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供电公司:普通巡线员的一天
11月15日,星期日清早,国网平凉供电公司崆峒区公司公司的院子里人来人往,身着工作服,头顶安全帽,挎着“百宝囊”巡线员们依次蹬上了工程车。在班长王平安的带领下,又开始了平凡而辛劳的一天。
为了彻底消除配网隐患,确保设备迎峰过冬,平凉供电公司抽集专业人员组成配网巡线小分队,对崆峒区供电公司几条频繁跳闸线路进行全面巡查。
经过一路的颠簸与回旋的山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队长王平安再次确认各自的工作任务,然后默契地开始分头行动。根据线路的走向,杆塔的布局分布情况,队员们或两人一组行动、或三人结伴成行。按照以往经验,平均每组分配到100基杆的巡视、检查任务,共得翻山越岭近7公里。
7公里,在平地上可能并不算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数字,但当把这一概念摆放在连绵的崎岖山路时,一切都变得不易,尤其这里的山道杂草丛生。
前面沟沟坎坎、路似有似无。队长王平安一边低着头找着所谓的“路”前进,一边堤防着草丛中村民安装的捕兽夹。十多斤的包里,装着红外线测温仪、接地电阻测试仪、背着脚扣、安全带、手里拿着笔和缺陷记录本,一样不少,各有其用。
巡线员朱雨伟黝黑的脸上透着笑意,他笑着说今天终于出太阳了,久违的晴天。说这话时他的脸和手已经冻得通红。
线路巡视、线路检查,只要没有浓雾,暴雪,队长和队员们就得每天深入勘察一条条线路,一基基杆塔,查找每个有可能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缺陷,哪怕只是少了一颗小小的螺栓。巡线的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山路虽崎岖,但我们的巡线员朱雨伟很利索的登上了第一基目标杆,他大声喊着:“中相瓷瓶顺线路小号侧倾斜”,杆下的队员王存平便记录到了本子上,到第二基杆时,有着近20年巡线经历的老师傅王存平从包中取出红外线测温仪,对杆塔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他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从导线、金具、绝缘子、塔材及塔材紧固程度、检查杆塔有无倾斜、锈蚀、基础和螺栓有无松动,接线有无损伤和断股,是否存在其他隐患等情况。每检查完一基杆塔,他就及时用记号笔工整的在杆塔上打号,并在缺陷记录上详细的记录着所发现的隐患情况。
若有螺丝松掉,王存平会拿出扳手将其拧紧,检查工作中要是发现重大隐患,他就得拍照取证,做好记录,及时将情况上报,以便及时处理。
眼下正值迎风度冬,低温和严寒冰雪,更容易使原上的线路受损。我们的巡线员认真,仔细的巡视着每一条线路,每一基杆塔,弯着腰、低着头、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攀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大冬天的我们的巡线员尽是满头大汗。有谁曾想到,在这强大而无形的电流背后,有一群如王存平一样默默无闻的电力工人,忍受着严寒,枯燥乏味,艰辛路途,风餐露宿,每天饼子、矿泉水就是他们的午餐。
这就是巡线员,他们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保护供电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信息来源: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最“大方”的人!是
2018-02-10
- · 铁厂村的“老铁们”——记楚雄牟定供电局扶贫干部
- · 桃李不言——记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小型基建及基础管理科专责杨荆秋
- · 瑶乡心灯——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临桂供电局五通供电所黄沙营业点阳昌彬
- · 当好村民脱贫致富引路人——记遵义凤冈供电局驻村干部罗文武
- · “南网创客”梁钰: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 · 海南电网公司驻村书记郑德怀:做贫困户的知心人
- · 《国家电网》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军六:做工作要严谨、彻底
- · 贵州晴隆供电局:“阿妹镇”上的“供电哥”
- · 他愿当山乡“孩子王”,义务服务家乡教育十余年打开一扇窗 洒下一片光——记梅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廖金威
- · 南网超高压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谭永殿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