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供电扶贫进村:阳芳村来了年轻的第一书记
村民正在露天厨房做饭。在阳芳村,有贫困户79户312人,致贫原因各有不同。蔡兴文 摄
到得了老百姓田间地头,才能到得了老百姓心头,杨斯瀚主动深入村民中,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详细了解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蔡兴文 摄
对致富的希望和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幸福,每一天都在阳芳村绽放。蔡兴文 摄
改善卫生,改变观念,村企联心共建美好家园。蔡兴文 摄
凯里供电局为帮扶村搭建电商平台,驱动脱贫新引擎。蔡兴文 摄
青年志愿者们忙得不亦乐乎。蔡兴文 摄
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交谈,做好情况摸底。蔡兴文 摄
脱贫攻坚作战示意图,让村民看到的不仅是明白,还有希望。蔡兴文 摄
杨斯瀚帮助杨金海赶着600只小鸭。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点之一,凯里供电局针对村民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因症施策。蔡兴文 摄
在阳芳村操场,杨顺昌正在打扫卫生。凯里供电局党员捐助“特殊党费”,主要用于该村环境卫生全面清理。蔡兴文 摄
本网讯 阳芳,诗一样的名字。巴拉河绕村而过,陡增几分美丽。可由历史原因,阳芳村依然贫困。
5月10日的早晨,雨过天晴,凉风习习,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的村口,村民杨金海又赶着他的600多只小鸭往田里去,晨曦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了他嘴角轻轻上扬的笑容。不止是杨金海,致富的希望和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幸福,每一天都在阳芳村绽放。该村是南方电网公司精准扶贫示范点,凯里供电局党委高度重视,派出驻村干部,迅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
扶贫工作放首位,驻村工作不玩虚
4月26日,60岁的大娘陈详入刚煮好早饭,村支书杨进就带着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人来到家里,对于家里来了客人,陈详入稍微显得有些惊慌。杨进向她介绍说,两位都是政府派来到村里帮助咱们致富的驻村干部,年轻人是驻村第一书记杨斯瀚,中年人叫吴柱江。对于他们的名字,陈详入早前曾听村里的人说过,但是没想到会来到自己的家中。
“老人家,我们来你家坐坐,了解下你老人家的情况。”小杨挺客气的一番话,慢慢地打消了陈详入的顾虑和紧张,访贫问苦,摸清工作就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展开来。
今年3月8日,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尚春在阳芳村调研时强调,央企姓党,扶贫攻坚责无旁贷,要履职尽责,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用好“两图一表”(扶贫导图、扶贫地图,责任清单)开展扶贫工作,最终实现“两个确保一个保障”(确保实现贫困户生活用电不愁、农村动力用电不愁、电能质量基本保障)和“两个满意”(让省委省政府满意,让结对帮扶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满意)。根据贵州电网公司、黔东南州政府的要求和安排,凯里供电局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同步小康使命扛在肩上,把电网建设与结对帮扶、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结合起来,聚焦服务群众之情,安排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工作,凯里供电局的杨斯瀚和该局下属台江供电局的吴柱江,就是阳芳村的驻村干部。
精准发力才能保证彻底拔掉穷根。情况不一样,阳芳村每一个人致贫的原因也不一样。村民家中有哪些人?有什么经济负担?有什么手艺活?想干啥?……在杨斯瀚看来,如果不是每个工作日都驻村,不亲自到村民家中,不与群众屈膝交谈,是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的,更谈不上精准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对精准扶贫的管理,驻村第一书记杨斯瀚走访了该村所有的贫困户,认真完善精准扶贫管理系统。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地图技术,通过电子地图操作精确展示建档贫困村、贫困户的详细信息;通过数据动态管理技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管理。
“当初我看小杨细品嫩肉的,以为他吃不消,没想到他还真能坚持下来了。”对于杨斯瀚的走访工作,杨进是最有发言权的。在杨进最初看来,以为驻村干部无非走走过场,走马观花一样,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杨斯瀚真驻下来了,还和村民打成一片。
“凯里供电局来的驻村干部,是真心驻村的!”杨进顶着大拇指说!
