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企业风采 > 正文

服务纪实|山西临汾供电:关村百姓的绿色生活

  2018-02-1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记者 范晋宁  崔菁  刘绕菊 报道 关村位于襄汾县西南面,距县城近30公里。曾经,关村在襄汾县也是属于“榜上有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关村的不二名片。2014年前,在襄汾县348个行政村中排名稳居后三名。短短几年,关村是怎样脱胎换骨,一跃成为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的呢?带着好奇和疑问,1月24日,笔者和“媒体进电网”采访团记者一行五人走进了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襄汾县古城镇关村,一探村民的“绿色”生活。

  “关村能有今天的好生活,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有咱们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啊!” 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一边领着我们往村里走,一边介绍村容村貌村史,述说着关村的变化。关村是个大村,有近2000村民。村里铺了柏油路,道路干净整洁,两旁是太阳能路灯,一串串彩旗横挂在两边的路灯上,之前那个垃圾到处扔、污水遍地流的村庄哪里还见踪影。路两旁的文化墙上,是一幅幅表现关羽一生的绘画。王书记介绍说,关村大部分村民是关羽后裔,因而取名关村。

  每个村民家的外墙上都挂着一个类似空调主机的设备,风扇在呼呼呼地转着。看着我们好奇的表情,王书记解释道:“这是空气能热泵,靠电的,现在全村都安装了这种电采暖设备,找不出一粒煤炭啦。”

  空气能热泵刚推出时,大伙都持观望的态度,怕费电,也怕制热效果不好。村民郭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第一批享受到实惠的人。

  郭建家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听到说话的声音,郭建从屋里出来,热情招呼我们进屋。刚迈进屋子,一股暖流就迎面扑来,客厅里的山茶花、君子兰在墙下竞相绽放。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端着水果走出来,招呼我们落座。郭建笑着说:“这是我母亲,今年80岁了。以前我们家取暖做饭都烧煤,一到冬天更发愁,白天要照顾两个老人,晚上还得半夜起来给锅炉加碳看火,屋里院里到处都是煤灰不说,温度也得不到保证。现在呀,家里都用电了,做饭有电磁炉、电饭煲,空气能热泵一天24小时开着,我家有老人温度开得高,算下来一个取暖季比烧煤多不了几百块钱,关键是省心、省事、环保、暖和。我听说,国家还要对电采暖电价给予优惠呢。”

  问起郭建是否愿意再用锅炉,他笑着反问:“要是你的话,你用啥?自从村里电网改造,通了动力电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家里全部电气化,环保又方便,大家都过上‘绿色’生活了,谁还愿意回到过去呀!”

  从2014年8月开始,襄汾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山西省政府“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陆续开始了以机井通电、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村村通动力电为目标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投资2.98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520.934公里,新增改造配电变压器1539台21万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468.9公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关村也是这次电网改造的受益村。共投资714.29万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4.18公里,新增改造配电变压器11台4200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9.03公里。机井通电了,3000多亩旱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靠天吃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动力电充足了,村民们也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村里通了动力电,我家换成了空气能取暖,今年,我的猪场还要扩建了……”李国强是村里的养猪大户,每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冬季取暖,他和媳妇两人需轮流照看锅炉,才能勉强维持200多头猪的取暖问题。原先,他也想扩建养猪规模,可精力有限,雇人又不划算,扩建的事只能想想而已。换了空气能热泵后,不需要整天耗在锅炉前,还能保障猪棚内恒温。得出空的李国强也没闲着,开始规划他的致富路。他购置了一台秸秆切碎青贮回收机用来加工牲畜饲料,降低了养猪的成本。同时,他还做起了贩卖饲料、外租饲料机的生意,每年又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村里的300亩流转土地由村委会牵头统筹规划,采取股份制,建成了30座冬枣大棚。冬枣的收获期比普通枣早两个月,能卖个好价钱。但是,关村人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大棚种植。现在,村里正在与农科所、空气能厂家合作,针对大棚的实际情况,研制和安装具有制冷、制热两种功能的空气能热泵,夏季让枣树入眠,秋冬开花结果,春节新鲜枣子上市。300亩的大棚预计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可收入5万元,人均增加收入2700元,让更多的村民获益。

  大家感慨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王书记指着村东头的一座建筑说:“那是我们村日处理生活污水300吨的污水处理站,全村旱厕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人畜分离居住。村北建设了一座100立方米沼气池,一部分人畜粪便定期运往沼气池,一部分用于沤制有机肥,既节约了种地费用,又实现了绿色环保。现在我们是一座有着绿色生态循环系统的电气化美丽新农村,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在襄汾县,像关村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2017年底,襄汾县通过了山西省政府组织的“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验收,百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坚强的电力供应将保障村民在环保绿色洁净的幸福之路上越走越远。

赵雅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蹄疾步稳 有章有法——江门供电局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 · 贵州电网公司贵安供电局:以心为灯“五个角色”暖人心
  • · 基层连线 | 贵州兴义这样打造用电营商环境改善的“样板工程”
  • · 新疆乌鲁木齐:头屯河供电所――美在农场万家灯火时
  • · 甘肃兰州公司:高效服务“获得电力”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 · 乌江灯火明——同仁沿河供电局加大电网改造升级和优化
  • · 变革中前行的隆林供电
  • · 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记厦门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党支部
  • · 太仓市委书记肯定太仓供电公司各项工作
  • · 宁夏宁东供电:电为农户生活增精彩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