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供电公司木根供电所“逆袭”的秘密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傅虹 报道 5月5日,一股强对流天气影响着桂平市南部地区。广西电网公司贵港桂平供电公司木根供电所主任覃焕荣在所周例会上把这事作为重点工作提出来,“强对流天气来了,大家要注意,我们的目标是在这次强对流天气中实现线路零故障,用户零投拆,有什么困难现在提。”像这样的周例会该供电所的员工并不陌生,员工们称为“所领导会诊例会”,会上员工们按照各自本周的工作完成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工作的想法现场向所领导提出后,四名所领导现场“会诊”,协调、解决,把员工的困难在“会诊”中解决。会诊例会周周如此,杜绝让员工“带病”工作。根据5月7日的指标显示,木根供电所在这次强对流天气中真的实现了线路零故障,用户零投拆。
2017年截止到4月30日,木根供电所实现了连续线路零故障,用户零投诉。很多人也百思不得其解,木根供电所地处桂平市南部,管辖着桂平市5个最偏远的山区乡镇,大家都称该供电所是一个看天吃饭的供电所,随便老天爷不高兴吹个风下个雨就能让木根供电所整天处于线路抢修状态,线路管理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员工疲惫不堪,只求老天爷能给个好日子过。可是如今,木根供电所的各项业务指标呈现出良好态势,排名在贵港网区17个供电所前列,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地处桂平市最偏远、最难管理的山区供电所实现“逆袭”,排名脱颖而出,轻松实现“连冠”呢?
“一线一表”线路活
今年年初,贵港网区制定了全年线路故障必须下降50%的工作目标,这一责任主体被分解到各个供电所。“设备主人制,在完成线路故障下降50%的工作目标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据桂平供电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曾智介绍,桂平供电公司今年大力推行设备主人制,实行“分田到人”。
木根供电所现有员工82人,平均年龄45岁,管辖桂平市木根、大洋、中沙、大湾、罗播五个乡镇83个行政村、共35万人口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共有10千伏线路18回,总长度495公里,400伏线路2400公里,用电客户6.3万。对于山多,线路广、平均年龄45岁的木根供电所来说,迫切需要“药引”来打通管理的任督二脉,让设备主人制从日常基础做起,这样才能让员工轻轻松松为线路当家作主。当贵港网区创新推行线路管理“一线一表”时,木根供电所分管生产的副主任黄春华认定了这与精益管理不谋而合,是设备主人制的“药引”,“必须大力推行一线一表,每条线路都有一个电子档案,由线路主人管控,把风险控制好了,线路就活起来,这真是设备主人制的精华版呀。”兴奋过后就是不折不扣地实行。
木根供电所供电管辖区的大洋镇,零零散散的小山村分布在崇山峻岭中,难管理、风险大、难管控是大洋镇10千伏线路最突出的问题。50岁的木根供电所设备维护一班班长凌荣,是一线一表的绝对拥护者。凌班长线路维护经验丰富,思维与时俱进,凌荣有着自已的想法,“在最难管控的线路中推出一线一表的示范线路,建立线路风险管控库和黑点档案,先把一条线路做活,有了经验和示范,全盘就活了。”他的想法在所里的“会诊例会”上全票通过。
一线一表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立“黑点档案”,黑点档案用于记录每条线路存在的隐患,对线路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如果说一线一表是设备主人制的中枢,那黑点档案就是它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快速准确看到线路存在的问题。凌荣把示范线路定在10千伏容山线,在这条线路建立黑点档案之前,凌荣白天在山里巡线,晚上戴上老花眼镜和徒弟们一起在电脑前建立档案,一周下来,黑点档案雏形已成,“黑点档案的建立,让员工养成记录线路隐患的好习惯,对线路脾性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线路平时的‘保养’真正当家作主。在线路‘生病’的时候,通过黑点档案也能迅速找出线路的‘病根’,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群众停电时间,一举多得。”凌荣很有成就感的介绍道。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大洋镇的线路故障率降低了80%,当地群众用上稳定的电源。成功经验迅速在木根供电所推广,如今打开木根供所一线一表的线路分析工具,每条线路的黑点档案、基础台账、风险评估,线路故障报告等数据一目了然,就像一个大数据库,“一线一表的推行,让线路日常维护精准化,故障查找准确化,”这就是木根供电所配电线路零故障的秘密所在。
