万人,农业人口占到30万。作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该县扶贫脱贫工作效果显著。用该县县委书记王义民的话说:“涞水之所以取得扶贫脱贫的巨大成效,离不开供电、交通、水利等部门单位的全力支持。”
提升电网支撑能力
解决老区脱贫问题,首先要保障道路畅通和电网坚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支点。
6月28日,在三坡镇紫石口村的一个小山坡上,4名施工人员正在组装110千伏三坡变电站10千伏出线1号铁塔,铁塔下是6名负责安全保障和配料的工作人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施工人员将干粮和水带在身边,从早到晚都在山上度过。用大家的话说:工程早一天完工投运,老区人民就早一天受益。
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中,涞水县供电公司将建设的工程项目涉及3个大项59个分项,主要包括改造中心村电网、实施农村机井通电工程。工程已于6月20日开工,计划9月底完工。
近两年,涞水县供电公司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多方筹措资金,加快低压设施升级改造,确保电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该公司通过实施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调增工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农村供电水平,使农网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91%和99.89%。
同时,涞水县供电公司重点消除过负荷及低电压情况,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整合全局资源解决问题,利用有限的维修资金和可利用废旧物料对有低电压苗头的部分台区进行小范围改造和切改,对重载、过载变压器进行梳理,结合实际负荷进行调换。通过采取低电压管控措施,该公司排查发现重载变压器207台、过负荷变压器32台,调整配变56台,处理低电压32处。
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三坡镇松树口村的张会英,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几十年来一直靠种地和外出打工谋生,全家年收入不过4000元。看到不少农户依托旅游资源致了富,他也动了这个心思,但苦于自家条件有限,难以圆梦。
如今,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支持下,不仅有政府部门帮助协调贷款,还有供电企业上门帮助设计供电线路……张会英一下子筹资近20万元,建起了共有8间房的农家院小楼,一次可容纳30多人住宿。他高兴地说:“现在村子越来越美,致富的家底越来越厚,今后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涞水县松树口村临近有“天下第一峡”之称的百里峡,近年来,当地政府结合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在村里,50多栋风格简约质朴的农家院与周边山景融为一体。松树口村支部书记张永书说:“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后,近几年几乎没有人再外出打工,反而是在外务工的农民开始返乡,并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前来就业,这些变化与党的好政策分不开,更离不开为村里保障供电的电工师傅们,谁家用电有问题,一个电话小伙子们10分钟准到,他们干起活来更是干净利落。”
拒马河在涞水县三坡镇、赵各庄镇、龙门乡范围内流域面积315平方千米,具有极高的自然山水品质和旅游开发潜力。今年,涞水县着力打造拒马河国际水岸风景线、百里峡艺术小镇、月亮湾健康小镇、拉普兰圣诞老人小镇等一批全方位、有特点的新业态项目。涞水县供电公司提前介入,主动走访客户,了解客户工程建设进度和负荷情况,根据用电需求和景区整体规划,征求意见建议,安排专人主动对接,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
根据规划,涞水县山区五乡镇国省干道沿线将打造旅游风光带,把现有旱地农作物全部改植为经济林果产业,需要为新打的100眼机井提供配套电力设施,包括新建10千伏线路50千米、新增配变100台。涞水县供电公司主动向上级争取资金,启动该项工程建设,工程预计于8月完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