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社会责任 > 正文

红河供电局驻村干部精准扶贫:茶尖上的扶贫路

  2016-06-14 00:00:00    来源:南方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李鲁嘎在墨江县坝溜乡齐星街考察茶叶价格。

 

  李文强和村民一起上山采茶,学习制茶工艺。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绿春县牛巩村是一个“藏在”石旮旯中的哈尼族村寨,也是南方电网公司第一批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点。

  这里因为良好的气候和地形条件,村民世代制茶为生,但由于产业结构不佳等原因,产业发展十分落后。2015年9月,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的两位驻村干部走进这个村寨,采茶、建厂、卖茶……近一年来,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带着村里的乡亲走上了茶产业致富路。

  村里来了“陌生人”

  何志强是牛巩村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听说村上要来两个“陌生人”,作为副村长的他整晚翻来覆去没睡着。天刚亮,他就坐在房檐下抽闷烟。一团烟雾中他烦闷地看着村里过去的老土路,曲曲弯弯地伸向远方……

  虽然现在柏油路修好了,但进村的车子只能望出去不到十米,因为视线被路边的陡壁遮挡住了。向山下望去:走过的盘山路,大圈套小圈地套了十几圈。从镇上到牛巩村虽然只有30公里,车子要开1小时。

  在何志强印象中:“10年前有浙江的茶商来村上考察,村里人听说是从富裕的地方来的,都高兴极了,但后来也没了音讯。近几年也有全国各地的茶商都来过,看看就走了。”何志强愁眉紧锁,望着满山绿油油的茶树。

  眼看着村里来了两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人,牛巩村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对这个沉默了太久的村子来讲,村民的心理是一样的:他们是来这里“打蘸水”的,早晚还是要走的。村口的大黄狗都失去了往昔灵敏的嗅觉,懒懒地眯缝着眼睛,趴在地上晒着太阳。

  他们是“村里的人”

  “阿你,叫啊服早毛(兄弟,吃饭了吗)?”听到“陌生人”会说哈尼话,何志强倍感亲切。在绿春县,98.7%的人都是哈尼族,而牛巩村全部都是哈尼人。

  何志强看到,这两个人从车上搬下了铺盖卷和生活日用品,搬进了村委会。被褥还没来得及铺好,村里就召开了大会。两个“陌生人”一位叫李鲁嘎,一位叫李文强,都是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派来的驻村干部。

  清晨,熟睡的牛巩村在鸡笼里睁开了眼睛。村民发现李鲁嘎和李文强已经在茶山上了,他们观察着家家户户的茶树,在本上不停地记录着。

  接下来,两个驻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拜访,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和村民唠得亲切着呢。李鲁嘎听到村民的苦衷,双手握住哈尼老大妈的手。“他们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到一周时间村里的人都认识了。”何志强说。

  从入村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和村民一起上山采茶,什么时候采最佳,如果有哪家茶叶到了采的时候还没动手,他们就早早地就去敲门。“他们比我们自己都急。”村民何折法说,因为茶叶的等级分一芯、一芯一叶、一芯两叶、一芯三叶,采茶的时期很大程度影响了茶叶的价格。

  采茶,完全是面朝茶树、背朝太阳,接连着帮村民干活,李鲁嘎和李文强变得更黑、更瘦了,经常是凌晨才回到住处。“村里谁家办红白事,有席子就叫上他们。”何志强说,李鲁嘎和李文强在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有感情了,家里办事少不了他们。

  加工厂入驻牛巩村

  在何志强的心里一直有个问题:牛巩村青山绿水,种出来的茶怎么能卖个好价钱?这个问号同样打在了牛巩村村民的心上。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两个驻村干部带来了答案。

  “我们搞不好杀青的温度和时间,茶叶品质很受影响。”村民何折法说,镇上有小型的茶叶加工厂,工艺虽然好了,但搭进去工钱,最后村民可能一分钱不赚。所以村民们一方面对茶叶加工厂眼馋得很,一方面又很无奈。

