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企业风采 > 正文

惠州惠城供电局历史文化名城背后的故事

  2016-12-2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昕 黎凯燕 报道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

  继夺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国家森林城市等系列“国字号”荣誉后,,惠州孜孜以求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冠,终于花落鹅城。

  对这个“国字号”荣誉的追求,惠州走过20多年的漫漫征途。

  作为“鹅城”的“电管家”,在申报期间,广东电网惠州惠城供电局先后两次对惠州老城残旧线路、设备更换改造,让老城历史街区换上了新颜,成为惠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路的一个生动写照。

  “临急受命” 改造比自己年纪大的线路

  12月5日一早,冬日的暖阳照进了惠州老城水东街的巷陌:猫犬在江风中趴地打盹,人至不惊;临街骑楼店铺内,采买什物的市民与店家谈论买卖,连讨价还价声都温柔起来。

  街头繁华,巷尾热闹,地处东江之畔的惠州老城,依旧传承着淳朴民风。

  “老城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财富,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始,我们老城居民的生活就在不断变化着。”家住惠州老城的邝宇望着自家新布设的电线管线不禁感慨道。

  在邝宇的记忆里,在“一街挑两城”的城市格局中,水东街可以说是惠州千年古城的缩影,可旧有的繁华落幕后,老街巷里乱搭乱建棚房、门外乱线穿空的景象持续了很长时间,借助“申名”的东风,水东街又渐渐恢复了“旧容”,更呈现出了“新貌”。

  最直观的“新貌”就是,家里线路故障“几乎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

  与邝宇有着同样感知的,还有来自广东电网惠城供电局江北配电所的所长何伟辉,而这样的感知“突变”,却是因为一次“临急受命”。

  “为配合惠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差不多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接到了一份紧急协助函件。”何伟辉向记者透露,这份“突如其来”的函件内容让当时整个输电所“犯了难”。

  当时的情况是:要对水东街、和平直街、铁芦湖3个样板街道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整治,涉及到长达1万3千多米的线路、700多户老城居民电表等设备,由于事先并未纳入当年的电力建设计划,“要改造,只能想特殊的办法。”何伟辉坦言。

  临急受命之下,何伟辉开始一边向上级供电部门打报告,一边组织所里的同事们开始了3个样板改造街区的现场“考察”。

  “不单是街巷外,就连很多居民房屋内的电力线路都十分残旧、老化严重,再加上一批架空线路、台式变压器、电表的改造,工程量巨大。”何伟辉坦言,部分街头巷尾的线路、设备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设的,“有不少线路的年纪比我还大!”

  情况不容乐观,在上级供电部门的“特事特办”支持下,何伟辉和同事们“硬着头皮”接下了这项庞大的改造工程。

  “破釜沉舟” 样板街区改造用应急项目来做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自小在惠州老城后所街长大的何伟辉,带着改变家乡“残旧面貌”的情愫,开始了走街串户、协调申请、现场改造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惠州的“申名”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拆迁改造层面,而是以恢复性建设为主,从根本上改善老城居民的居住环境。

  “我们的电力改造工作也是这个原则,是改善而不是推倒重来!”何伟辉告诉记者,可即便是作为一项“改善”工作,遇到的难题也不小。

  对于老城居民,何伟辉和同事们要在线路、设备改造前,先行走访各家各户,向居民们宣传改造的原因和利好;对于架设在街巷上空的其他“非电力线路”,如网线、电话线等乱搭线路,还要主动上门协调相关部门单位。

  “单是协调、宣导工作就耗费了大量时间,让人欣慰的是,大家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何伟辉说,为了提高改造工程效率,所里还请来了涉及街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

  人手不够就“借人”、材料不足就“借材料”……多方携手下,这项“用应急项目来做”的工程,进入了提速阶段。

  “应该说,线路、设备的改造,仅从1期项目来看,成效是不错的。”何伟辉透露,作为1期总投资90余万元的改造项目,通过加大线径等线路标准的提高、新增布点、增容改造等,过去因电压低、线路老化导致的频繁跳闸、停电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反映到3个老街区居民的用电体验上,改变尤为明显。

  在和平直街经营着一家客家餐厅的曹木林坦言,原来自家餐馆附近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裸露的电线,且只有一个老旧的变压器,电压不稳定,“经过惠城供电部门改造后,用电基本正常了,即使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能上门解决!”

  经改造,老街区的供电质量大幅提高,也让何伟辉和同事们主动做起了2期改造项目的“提前规划”。

  “有了1期项目‘临急受命’的经验,我们在2015年就联系‘申名’部门,提前制定了2期改造计划。”何伟辉表示。

  截至目前,从今年7月实施的2期改造项目已实现了基本完工,新涉及的上塘街、学府街等4个历史街区,仅供电台架就增加了10个,改造低压线路达2公里,改造900多户居民电表,总投资达94万元左右。

  “老街情怀” 想请假却20余年未请假的“保电人”

  “申名”的成功,对惠州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知名度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推动着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全面发展。

  “保护惠州古城,就是保住惠州的历史地位和城市尊严,也保住了我们这些老城居民的儿时记忆。”何伟辉说,“申报为民、申报为城”,正是有了这样的情怀,才能得到全市人民的一呼百应,2期电力改造工程才能得到老城居民的支持与认可。

  在何伟辉看来,惠州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整治,并没有破坏老城、老街原有风貌,细心的人能发现,上塘街李屋街,还有着惠州古民居的遗存,而水东东路镇记号商铺,还是民国惠州店铺的“老样子”。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更是一项永久的责任,对我们供电部门来说,也是一样。”何伟辉坦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需要每个惠州人的参与,作为一名基层供电人,对于老街区电力线路、设备的改造,也正是一种参与的体现。

  从1988年加入到供电部门工作,20多年来,何伟辉都是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不断支撑着自己坚守工作岗位,“想请假又从未请过假!”

  每年的6月,可谓“大考集中月”,因中、高考扎堆,作为承担惠州市中心区多个考场保供电任务的惠城电人,也迎来了一场“保电大考”。

  “今年我儿子正好参加高考,想跟所里请假‘陪考’,得到的回复是:那就去你儿子高考考点保供电吧!正好工作陪考两不误!”何伟辉笑言,后来细细一想也有道理,做好每一项保电工作,保障每一位学子考试用电,也相当于“陪考”。

  于是,赶在每年开考前的一月时间,何伟辉也做起了运维员,每天背上工具包前往自己所负责的考点配电站进行巡视,排查用电隐患,他和同事们都做到了24小时待命,虽然没有分配到自己儿子所在考点值守,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自己的“陪考”。

周小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蹄疾步稳 有章有法——江门供电局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 · 贵州电网公司贵安供电局:以心为灯“五个角色”暖人心
  • · 基层连线 | 贵州兴义这样打造用电营商环境改善的“样板工程”
  • · 新疆乌鲁木齐:头屯河供电所――美在农场万家灯火时
  • · 甘肃兰州公司:高效服务“获得电力”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 · 乌江灯火明——同仁沿河供电局加大电网改造升级和优化
  • · 变革中前行的隆林供电
  • · 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记厦门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党支部
  • · 太仓市委书记肯定太仓供电公司各项工作
  • · 宁夏宁东供电:电为农户生活增精彩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