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背的春天——三穗供电局恢复云背组因凝冻造成的停电侧记
抢修路上。
抢修队伍扛着物资器材,从公路出发,延着V型中间小道向下行走。
抢修队伍小心翼翼的往下走,耗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连接线路断头。
题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冬天到来,寒冷的日子让人异常难熬。然而,1月28日,贵州省三穗县良上乡稿桥村云背组村民们,在这个冰天雪地里的日子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本网讯 云背,一个藏在白云下面的小村。远离乡镇,坐落在三穗县最高海拔点,一条不大的乡村小道,连接着山外的世界。20户人家,零零散散的分布密林里。很难让人相信,这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居然还有人家的袅袅炊烟。
村民姜土根依然难以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为了恢复云背组因凝冻造成的停电,三穗供电局10名员工来到了大山里,从上午10时奋战到接近晚7时。零下4度的凝冻气温,难道这些供电人是铁铸的不怕冻吗?
超平常三倍的巡视时间
上天与三穗县似乎有着十年之约,继2008年的凝冻后,2018年1月,三穗县又被低温凝冻天气袭击。从25日晚开始,整个县境被冰凝覆盖,三穗电网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27日夜间,几棵不堪冰凝重压的大树,倒压在向云背村供电的10千伏长良线云背支线上,云背村陷入了黑暗。
“我们是27日夜间10时接到云背村的停电故障信息的。”长吉供电所员工杨义芳说。
接到故障信息后的第二天一大早,杨义芳和同事甘林虎从供电所出发,前往云背组巡查。尽管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当天巡视环境吓了一大跳。
按照平常天气下的巡视路程,从供电所出发至云背组,大约花45分钟左右的车程。然而,凝冻下的三穗县境,道路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地处高海拔的云背组,下了一晚上的冻雨,经风一吹,路面结冰的厚度比平地更厚。光滑如镜的路面,让四个车轮都安装上链条的四驱抢修车,也不时在上上下下、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上蛇行前进。
“有时候把方向盘打满了一圈,但车子似乎不停指令继续滑行,路两旁的悬崖峭壁让人胆战心惊,车只能‘龟速前行’。”驾驶车辆的甘林虎说。
他俩终于在上午10时到达了云背。下车巡视线路前,甘林虎留意了一下时间:10:15分。从7时45分出发,他俩在这条平时45分钟就能到达的路程上,花了整整2个多小时。
向云背村供电的10千伏长良线云背支线7-8号杆,架设在离云背组不远的两座山头上。踩着冰凝的小道,爬上山头杨义芳和甘林虎发现:7号杆上的两条电线,被三棵大树倒压,线头断落在两山头间落差近200米的谷底。
“今天我们的事大了。”依据多年的抢修经验,加上这恶劣的抢修环境,杨义芳和甘林虎不约而同的相互对视一眼说。
耗平常抢修三倍的体力
向所里汇报完巡视到的故障情况,杨义芳和甘林虎回到停在公路边的抢修车上,等待所里的抢修队伍到来。中午12时40分,载着抢修物资的抢修队伍终于到达云背。
云背支线7-8号杆在两座山头上对望,呈V形状,跨度约300米。7号杆断落的电线,掉在深谷底的小溪里。从山头到谷底,大约200米左右的斜坡度。唯一的一条抢修通道,就在V型中间。
抢修队伍扛着物资器材,从公路出发,延着V型中间小道向下行走,到达谷底线头落处,大约有200米左右的落差高度。由于凝冻,从公路到谷底约700米左右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路程,抢修队伍一直小心翼翼的往下走,耗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下来的这条小道,是我俩用身体挤开荆棘,再用柴刀劈出来的。”甘林虎说,为准确找到线头落处,他俩在上午的巡视过程中,也是沿着这条小道顺下而来。因为凝冻,以前的小道草木树枝匍匐,难寻原路。幸好凝冻的草木树枝脆无韧劲,在他俩挥舞柴刀及不断的“咔嚓咔嚓”声中,终于劈开了这条抢修小道。
到达谷底后,又要分别攀爬坐落在山头两旁的7号8号杆。然而,要到达山顶的电杆,需要再劈开两条上山的通道。于是,这只的抢修队伍分成5人一组,与参与通道清理的5位云背组村民,各自劈开已经凝冻的草木树枝,扛着器材物资向山头爬行。
接近14时,这两组人马终于分别登顶位于山头的7、8号杆。抢修工作正式开始。
“今天这7号杆山头,我分别上下了1次,感觉有点累了。”16时20分,坐在谷底一栋木头上的杨义芳舒了一口气说。
由于线路断头需要连接,已经登山顶的杨义芳和一名同事,又自告奋勇的拉着从山顶放下的导线,从7号杆下到谷底,连接了落在谷底的这两条线头,然后在谷底大声呼叫山顶上的同事开始拉线上杆。
“山顶风大,听不到谷底的声音,这时候我就用手机联络。”杨义芳说。
按照杨义芳的解释,如果是正常天气,抢修这样的故障,从出发到抢修完成,顶多4个小时的时间。然而,特殊的天气造成的故障,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艰难的行进过程,而且耗掉了绝大部分体力。
“如此的上上下下,消耗的体力应该是平时的三倍吧。”甘林虎也说。
18时40分,抢修工作完成,两条线路成功跨越在两山头间,在夜幕已经降临的夜色中依然可辨。
18时45分,云背坡村民的灯亮了,抢修队伍也全部汇合在谷底。
19时30分,抢修队伍重新沿着来时的小道向上攀爬,回到停放在公路的抢修车上。
21时40分,这只“龟速”返程的抢修队伍,终于回到了长吉供电所。
超春天三倍的温暖
“我从没有想过,供电同志那么重视我们这乡旮旯的20户人家的用电。”在抢修队伍返程前,自发参与通道清理的云背村村民杨胜根说。
按他的解释,这样严重的凝冻,道路禁行,云背这乡旮旯20户用电故障,供电所不可能重视的,即使来抢修,也要等待凝冻过后。但让村民们意想不到的是,27日晚间报故障后,第二天供电所就来人抢修了。
“天寒地冻的,你们为了寨子用电,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中午,见到抢修队伍到来,杨胜根随即联系了山里20户人家的5名青壮力,自发一起参与了线路通道的清理。
“当时我们正担心抢修工作因为外部条件不能完成,但你们的自发帮助,让我们非常暖心。”返程前,甘林虎真诚的对这几位村民们说。
“是你们的及时抢修让大家感到特别的暖心,暖得我的心有三倍春天般那样的暖和。”参与通道清理的姜土根也在旁边搭腔说。
两边温暖,仿如春温。夜色中队员们返程,路边的云背组木房,在白色冰凝覆盖下透出的黄色的灯光,让坐在抢修车里的供电员工,暖了一路……(万明忠 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