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供电支援织金特大洪灾电力抢险侧记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毕节供电局支援织金“6.28”特大洪灾电力抢险侧记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李林桂 陈志恒
7月1日上午9时许,参加织金“6.28”特大洪灾电力抢险的人员陆续撤离返回毕节。至此,毕节供电局赴织抢险人员圆满完成了电力抢修保供电任务,向毕节市委市政府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6月27日19时至28日06时,织金县连续强降雨,全县有16个乡镇(街道)遭受暴雨袭击,引发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等灾害导致织金县城北部部分主干道10千伏供电线路故障,八步、三塘、绮陌等乡镇供电设备及线路受损,城区8条10千伏线路及农村15条10千伏线路出现不同程度停电。
一时间,交通、供电、供水、通讯中断、房屋被淹、群众被困……
灾情面前,支援是大爱。毕节供电局积极响应毕节市委市政府号召,立即组织60人的电力抢修救援小分队,由1名副局长带队紧急赶赴织金县城实施跨网区协同抢修。
当天下午16时,抢修人员一赶到灾区,就直接来到织金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迅速了解供电设施损坏、停电线路条数、停电面积等情况。
“我们是来增援电力抢修工作的,请指挥中心安排工作吧!”带队增援的毕节供电局副局长冉武迫不及待地领了任务,并迅速对抢修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6月30日上午,指挥部交给大家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织金县城西湖桥10kV甲西Ⅰ回线119-121号杆倒杆现场进行紧急抢修。
毕节供电局紧急调派20名施工人员开展突击施工。 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是,10kV甲西Ⅰ回线原121号杆基础塌陷并倒杆,原120号杆杆身倾斜且多处裂纹,不具备运行条件及修复价值,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必须想个法子将隐患尽快排除掉,提早恢复供电。在场的所有人员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
经商议后,抢修方案很快确定下来,将120号杆废弃,原119号杆直线杆改为耐张杆,新组立1基15米长的耐张杆,并从原119号杆处架设展放架空导线50米至新120号杆处,这样10kV甲西Ⅰ回线按计划恢复供电的时间就会短些。
现场一片忙碌景象。一边是施工人员吆喝着在拉立电杆的身影,一边是“慢点!慢点!再往上些。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哈……”的指挥抢修的声音。大家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抢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过近8个小时的持续作战,直到晚上8点,抢修工作才结束。
在故障现场,由于连续雨水天气,造成八步供电所供电片区石猫猫处1基10千伏线路杆塔所在点的位置发生山体滑坡,杆塔倒杆停电。
在现场指挥电力抢修的毕节供电局冉武副局长反复叮嘱大家,此处仍存在山体滑坡的风险点,一定要规避风险,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线路抢修。
6月31日下午,在另一抢修现场,八步供电所10kV以茶线茶湖支线堰塘变台低压220V8号杆倒杆,配变短路烧坏,低压220V9号杆杆身倾斜、拉线松动,低压220V7号杆至V 8号杆之间存在树障隐患。抢修人员克服了玉米地里施工泥土湿滑的困难,有序对10kV以茶线茶湖支线堰塘变进行增容更换,并对杆塔进行组立、校正,加固横担及导线弧垂调整、加固拉线地锚石……
抢修中,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饭,一个抢修作业现场的工作刚结束,又匆忙赶往另一个抢修现场。
在对烧坏的10kV八寨线茶以支线张家寨烟房变配变进行更换中,近7小时的连续作业,让抢修人员均感到有些体力不支。当抢修工作结束的瞬间,他们一屁股坐到了地下,嗓子如冒了烟一般。一瓶刚递过去的水倾刻间就被“咕咚”“咕咚”地倒进肚里,不时有人从背包里拿出干粮大口大口地啃着……
30多小时的电力抢修工作中,电力员工们克服了施工难度大,时间紧,连续疲劳作业的困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完成了指挥中心交办的一个又一个抢修任务。
本次织金“6.28”灾后抢险复电,毕节供电局共调派11辆车、60人参与作业。巡视线路68基,20余公里,发现故障点2处;新立、校正电杆3基、处理断线2处、展放导线及紧线150米,恢复1条10千伏线路及2个台区供电。
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毕节供电局电力抢修小分队众志成诚、齐心协力,用热血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抗洪保供电的新篇章。
灾后的织金城在灯光的照耀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