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丨灵山供电公司关爱特殊儿童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梁浩 报道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虽然有眼,但看不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他们虽然有耳,但听不到时代的呼唤;他们虽然有脑,但理不清社会的经纬。为了给这样一群特殊的小天使送去关爱,3月29日上午,灵山供电公司党委联合灵山县委组织部开展“关注特殊儿童,情暖与爱同行”活动,当天早上,“红马甲”青年志愿者走进灵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与特殊学校的小天使们手牵手结对子,欢声笑语让灵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整个早上都洋溢中浓浓暖意中。
从该校梁校长了解到,灵山县特殊学校成立于1999年,学校成立之初,这里仅有一间教室、一间宿舍、2名教师和6名学生。通过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上争取,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拔地而起。现在的灵山县特殊教育学校,设计新颖,环境优美,在全区特殊教育学校中堪称一流。中心主要满足全县有基本自理能力的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现有来自全县144名年龄在7-19岁的存在智力障碍、肢体障碍、自闭症、多动症、脑瘫、语言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学生就读。这里的孩子相比正常人更加缺乏关爱和社会的认可,这里的23名教师也会比其他学校里的教师付出的更多,因为这里更需要耐心和爱心。
孩子们需要什么
第一次见面,志愿者们握住孩子的双手,孩子们总会用小手轻轻的摇晃一下,露出羞涩纯真的笑容,似乎在心里喊着这些“哥哥姐姐们”的名字。在学校操场上,志愿者们与这些孩子们一起做起了课外活动,拔河、接力赛、两人三足,在这些我们平常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却不能独立完成,要志愿者的陪同才可以完成。特殊学校小天使们非常喜欢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在互动游戏的间隙,纷纷抢着与青年志愿者们合影,在镜头前露出了真挚灿烂的笑容。点点大拇指表示“谢谢”,真挚地的双眼、无邪的笑容,让志愿者们久久难以忘怀。
无声的舞蹈
为了感谢志愿者们的到来,特殊学校的小天使们用心为大家表演了舞蹈《狐狸叫》,该舞蹈荣获自治区特殊教育舞蹈比赛三等奖,《我有我的精彩》,该舞蹈荣获灵山县小学生艺术节舞蹈一等奖,以及独舞《我的未来不是梦》。在观看舞蹈期间,音乐突然停顿了,志愿者们就愣了一下会说“呀,怎么没声音了呀!”但是特殊学校的小天使们依然沉浸在她们的无声的舞蹈世界里。
梁菲校长说到,一个正常人用半个月到一个多月能排练成品的舞蹈,但对于聋哑学生而言,她要把整套舞蹈分解成上千个动作,然后一个一个地去摆、练、揣摩,学一支舞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
在这场“特殊”的互动交流中,一群天使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展露着他们的喜悦,而志愿者都为孩子们这种“身有特殊但意志坚强”的精神及“积极乐观上进”的心态所感染和感动,但更多的是钦佩,也同样钦佩特教老师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谁能帮助特殊儿童群体
“特殊儿童是一群需要社会关爱的‘小天使’,虽然有的听不见、看不到、说不出,但是孩子们很活泼,也很善良,从孩子们欢乐的笑脸上,还是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到来的欢迎和喜爱。学习雷锋精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志愿者小陈在谈到参加此次活动的感想时这样说道。
尽微薄之力,就可以给特殊孩子们带去实实在在的快乐。本次活动借助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契机,让该公司青年志愿者们也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据悉,今年是该公司连续三年走进灵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直从各个方面、各种渠道、多途径地关注和支持着孤残儿童事业,无不凝聚着“党团先锋队”、“党团突击队”和参“红马甲”青年志愿者的深情,无不彰显着“万家灯火、南网情深”。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