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供电公司周汝平:“工艺品”的诞生
5月18日,由国网淮安供电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银龙变电气安装工程二次电缆接线正在进行中。
当日上午8点,工作负责人周汝平即开展班前会交底工作,强调工作过程中要防止掉入电缆沟、防止被电缆支架擦伤,剥电缆时注意用刀,防止划伤手掌。按照电缆接线的工作需求与个人经验水平分工,经验丰富、手艺好的师傅负责公用测控柜、直流电源柜等接线量繁重的屏柜电缆接线,手艺略低的负责110kV、220kV相关的保护屏电缆接线,其他人负责时间同步主从机柜、通信网柜的电缆接线。
望着公用测控柜里纵横交错的电缆与光缆,薛雷不辞繁琐地将光缆与左右电缆捋顺。
“这根直流电源的电缆应该放在右侧的,怎么到左边来了?”薛雷疑惑的看着电缆上粘着的电缆走向绝缘胶带。
“应该是放电缆时一不小心搁错了。”小李立即对照图纸查对电缆走向。
“那我把这根电缆从左边洞里抽出来放回右边洞里。”说完薛雷就循着电缆的根部卯足力气抽拽,由于电缆的埋洞正好将柜里所有的电缆紧紧包围,从埋洞中抽出一根电缆要耗费很大力气,更不用说将抽出的电缆从下往上插进另一侧的埋洞里,将几十根电缆压住,钢丝系在待插的电缆前端,利用钢丝的细度穿过埋洞,再通过拽钢丝将电缆从摩擦力重重的狭小缝隙中拉上来。
手起刀落,电缆皮麻利的被剥开,刀刃一顶,一字起一撬,铁铠前端脱离电缆,左右一晃动,铠皮哗哗落地。抖擞卷成麻花的内芯电线,用劲一拉,瞬间笔直。
“师傅,电缆既已放好,为什么还不剥电缆接线啊?”小李看着薛师傅聚精会神的揣摩着图纸,不明所以。
“要想线接的好,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电缆的接线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可不是逮着哪根就接哪根。”
“这个我知道的啊,先接粗电缆,后接细电缆。”小李觉得自己往日没有白学。
“这是往大了说,可是你想想,往小了说,同样粗细的电缆怎么接才能保证排线不打架,接线走向好看!”
“说的有道理啊,怪不得我觉得自己接的线已经很好了,但就是不如师傅们的老手!”
“按照端子排的接线图纸来,从粗到细,从上到下,从分到总!”薛师傅给小李指着测控柜的电缆示意道。
“接线之前,就把所有的顺序想清楚,大概框一下接完后的整体布局,想象整体布局中有没有打架的地方,反复改之,直至线路排布横平竖直,干净利落。”薛师傅边弯线边说。
“师傅,我这边110kV的母联保护没按顺序来接,怎么办?”小李现场接线经验不多,一下子慌了。
“没事,你把你接乱的顺序记下来,到时我这边按你的顺序来接,信号依然可以对得上!”
“这弯线的水平好厉害啊!横平竖直也就罢了,每个弧圈都能保持弧度一致,厉害!”小李羡慕的看着公用测控柜。
“一弯方正直角,二弯长细U形,三弯圆滑U形。”师傅平静的脸上洋溢着光辉。
保护屏侧狭小的空间里,劳碌的人影被分为两半,头伸进屏内,双腿弯在屏外,一根根电缆被笔直竖起,12公分间隔打扎带,到端子水平位置后利落弯90度,伸至端子处弯180度,再3-5个指头宽度打个弧弯,返回3-5个手指宽度戳进端子并上紧。手指宽度依据端子排与电缆的所成角度来设定,保证所有接线弧圈一致。
为确保变电站按时送电,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即使天黑,在保护室的灯光下,师傅们依然默默地打着圈,散乱的电线成了排布整齐的绕指顺,一圈一圈的,“工艺品”诞生了。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