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供电局吹响精准扶贫攻坚号角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永雄 报道 近期,河池供电局党委立足河池实际,瞄准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的工作目标,统筹实施“联、建、管、育、宣”五项行动,全面布置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切实担当起让老区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历史责任。
据了解,目前,该局直接承接的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长乐镇永模村及定安村、大化县都阳镇加城村等4个定点扶贫村,合计贫困户541户2058人。该局党建部表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需要全局上下共同关注、全力参与,我们才能有序完成既定目标、彰显南网责任。
“联”:统筹公司地方联动,协同局内横向支撑。
该局在凝聚合力上有力度,把“联”与“建”两者有机整合,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到位“三个到位”,定期研究部署扶贫工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与河池市、东兰及大化县等当地党委政府、扶贫办与村屯协同机制建设,争取地方政府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
“建”:组建专项工作机构、健全党群组织保障。
该局注重组织领导到位,亲自部署、亲自规划、亲自调度。同时,通过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党委统筹负责、职能部门配合、驻村人员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扶贫工作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并严格目标、项目、人员的考核力度,确保形成上下联动。通过经费保障到位,正常的工作经费给予保证。
目前,该局已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常态工作例会制度,梳理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纳入年度部门绩效目标,开展月度检查与季度通报、半年汇报等管控工作。针对重点项目开展定期会商和集中研讨,开展常态化的现场调研与专业帮扶行动。完善扶贫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推进扶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扶贫项目数据库,强化信息数据报送统计的及时准确。
同时,落实“第一书记”支持保障工作,发挥好“第一书记”、指导员后盾单位作用,组织派驻的东兰、大化4个村的工作人员均为党员同志,并为所有的贫困村屯选好配强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农村工作队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
“管”:管理目标规划,管控项目资金。
该局切实抓好扶贫工作和项目动态管理,加强扶贫工作项目过程管控,重点跟踪落实南网、公司和地方布置交办的扶贫任务,在4月底完成4个定点扶贫村的“十三五”精准扶贫规划。同步围绕地方实施脱贫攻坚“七个一批”行动,以及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组织编制该局定点帮扶村的具体实施项目与推进计划、配套资金要求。
该局还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廉洁风险管控,严格审批基层单位扶贫捐赠预算,管理使用各种渠道的扶贫资金。同时督促第一书记和工作指导员建档立卡,抓好扶贫账目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有效安全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贫困村及贫困户。全力做好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建设,根据河池市扶贫“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结果,梳理各县域和定点村的扶贫供电项目需求,调整纳入“十三五”农网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分年度实施方案,加快城乡电力公共服务发展均等化,提高农村地区用电品质,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提升农村地区客户满意度水平。
“育”:培育生产能人、培训带头先锋。
在完成精准识别、解决“要扶谁”的问题基础上,目前,该局正抓好精准施策、解决“怎么扶”的工作,为贫困户建立一本扶贫台账、制订一个脱贫计划、定做一套帮扶措施,做到“三个一”,并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两项驱动”,注重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同时,还进一步做好精准帮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建立局领导、部门、党员干部结对贫困户的帮扶责任制,做到贫困全覆盖、不脱贫不脱钩,一并鼓励企业青年、爱心志愿人士参与扶贫。建立完善扶贫项目清单、预算管理清单、“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指导员清单、项目进度等扶贫工作台账,推进重点项目的管控与实施质量,确保扶贫项目、资金、人员到位和有序落实。继续落实公司挂点--河池南丹县车河等4个社区(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实施扶贫、建设项目。
“宣”:做好社会传播,营造社会影响。
该局着力融入社会责任实践、文明单位创建和企业文化实践,组织用好党群组织和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门户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成效,使脱贫攻坚工作家喻户晓,常态开展扶贫工作的专项新闻宣传,同步统筹党群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传播南网精准脱贫攻坚成果,彰显央企社会责任形象。
该局党委表示,全面脱贫攻坚是我们“十三五”发展的重大战略政治任务,参与精准帮扶是我们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提升贫困地区用电水平也是我们企业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源泉,为此,我们都有责任义务、都须付出艰辛努力,共同打好这场决胜之战。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