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孜公司:海拔4800米的温暖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黄丽 徐艺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向上,手中的仪器数字逐渐增大,4000、4100、4200……当最终的数字停留在4800(米)时,一个藏式风情的村寨映入眼帘,这就是四川省海拔最高的行政乡――曲登乡。曲登乡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中部,比号称“世界海拔最高县城理塘”整整高出800多米。而就在这个乡内,国家电网用实际行动,为甘孜州建州66周年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克服高寒,送上“放心”电
曲登乡藏族居民世代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只有在冬季才告别牧场回到乡上居住。而曲登乡的冬天特别寒冷,最冷时达到零下40多度。乡上唯一的小水电站一到冬天就无法正常发电,虽然天气好时能发电,但电压不稳、电能质量差,电器无法正常使用。藏族同胞们仍然过着烧牛粪、烧柴禾取暖的生活。用上“放心”电,这是他们多年的期盼。
为了改造曲登乡用电差的现状,国网甘孜公司对曲登乡进行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于今年5月动工,曲登乡气温仍然只有几度,工程建设者们不仅要忍受高海拔的缺氧,还要忍受低温带来的不适。工程负责人邓攀说:“才到曲登乡的时候,很多同事白天做着重体力活,明明很累很累,晚上却由于高原反应迟迟无法入睡。”
除了自然环境,曲登乡的地理环境也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前往曲登乡的道路蜿蜒曲折,电杆的运输和架设极为不便,很多时候转运和立杆都极大地考验着工程建设者的耐力和毅力。这里的氧气只有内地一半,建设者走两步喘三下,高山上早晚结冰,冻得手脚发麻,有的头昏脑胀,甚至晕倒,但他们没有退缩。经过五个月的艰难施工,新增电杆625根,共架设10千伏线路42公里,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完工。10月24日,随着10千伏禾登线三相刀闸顺利合上,标志着该条线路顺利投运,曲登乡顺利并入理塘公司主网,藏族同胞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工程完成,“放心”电带来大变化
1950年11月24日,全国第一个专区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了。被称为“最后的游牧部落”的曲登乡,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有2000余人,用上国网电是献给自治州66周年庆典的贺礼。
曲登乡用上“放心”电的情况如何?百姓生活有无改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11月22日走进曲登居民家中实地探访。
“现在电好!电真好!”72岁的阿拥大爷听闻记者来意后,忍不住地竖起了大拇指,“以前小水电一到冬天就缺水发不起电,偶尔有电时,也只能看着电灯发红,但是一点都不亮,电炉打开只能听见嗡嗡响,却不见变红发热。现在电好了,用起来放心。”
格吉大爷的家里还有着老式的靠烧牛粪和木柴发热的铁皮炉子,而老式的炉子旁边就是一个电炉,电炉烧得通红,一壶开水正咕噜噜地冒着热气。
格吉大爷今年70岁了,他的孙子贡嘎是一名藏画家,主要靠给藏族同胞的新房画壁画为生。他和哥哥两人自学成才,乡里很多人家屋内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就出自他们两兄弟俩之手。“以前电不好,天黑就无法画了。这会晚上都能工作,以前要画1个多月的壁画,现在20多天就能画好。而且以前只能给曲登乡的乡民画画,现在电好了,电话信号也好了,好多理塘县城的朋友都打电话请我去给他们画,这样又能多挣些钱。”贡嘎的声音里透着对未来的希望。
要说农网改造完成后最大的改变,那应该是乡上办起了夜校,每周邀请学校校长或派出所所长来为乡民们传达国家政策、讲解法律法规、传授生活知识……乡民们自发地来到夜校教室,在明亮的灯光下听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游牧民族也逐渐接收着现代化的讯息,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乡长尼玛泽仁感谢电力公司对曲登乡的农网改造,这不仅让老百姓用上了“放心电”,也让乡党委政府的工作人员再也不用为接收一个文件跑到近百公里的县上,足不出户就能接收最新的扶贫政策。乡长说:“乡上正计划利用电力发展加工业,生产石磨糌粑,带领百姓脱贫致富!”
张媛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