  了解到这个情况,2016年初,红河供电局给牛巩村建造了第一个茶叶加工厂,两个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加工厂的建设中,拉电线、装表、安电源……看着电动滚筒炒青机、电动揉捻机等机械被搬进了加工厂,村民都舒心地笑了。

  以前,由于茶叶卖不上好价钱,村民靠茶叶致富的兴致也慢慢消退了,逐渐成了恶性循环。“茶叶都长老高了,才去摘,那不是采茶,是一把把的薅,太可惜了。”李鲁嘎回忆起村民过去如何对待茶叶,直摇头。

  现在,牛巩村是个欢腾的地方,家家户户采茶积极性高得很,都说春雨贵如油,春茶更是一年最贵的茶。现在村民休息时间都不够,向李鲁嘎和李文强请教时,都是赶着午饭或晚饭时,端着饭碗来找他们。

  带着乡亲去“卖茶”

  由于交通不便,牛巩村村民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茶叶也是被动等待茶商来收,往往卖不出好价钱。两位驻村干部自己摸熟市场后,开始定期带着村民到在墨江县的坝溜镇齐星街的茶叶交易市场,了解茶叶行情。

  “这儿的茶叶条索发白,比你们的好。”听着茶商的介绍,李鲁嘎用心地记在本上,还特意在“采摘的时间”和“加工工艺”两句话后面打了大大的叹号。他不愿看到茶商直摇头的样子:“最揪心的就是茶叶没人收,卖不上好价钱,我们要掌握主动。”

  李鲁嘎头天夜里帮着村民何折法加工好32斤茶叶,这些茶叶是大家一起从茶山上精挑细选的,拿到集市上准备和茶商“斗茶”,探探路。

  “老板,看,这茶叶还是不错的,多少钱合适?”“4元一市斤。”“不行,不行,再高点。”“就这些了。”李鲁嘎带着何折法又来到另一家。

  “老板,看这茶给个好价,收了吧。”“5元。”“老板,我们这茶不错。”“最多5元半。”李鲁嘎不服,拿起了何折法家的茶叶,和茶商比划了半天,额头上划落了豆粒大的汗珠。“行,可以,给你6元。”6元一市斤的茶叶在齐星街是4月份的最高价,行情不好再加上春茶快收尾了。何折法接过茶商给的钱,看着李鲁嘎很是心疼,为了多赚64元,李鲁嘎嗓子沙哑着讨价还价,何折法拍着李噜嘎的肩,说:“老李,这价,行!”

  在牛巩村村民的心里,李鲁嘎和李文强都是能张罗事儿的自家人,他们留在牛巩村,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文/ 陆永忠 薛博 图/ 薛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大唐安徽公司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
  • 新余光伏精准扶贫惠及穷乡僻壤
  • 大唐安徽发电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
  • 国电九江发电厂精准扶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精准扶贫|大唐集团:积极开展红色扶贫之旅
  • 刘家峡水电协调商议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 大唐集团“红色”扶贫之旅:传承革命基因,实现精准扶贫
  • 九江电厂精准扶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二道江发电公司借力“光伏”发电实现精准扶贫
  • 南方能监局结合两学一做推进精准扶贫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李根的扶贫故事
  • · 江西吉安公司: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 · 那山 那人 那些事——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纪实
  • · 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实施危房改造通电工作 推进巴南脱贫攻坚
  • · 黑龙江齐齐哈尔公司:东西帮扶“帮”出实效
  • · 蒙东赤峰公司:党员服务队情暖留守家庭
  • · 以真情实干回应群众期盼 以责任担当书写脱贫答卷——曲靖供电局留田村扶贫硕果累累
  • · 广西隆林供电局:让贫困村“电力十足”
  • · 灯更亮了 心更爽了——江门新会供电局志愿者服务低保户
  • · 山东莘县供电公司“双联共建”助力精准扶贫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