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供电局变电创新工作室喜获南网认证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京京 报道 2017年4月,钦州供电局变电创新工作室通过层层考验,获得了南方电网公司创新工作室资格认定,成为了钦州网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创新工作室,实现了网区南网创新工作室从无到有的大突破。
变电创新工作室一路走来,从前身为继保班的小创新团体,时至今日,创新工作室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变电管理全所各专业的创新团队。在公司精益化管理的指导要求下,全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创新气氛蒸蒸日上,创新人才层出不穷。
创新先创心
创新工作室的发展,还要从源头说起。创新的火种,源于继保人在工作中对工作材料的改造。十几年前的工作环境,继保现场工作中的各类工具、仪器、材料都相对匮乏和落后。为了改变人机功效低下的情况,老一辈继保人都会适当地加工改造日常工作以求缩短工作时间。久而久之,得益于改造带来的便利,班组尝到了缩短工作时间带来的甜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初改造工具的小心思,经过继保人代代的星火相传,逐渐养成了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好像永动机一样,为创新工作提供着源源不绝无限的动力,从而为创新工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有力的思想基础。
创新要创先
传统的改造形式属于粗放型的创新,随意性大,收效较小。时任继保班班长,也是钦州市劳动模范获得者蒙爱国同志,前瞻性地意识到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创建了继电保护创新工作团队,并于2013年9月成立继电保护班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用创先的管理思路科学地指导创新工作的开展。随着工作室总则、组织机构、项目管控、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落实,明确了创新团队人员的职责分工、上下联动。设立创新的“问题库”“经验库”“思路库”,同时收纳各专业有创新热情的技术骨干,打破了专业壁垒,集思广益,形成了一股创新的中坚力量。有了良好的创新土壤,一时间,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锈蚀螺帽拆卸工具”“监控系统自动备份工具”“新型高空接线钳”等创新成果,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实际运用中也是成效显著,在2016年公司变电职创交流会、西南片区创新专业技术交流会和南方电网工会王方主席的调研活动中都受到了高度好评。
创新要创效
创新必须要注重实效,不重实效,必然会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随着公司精益化管理思路的层层推进,创新工作室更加重视用创新手段提升效益,将创新思路从“重数量”转变成“重质量”。提倡创新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2017年,工作室总结出了创新发展的“三不局限”理念:即创新形式不局限,不仅仅是职创项目,凡是能改进工作的小成果、小发明都受到支持和鼓励;创新人才不局限,创新工作不局限于创新团队,鼓励全所员工都参与到创新工作之中;创新办法不局限,打破“谁提出谁解决”的定势思维,将问题在全所公布悬赏,提倡谁有办法谁解决的新模式。所部明确提出,创新成果不是创新工作的结束,而是推广应用的开始。要把成果切实投入到实际的生产工作之中,反复试炼,不断改进,做到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提升效率,达到创新工作最终目的。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获得南网资格认定,是肯定,是机遇,也是挑战。钦州供电局变电创新工作室始终把自身工作作为超越和突破的对象,用牢固的创新意识、先进的管理制度、务实的工匠精神,在追求更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张媛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