有的放矢重精准 挂图作业战贫困
增加收入是精准扶贫的靶心。长期以来,背靠山,前临河的阳芳村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如何增加收入,如何才能精准扶贫,是凯里供电局认真思考的一道题。
在阳芳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外墙上,笔者看到,墙上挂着脱贫攻坚作战示意图,对全村79户312人的致贫原因以及每户的帮扶计划都详细列了出来,进行一对一帮扶。
据凯里供电局党委书记韩旭升介绍,根据建档立卡的摸底情况,凯里供电局全面推行挂图作战,明确了目标任务,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在摸清情况后,凯里供电局编制了《凯里供电局精准帮扶台江县台盘乡及阳芳村工作计划(Smart)》,将对阳芳村开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暖心四项扶贫及精准扶贫管理。目前,基础设施方面,该局已经迅速完成了该村电网新一轮升级改造工程。
“这个作战地图好,村民看到的不仅是明白,还是希望。”中组部挂职台盘乡党委副书记刘源说。
结合实际抓产业,循因施策摘穷帽
“老人家,根据你说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苗绣合作社。”在陈详入家摸底下来,陈详入年龄较高,家中只有老伴杨忠一个劳动力,还要照顾瘫痪的女儿杨汪四,但是她们的苗绣手艺都不错。杨斯瀚说,下一步会和村委其他同志一起商量,成立苗绣合作社的相关事宜和销售情况。
“我们这地方还没种过红米,不过我相信凯里供电局,相信驻村干部。”不仅仅是陈详入,这些天杨刚也在关心自家田里红米秧苗的长势情况。杨刚蹲在田坎上,看着红米秧苗一天比一天长得高,乐滋滋地抽着嘴里的香烟。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点之一,只有明确产业、培育产业、提升产业、聚焦产业,才能使贫困户早日脱贫。凯里供电局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电网公司“三个着力”突出全面帮扶,扶贫济困彰显央企责任,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帮助所驻村及群众理思路、出点子、争资金、找路子,做到了真情帮促、真心服务。在阳芳村,凯里供电局积极帮助村民做大做强蔬菜、畜禽、瓜果主导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培育劳务、电子商务等后续富民产业。杨金海的600多只小鸭,就是畜禽产业的一个缩影。此外,该局还积极联系贵州惠农丰有机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企业+技术+农户”方式,在该村发展种植面积为25亩,48户村民参与的有机红米种植示范项目,通过生态农业高效种养模式生产的绿色、环保的有机红米,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现在可好了,我们村也有了自己的电商服务站。”看着凯里供电局搭建的阳芳村电商服务站,村支书杨进开心地说。村民产业做大了,为帮助村民打开购买和销售渠道,凯里供电局捐赠了三台电脑,率先建成台江县首个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搭建起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平台,组织青年志愿者为老百姓讲解和传授电商知识,真正让互联网思维在全体村民心中开花结果。
“我的鸭子长大了,以后能在这卖吗?”杨金海一席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帮助村民转观念,教育帮扶不能少
这几天,在阳芳村,排水管道改造也是杨斯瀚和吴柱江关注的一个大事。长期以来,阳芳村存一定程度上存在脏、乱、差的现象,村民生活环境有待改善。
杨斯瀚和吴柱江决定帮助村民改变这一观念。这一想法得到了凯里供电局的积极支持,在了解到该村村民对整治环境的需求和听取村民建议后,为切实帮助群众,凯里供电局173名党员慷慨解囊,自觉捐助“特殊党费”28850元,这笔捐款主要用于该村环境卫生全面清理。此外,凯里供电局还印制了270余幅标语张贴在村中。如今,走进阳芳村,垃圾山、臭水坑现象越来越少。
不仅仅如此,该局还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到该村开展了“电亮·暖家梦”公益活动活动。除了慰问空巢老人还,还积极帮助打扫整理村容村貌,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改变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员工姚瑶,还以个人名义设立“阳芳校园文学奖”和“阳芳奖学金”,通过捐赠稿费和义卖作品助力精准扶贫。其中“阳芳校园文学奖”用来培养和发现校园文学新人,“阳芳奖学金”用于支持品学兼优和家境困难的学生,每年评奖一次。
姚瑶介绍,选择阳芳来命名,主要是小视角辐射大背景,让全社会对扶贫、对农村的关注,全力为扶贫开发工作鼓舞呼吁,关心扶贫、关注扶贫、参与扶贫,共同为扶贫开发事业这一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作出不懈努力。此举也是姚瑶作为一名该局工作人员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持精神扶贫。
村企连心拔穷根,产业富民开新篇。在阳芳村,精准扶贫的号角已经吹响,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在不断加快。阳芳村的老百姓,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迎着朝阳,正踏步前行!(蔡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