“龙虎争斗”服务好
在对用电服务精细化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木根供电所的82名员工有了新的使命。该供电所利用桂平供电公司深入推进“全方位客户服务机制”的契机,赋予他们“片区经理”的全新身份,对外把片区经理以前单一的服务功能转型为村屯服务员、集中抄表员、台区管理员三位一体的主体服务模式,对内该供电所片区经理30项工作指标的每周业绩一一公布在供电所龙虎榜上,业绩优秀的终极体现是被评为当月的星级片区经理,直接在直线经理考核中给出奖励。这种对外服务好对内有业绩的良性循环让片区经理底气足了。
海阔天空任鸟飞,木根供电所片区经理的服务转型立足“一栏一网”的服务载体,即利用村屯用电公开栏,打造村屯客户基础信息网络。有了这“一栏一网”的强大信息支撑,根据木根供电所供电区域分散、山多,用电范围不集中的特点,不同村屯用电需求不一样片区经理的服务内容也随之变化,粘在每家每户电表上的“片区经理小贴士”,除了原来的业务咨询、停电通知、用电服务等传统业务以外,木根供电所还鼓励自身有能力条件的片区经理上门提供电力知识,技能指导与培训。服务范围的扩大和精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木根供电区域95598的话务量。
李越新,是木根镇莲塘村的抄表员,也是片区经理服务转型后的受益者。利用“一栏一网”的数据资源,在他管辖的30个村屯台区开展用电服务一点都不困难,除了开展日常的服务工作以外,他还能腾出时间和村里开加工厂的,用电需求大的用户开展用电技术指导,用电没有了后顾之忧,群众心里欢喜,用电致富念头越发强烈,而李越新自已的业绩在龙虎榜上有名,评被为星级片区经理。这就是木根供电所每月实现用户诉求为零,投诉为零,95598诉求为零的秘密。
“五福文化”小家暖
“木根供电所是一个很暖的家,我很愿意在这里工作,”在这个平均年龄45岁,目前仅有7个大学生的老供电所里,却有着一股改革求发展,精益提工作的潮流思想,走进这样的供电所,你会自然而然感受到职工小家带来的温暖。
木根供电所用家文化来为中心工作服务,以“五福”家文化深入职工之家建设,提升员工幸福指数。该供电所把五福文化视为建家理念,用五福文化建设团队。五福即平安是福,学习是福、廉洁是福、团结是福、奉献是福,并亮出“五福临门共筑南网梦”的主题建家。“五福是精气神, 融合是基础,让福文化在不同的人群中都能感受的家的关怀,这样才能更好投入工作。”木根供电所支部书记黄善军介绍道。
桂平供电公司2016年新员工杨立港说,木根供电所是人生当中第二个家。还记得两年前,杨立港是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木根供电所,一个北方人只身来到这里工作,初来咋到的他有迷茫,有不安,工作更是无从下手。还记得去年夏天,正是迎峰度夏高峰期,杨立港和师傅们在山里紧张地进行线路消缺处置,高温烈日让烦燥不安,好想这时候吃上一碗绿豆粥解暑。就在这时,绿豆糖水闪亮登场。原来是木根供电所的大姐为“战友”们准备绿豆糖水打包沿着山路送过来,杨立港至今也不能忘记这种感觉,“那丝丝凉意带着温暖的感觉让人瞬间有力量把山上的线路全部走完”。陈光东对木根供电所产生好感就从那一刻开始。“既然大家能相聚在这个大家庭中是一种缘份,家里的成员我们都要关注”,覃焕荣说,木根供电所的家融入五福文化后,让年青人有了归属感。杨立港得到了所里的同事关心,厨房阿姨知道杨立港喜欢吃大蒜,专门骑车到附近的小集市去采购大蒜。在考岗位胜任能力之前,供电所里的老师傅为杨立港“开小灶”,为他补习实操知识,这一切都让杨立港快速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这个“家”,杨立港在学校所学到的技术知识在木根供电所得以全面展现,出色的表现让杨立港连年荣获了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五福文化的思路来源于南网总纲理念,木根供电所通过抓文化融合、抓落地、抓覆盖,让员工心里都装着五福的小家,在五福小家里开展在“三互促三保”、安全主题手机拍等一系列安全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让员工在这“家”中得到了安全感;在五福小家里,不管是技能大比武还是平时学习,员工们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提升自我价值;在五福小家里,通过廉洁讲堂,党员带头廉洁,亲属签订廉洁书,以廉洁带动行为,转变作风,让“家”真正成为风清正气的家。“在这五福小家里,我们互相帮扶,团结友爱,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是木根供电所员工发自内心的感慨。
这种感慨,木根供电所逐年让更多年青技术人才自愿留在了山区,也是这种感慨,木根供电所不管线路故障、安全管控还是用电服务诉求,都是实现了“零”指标的连冠。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